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杨澜
5月15日,由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委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委会主办的“未来建筑之光——2024年四川省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科技活动周”正在举办。封面新闻记者获悉,该场活动的时间将持续到5月19日。
五冶科技中心
作为2024年四川省住建领域科技活动周主题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以“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为主题,围绕“数字未来、智造未来、装配未来、绿色未来、智慧未来”五大专题,开展大型科普展、虚拟仿真体验、现场演示以及主题论坛、学术(技术)交流会、智能工厂巡游、实地观摩等活动。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会场“五冶科技中心”正是一座充满先进科技元素的绿色低碳建筑。
科技中心位于成都市锦江大道沿线,总建筑面积为15634.6平米,是一座集科研、办公、科普、文化等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大楼以打造近零碳建筑为目标设计建造,是2024年四川地区首批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认证的唯一公共建筑,也是目前成都市综合节能率最高的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与普通办公建筑相比,科技中心全年可节省用电约67万千瓦时、自来水量约2740吨,减少碳排放约336吨。
五冶集团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杨飞宁介绍到,在建造过程中,团队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气候及场地条件,构建出一套基于舒适、节能双目标,兼顾降碳效果与成本投入的技术策略,即通过形态优化、节能环保“外衣”、导光系统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综合运用多联变频智能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回收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光储直柔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终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理想状态。
杨飞宁说,科技中心除了拥有形态精巧、“外衣”节能环保、“大脑”智能、节能设备和技术高性能等特性外,建筑的装配率也值得一提。“我们以钢结构为‘骨架’,单体装配率达91.48%。这种‘搭积木’式的建造技术,不仅缩短了建筑工期,也有效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和施工扬尘的产生,避免现场湿法作业对环境的污染,将绿色理念覆盖建设过程,为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奠定了良好基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