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 年 6 月 17 日~1954 年 5 月 14 日),德国陆军一级上将,著名军事家,被誉为现代装甲战术的创始人,“闪击战”的倡导者,并且也是纳粹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将领之一。他与曼施坦因、隆美尔一同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古德里安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兼地主家庭,不满 13 岁被送入候补军官学校,之后因表现优良被德国总参谋部的军事学院录取,成为最年轻的学员。1922 年 4 月,古德里安开始接触并研究坦克作战理论与实践。自 1931 年至 1934 年,古德里安历任国防部运输兵监察司参谋长等,参与研制新型坦克,是世界上首批装甲师。
希特勒算是古德里安的伯乐,他非常欣赏古德里安的坦克战的理论,并且给了古德里安各种支持,让古德里安能实践自己的理论。因此德国只用了5年就打造了欧洲最强的装甲部队。他的装甲部队加上闪电战的理论,一时间横扫了欧洲各国,6小时拿下丹麦,5天打败了荷兰,2天拿下卢森堡,闪击波兰也用了仅仅28天。
希特勒这么支持古德里安,为什么古德里安还会顶撞他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争吵的几大战役,
莫斯科战役的停止命令(1941年):在1941年的苏联战役中,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在接近莫斯科时遭遇了苏联的顽强抵抗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古德里安认为继续进攻是不切实际的,他建议暂停攻势,等待补充和援军。然而,希特勒坚决要求继续进攻,不允许任何撤退。最终,由于德军的疲惫和苏联的反击,德军被迫暂停了攻势,但此时已经错过了在冬季来临前占领莫斯科的最佳机会。
对南线的分歧(1941年):在苏联战役中,古德里安主张集中力量向北进攻莫斯科,以迅速击败苏联。然而,希特勒却决定分兵向南进攻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以夺取资源和经济利益。这一决策导致了德军在莫斯科前线的力量分散,使得德军无法集中足够的力量占领莫斯科。古德里安对此表示反对,但希特勒坚持自己的决策。
库尔斯克战役的争议(1943年):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前,古德里安警告希特勒,德军的力量不足以发动大规模攻势,并且苏联的防御已经加强。他认为,德军应该采取防御态势,等待苏联发起进攻,然后再进行反击。然而,希特勒坚持发动代号为“城堡行动”的攻势,希望通过进攻来削弱苏联的力量。古德里安对这次攻势持怀疑态度,但希特勒不听,最终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遭受了重大失败。
战略决策的干预:希特勒经常干预前线指挥官的决策,包括古德里安的。他经常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顾军事专家的建议。古德里安多次与希特勒发生争吵,坚持自己的军事观点,但希特勒的独断专行和对军事事务的干预,往往会导致与古德里安的严重分歧。这种干预导致了许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最终对德军的战况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些争吵事件展示了古德里安和希特勒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希特勒对军事指挥的干预所导致的后果。古德里安的直言不讳和专业意见,虽然有时能得到希特勒的认可,但在关键时刻,希特勒的独断专行和对军事事务的干预,往往会导致与古德里安的严重分歧。他们的争吵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战术执行的干扰:古德里安是装甲战术的先驱,他主张快速深入的装甲战术,这种战术在战争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希特勒的干预和不合理的命令,如在莫斯科战役中坚持不撤退,导致德军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并错过了战术上的有利时机。
战略目标的分散:古德里安主张集中力量攻击主要的战略目标,而希特勒则常常因为政治原因或对资源的贪婪而分散战略目标。例如,对南线的进攻导致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力量不足,这种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德军在东线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资源分配的错位:古德里安与希特勒之间的争吵还影响了德军的资源分配。希特勒对于某些地区的进攻过于执着,导致资源被错误地分配到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方,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更为重要的战场。
指挥结构的破坏:希特勒的干预和独断专行破坏了正常的军事指挥结构,导致前线指挥官的权威和决策能力受到削弱。古德里安等将领的建议被忽视,而希特勒的决策往往基于政治考虑而非军事现实。
士气和纪律的下降:古德里安与希特勒的争吵反映了德军内部对于战争策略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影响了高级指挥层,也影响了前线士兵的士气和纪律。士兵们对于无休止的战斗和不断变化的战略目标感到困惑和疲惫。
历史机遇的丧失:古德里安的正确判断和建议多次被忽视,导致德军丧失了历史上的机遇。例如,如果在莫斯科战役中能够及时撤退和重组,德军可能会在后来的战斗中保持更强的战斗力。
如果二战时希特勒不对军队过多的干扰,完全听取古德里安的建议,历史会不会改写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