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亲戚之间联系减少、走动减少、甚至不再走动的现象,社会学研究者将之称为“断亲”。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总会出现年轻人宣称要“断亲”的说法——逃离、拉黑亲戚甚至父母。
而这个现象在今年过年期间尤为突出,甚至有多个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学者研究断亲现象”。
在这些话题的评论区,我们会发现年轻人想要逃离亲戚关系,可能是因为受不了催婚、有严重家庭矛盾、亲戚总是借钱等。而通过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等数据,可以分析近十年来中国的家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网友
@: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回去就被亲戚和同龄人比较,没有结婚的催婚,结了婚的催娃,真是烦透了。
@:其实人情才是最贵也最消耗精力的,不如用真金白银直接买服务,你情我愿,一撇两清。
@:挺好的现象,有限的精力留给值得交往的人,没必要被所谓沾了血缘关系而捆绑。
@:可能大家并不愿意屈服于被动选择的血缘关系,更喜欢因为爱好兴趣投缘而自己选择的朋友。当然如果是让人温暖亲近的亲戚,也不会让人反感啊,不过现在大部分并不亲密的亲戚,可能只会攀比嫉妒或者想着如何利用。
@:我们家和亲戚关系特别好,我爷爷奶奶的兄弟姐妹和我家还一直联系,我们小辈也熟得很。现在想想,这大概要归功于老人们都很包容,有矛盾也抱着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激化矛盾的心态。
@:疫情暴发之初,知道爸爸感染了,我又困在海外回不来,在视频里一直哭。是叔叔婶婶一直照顾着我爸妈,到处托关系帮我订到机票,之后也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亲戚,以各种方式守护我回家。危难时刻显真情,有亲戚罩着的安心和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
年轻人,远离亲戚甚至是父亲
过去4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传统的家庭关系遭到极大的冲击。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相处模式。
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至2020年的数据来看,我们会发现年轻人跟父母疏远的情况更多发生在父亲身上。
4年间,18至30岁的年轻人跟父亲的亲近情况下降了4.4%。相比之下,与母亲的亲近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与母亲经常联系的频率在4年间上升了3.9%。
有意思的是,如果从父母的角度来回答与子女的亲近程度,我们会发现父母的认知跟子女并不相同——从2016年到2020年,认为自己跟18-30岁的子女关系亲近的比例实际上差不多,而如果把时间上拉长到2010年,父母认为自己跟年轻子女亲近的比例甚至上升了。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航空在一篇研究家庭代际关系的论文中也提到类似问题:在CFPS的调查中,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对于涉及彼此的统一问题回答会出现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双方有认知差异,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其中一方“说谎”了。
而在更年轻一辈的未成年人身上,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对比2010年和2020年的数据,儿童跟父母吵架的次数也在上升,每月吵架1至5次的比例在十年间上升了20.5%,而儿童目睹父母吵架的次数也在上升。
对亲缘关系的失望,使得部分年轻人选择了新的人际关系,向外拓展自己的家人圈层。他们或是寻找“电子亲人”,或是从朋友、恋爱中主动选择自己新的“家人”。
不过,“断亲”并不意味着对亲情的否定,年轻人同样追捧特立独行的“小姨”文化。所谓“断亲”的背后,实际上是年轻人在重新建立自己与他人的边界,逃离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无法避免的亲戚借钱
从比例上来看,跟父母亲近的年轻人仍然是主流,而亲戚才是年轻人在家庭中更想逃离的对象。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通过1200份随机调查问卷来验证了这一观点。胡小武在发表于2022年的研究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中写道,年龄越小的人,与亲戚联系越少。
论文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18岁以下受访者已经基本不联系亲戚。而在18-25岁人群中,也有25.32%的人选择不联系亲戚。30-50岁的受访者是主要的亲戚关系维护者,他们之中没有人不联系亲戚;甚至40-50岁的人群中,有过半的受访者与亲戚经常联系,或者联系非常频繁。
胡小武在论文中指出,青年“断亲”现象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在众多吐槽亲戚的话语中,亲戚“势利眼”的评论获得许多网友的应和。很多人都表示,没有必要和“势利眼”的亲戚来往,只会徒增烦恼。
“亲戚”的身份有时候也成了借贷中的“免死金牌”。网友Ada就遇到亲戚迟迟不还借款的事情,即使Ada想要讨债,却会被妈妈劝说要“以和为贵,毕竟是一家人”。纵观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8年数据,借给亲戚钱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五次追踪调查中,受访者前一年借款给亲戚的占比均在家庭纯收入的2%以上,借款给亲戚的平均金额更是于2020年突破了2000元。不过,除了吐槽亲戚“势利眼”的话语之外,也有人感叹亲戚之间的温暖。
家族纵向发展:祖父母在世概率显著上升
无论是亲戚之间的“势利”还是温情,或许都会在社会家庭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渐渐淡去。
根据一项基于第27版联合国官方人口预测的研究,中国家族总规模正在逐渐缩小。截至2021年,中国家族的总规模在50人左右,预计在2100年会降至20人以下,低于美国和印度。
但是,中国家族还将“纵向发展”。对于未来的新生儿而言,表(堂)兄弟姐妹等亲戚会逐渐减少,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还在世的概率却会显著上升。上述研究数据显示,1950年,表(堂)兄弟姐妹占新生儿家族网络的39%,但到2095年预计仅占新生儿家族网络的7%。换言之,在2095年,一名女性新生儿可能只有1.1个表(堂)兄弟姐妹。
未来,尽管部分年轻人可能无需勉力维持繁杂的亲缘关系,但是随之消失的还有很多独属于亲戚间的回忆。
面对亲缘网络日渐缩小的情况,胡小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呼吁年轻人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关系,从学校或是职场发展朋辈之间的友谊,寻找到替代亲缘的关系,“因为爱情和亲情,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本质的情感需求”。
此外,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日渐重要。当中年人需要照顾健康状况不佳的父母和祖父母时,或许有一天,“亲戚”会成为需要怀念的词语。
评论
“断亲”反映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
和师生、朋友这类后天关系不同,以血缘为基础的亲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按照传统家庭观念,维系“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但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意识到,虽然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舍弃。
尤其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当亲缘关系非但不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和慰藉,反而会有形形色色的麻烦、困扰,甚至是痛苦与伤害,“断亲”便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社会流动的加速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让不同的亲戚不仅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域,在职业、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生活格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许多亲戚平日里就很少联系、鲜有交集,是一种“弱关系”,“断亲”只不过是不愿意做表面功夫,将这种“弱关系”以一种更加极致的方式呈现出来。
年轻人同亲戚之间的冷漠、疏离状态,已经成为个体乃至一个群体的一种日常生活。说到底,就是年轻人不愿意被“无效社交”、长辈意志、习俗等束缚,而更加强调个人意识、更加在乎个体感受,基于自己的情感、认同、意愿进行主动选择,彰显了社交理念的主动觉醒。
面对“断亲”,一些人忧心忡忡,呈现出一种乡愁式担忧,为亲情淡漠、关系疏离感到失落,怀恋过去“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实际上,“断亲”反映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无需对其标签化乃至污名化。相反,我们要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利益诉求和精神需要。
从过去的“乡土中国”走向今天现代化、开放性和高流动性的“城市中国”,我们的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家庭往往需要依靠家族、宗族来谋取机会、资源,并从亲缘关系中获得庇护和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文明、法治的进步以及个体和家庭经济的独立自主,就已在此方面提供了基本保障。这也为年轻人“断亲”创造了客观条件。
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年轻人并不是不在意传统亲缘关系了,而是在现代社区里,传统亲缘关系已经被同学、同事、同乡,甚至是“兴趣搭子”等新的关系所冲淡、替代。
因此,无需为年轻人“断亲”过分担忧,而找准年轻人“断亲”的社会根源,读懂这背后的年轻人渴望与需求,为他们的城市生活融入提供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也是一个成熟、温暖的社会的应有姿态。综合澎湃新闻、新京报、南风窗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