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荀超摄影报道
“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进行的历史阶段,每一项遗产申报都带有抢救性质。”5月16日下午,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走进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主题讲座。
两个小时里,他从都江堰岁修讲到长城、泰山、良渚古城遗址等的申遗故事,从故宫博物院的环境整治讲到文物维修、文创开发,既生动阐释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的新思路。
单霁翔
讲座伊始,单霁翔先是以都江堰为例,深刻阐述了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深远影响。他强调了每年岁修的重要性,“是历代先贤每年都要做这处遗产的保护,它才能一直健康地延续到今天,促进人们的经济与生活。所以我一直认为,都江堰的创造和保护的历程,就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典范。”
随后,单霁翔将视角转向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历程,细数了自2004年以来我国成功申遗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如长城、泰山、良渚古城遗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等等,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意义。
在谈到良渚古城遗址时,他特别回顾了自己初见该遗址的景象,以及“让大遗址像公园般美丽”的口号的提出。单霁翔认为,只有让考古遗址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才会爱护它,才会珍惜它,知道它的价值。”这一点,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等遗址公园上,也得到了印证。“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绿洲,在良渚古城遗址,人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了解5000年前古人的生存状况,年轻人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习古人怎么制作玉器、古人怎么用木材盖房子,到秋天还可以参加秋稻子的收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每天都呈现在良渚这片土地上。”
讲座现场
在单霁翔看来,文化遗产跟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这种将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的方式,不仅让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也让大众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当大家体会到文化遗产对现实生活的价值,感受到它会让自己的文化生活更丰富时,才会尊重它,遗址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址,才能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变化,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才能惠及更多的民众。”
在谈到故宫博物院时,单霁翔分享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故宫在环境整治提升、古建筑维修、文物维修、文物数字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分享了几代“故宫人”在保护故宫时始终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和使命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我们今天谈文化遗产保护,不但要保护物质遗产,还要保护非物质遗产。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互为表里的。”近年来,除了讲座分享,单霁翔还通过出版书籍、参与综艺节目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遗产背后的故事讲给大众听。此次讲座,他就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图片、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让现场观众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让人们感受到遗产保护的意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2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