现在的抗日神剧里,国军一出场就是全员德国M35钢盔,好像成了国军标配。实际上M35只装备精锐的德械师,其他部队的钢盔装备率很低,平均十个人未必能分一个,而且来源复杂,样式五花八门,标准的大杂烩。
一、德国M35钢盔
M35钢盔是德国在1935年研制生产的军用制式钢盔。外形接近卵形,有柔和的卷边,宽大的护耳护颈,和现代钢盔相似,两边有透气孔,侧面喷涂军徽。
有趣的是中国才是第一个装备M35的国家,因为1935年生产的全部用来出口中国,德国军队1936年才装备上。
中国总共进口了31.4万顶M35,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头戴M35的德械师成为中国军人的标志性形象。
德械师在抗战当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国人盛赞:M35之下无懦夫!就是对这一时期中国军队奋勇抗战的褒扬。
不过随着中日几场大型会战,中央军德械师损失殆尽,加之中德军事合作的中止,中国军队的M35逐渐消耗殆尽。
二、英国Mk1型头盔
一战打到1916年,收到法国人的“铁锅”头盔启示,英国也开始装备钢盔。英国钢盔造型独特,像一个反扣的浅碟子,民间称为“碟型盔”或托尼盔,正式名称为Mk1型钢盔。
一战结束后,Mk1钢盔作为剩余物资在国际上抛售,中国的地方军阀广西桂军、云南滇军、广东粤军有大量购买,光桂军就买了8万多顶。
原因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宽大的帽檐设计在遮阳、护颈、通风、防雨等方面非常契合中国南方军队在湿热环境的需要。
手提环首大刀,腰插盒子炮,头顶碟型盔,是抗战中彪悍的地方军形象。
三、法国亚德里安钢盔
法国在1915年率先装备现代军用钢盔,就是大名鼎鼎的M1915亚德里安盔。因为是开先河之作,还保留有一些古代骑士头盔的痕迹,比如顶部有一条纵向隆起,盔沿是外接式而非一体式,有华丽的装饰。
一战结束后,亚德里安头盔被法国人带到了他们在东方的殖民地越南。和越南相邻的中国云南的滇军就近购买法国武器装备,就把这种漂亮的头盔带到了中国。
大家知道这种头盔也参加过抗战,可能还是在经典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丧门星”滇军士兵董刀第一次出场时候就是戴着这顶钢盔。
抗战时期的滇军可谓独树一帜,武器装备和服装都是法式,亚德里安钢盔更是成为滇军的符号。
四、美国M1钢盔
1941年美国开始装备M1钢盔,之前他们一直戴和英国人一样的碟型钢盔。M1钢盔对头部两侧的防护更好,内衬和悬挂可调,佩戴更加舒适。
日本偷袭珍珠粉港后美国终于亲自下场对日宣战,中国也紧随其后宣战,成为美国在亚洲对抗日本帝国最坚定的盟友。
美国援助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给中国,希望中国能拖住侵华日军,防止他们增援太平洋战场给自己制造麻烦。
以中国驻印军和在云南的远征军为例,全套美械装备的中国军队今非昔比,战斗力飙升,已经可以追着日军精锐打了。M1钢盔可以看做中国军队脱胎换骨的标志。
除了以上成建制大量装备的钢盔,中国军队还装备有缴获自日军的90式钢盔,还有自己制造的土制头盔,比如桂军自己造的“山竹”钢盔。在这些钢盔下面也没有懦夫!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