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国是周代淮河上游的一个隗姓方国,由于国力比较弱小,且春秋初期就亡于楚国,所以正式文献中只有一条关于弦国的记载。
弦国族源
弦国,隗姓,与胡国同源。在胡国那期说过,“隗”姓来自“夔”部,“夔”指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以“夔”为图腾的部落就是弦国的祖先。
“夔”部为黄帝联盟中的一员,职责是“夔乐”,属于“巫”中一员,地位比较高。
到夏商时期,夔部分散各地,相继演化出鬼方,归方,其中鬼方在陕西山西一带,归方在现河南南部。
所以胡国的姓为“归”,大概率是归方的后裔,而弦国的姓为“隗”,极可能从鬼方分出的一部分。
鬼方势力很大,在商朝时期经常与商朝对着干,商朝武丁(高宗)时期进行大规模征伐,《周易》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约在公元前13世纪时,商王武丁曾发动讨伐鬼方的战争,按甲骨文记载鬼方被武丁打败了。
不过,鬼方在当时算一个众多部落联合体,击败其中一部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商朝很有可能选择与较和平的鬼方部落“结盟”,让他们成为商朝天下体系中的一个“方国”。鬼方“臣服”商朝的同时,商朝也承认鬼方在北方“霸(伯)主”的地位。
如商纣王时期的三公指西伯昌、九侯、鄂侯,九侯就是鬼方。商末期,纣王残暴,九侯就被纣王给醢了,连带着鄂侯也脯之。
这鄂侯的后裔即周朝的鄂国,湖北简称“鄂”,这里的鄂国就是从北向南迁过来的。按理推之,弦国作为鬼方的后裔,极可能在商末周初从北方跑到淮河一带定居。
但淮河一带尽是东夷赢姓小国,所以南宋人罗泌《路史 》说弦国是少昊之后 ,“赢姓国。”,”又云 :“江 、黄 、耿 、弦 、兹 、蒲 、时 、白、郯 、复、巴……皆赢国也。”
弦国历史
弦国历史特别简单,只有一条记录,鲁僖公五年(前 655年)《春秋》载:“楚人灭弦,弦子奔黄。”
《左传》相对详细些,“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 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
这段表明,弦国是子爵,且江、黄、道与弦国联姻,则弦国不可能与江黄道三国同姓。“同姓不番”不只是周朝的规则,而是部族时代流传下的规则。
时入春秋后,南方的楚国逐渐兴起,并在(前704年)夏天 ,楚武王“合诸侯于沈鹿。”这是楚国第一次以主人身份会盟北方诸侯,也是第一次公开征伐北方诸侯国。
自此后楚国开始征服和吞灭江、汉和淮河流域之间的诸侯国。于是北方的陈国、蔡国相继臣服,息国与邓国相继被灭,所以“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
为不被楚国吞并,弦国、江国、黄国、道国等组建了自己的“小联盟”,并加入春秋齐国的联盟中。
特别是江国与黄国,在鲁僖公二年 (前658年,楚成王十四年),“秋九月 ,齐侯 、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跑到齐国贯地(现山东冠县)参加会盟。
所以鲁僖公四年 (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三十年)春,齐桓公亲自率领齐、宋、陈、卫、郑、许 、曹等国的联军南下征楚国。二方无法速胜后,迅速会盟,联军离去。
楚国在以齐国为首的联军离开后,迅速出兵敲打这些小国。
公元前655年,斗谷于菟即楚国令尹子文率军灭了弦国,因”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弦国轻信国际调停,没有及时勾通其它同盟国,被楚国偷袭灭国。
弦国灭亡后,下一个就是黄国,鲁僖公十一年 (前649年,楚成王二十三年,齐桓公三十七年),楚国攻伐黄国,第二年夏灭掉黄国。
楚国在六年后,才出兵灭黄国,可能弦国在反楚这方面太过突出,导致齐楚刚结盟离开,楚国就破坏条约,灭亡了弦国。
弦国灭亡后,成为楚国北方重镇,尤其是吴国兴起后,弦地就成为双方争夺的兵家重地,《左传·昭公三十年前512年》载:“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
弦国被灭后,部分族人四散它地,并以弦为姓,比如郑国的爱国商人弦高,大概就是弦国贵族的后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