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张菁娟]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国会山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官员、陆军少校哈里森·曼(HarrisonMann)在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上宣布辞职,以抗议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在一封辞职信中,曼解释了离职原因,并表示作为欧洲犹太人的后裔,他再无理由保持沉默。
曼在信中写道,他所在的国防情报局分析办公室不仅提供政策信息,还促进政策制定,有时甚至直接执行政策。他为帮助推进美国的政策而感到羞耻和内疚,“这些政策助长了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
曼说,他曾经自我宽慰道,“我告诉自己,我个人的贡献微乎其微,如果我不做我的工作,别人也会做”,“我又不是决策者,我的职位不该质疑这种政策。所以何必无缘无故地引起轰动呢?”
然而,他的良知告诉他,无论理由是什么,都不该助长一种让大批儿童陷入饥荒的政策。
哈里森·曼图源:社交平台领英
他表示,在过去的6个月里,他脑海中一直挥散不去的政策,就是美国对以色列政府近乎无条件的支持,而这协助并导致了数以万计无辜的巴勒斯坦人被杀害或者忍受饥饿。这种无条件的支持也鼓励了不计后果的局势升级,从而可能引发更大范围战争的风险。
“我知道,我在这里的工作,哪怕看起来可能无足轻重。但我确实以自己的方式,有意无意地为这种支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了可以想象到的最恐怖、最令人心碎的画面,我无法忽视这些画面与我在这里的工作之间的联系。我要澄清的是,作为欧洲犹太人的后裔,我成长在一个道德环境特别严苛的环境中,在承担种族清洗责任的问题上尤其如此。”曼写道,当他意识到自己违背原则时,心神不宁,再无理由保持沉默。
曼说,他于去年11月提交了辞去军职的申请,并于今年4月16日在国防情报局内部传阅了该信函的早期版本,而5月13日发布的这封信已经经过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审查删改。
他解释说,出于恐惧,他几个月来一直对自己的辞职动机保持沉默。
“我很害怕。害怕违背我们的职业规范。害怕让我尊敬的长官失望。害怕你们会感到被背叛。我相信你们中的一些人读到这封信时也会有这种感觉。但这些都不是站不住脚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服役时我们不得不支持我们并不完全相信的政策。否则,我们的国防机构将无法运行。然而,事已至此,已经很难为这一特定政策的结果辩护。”在信中,曼还写道,他目前仍在国防情报局履职,很乐意同有同样想法的人交谈。
经美国国防情报局审查删改过的信
据报道,曼此前在美国陆军服役13年,2021年进入国防情报局中东和非洲地区中心工作。在负责搜集军事情报的美国国防情报局,他担任一名营级指挥官的副手。根据领英上的个人简介,曼还曾在美国驻突尼斯大使馆任职。
美国国防情报局的一名官员向路透社证实,曼确实曾为该机构工作,但未详细说明其辞职的原因,仅表示在美国国防情报局员工辞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根据美国陆军的声明,曼属于“军官退伍的自愿行为,可以在完成服役义务后以任何理由提出要求”,并称其提交的辞职申请已在今年1月8日获批,预计于6月3日生效。
国防情报局是美国军方情报机构,负责搜集军事情报。路透社指出,曼是首名已知因不满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而辞职的国防情报局官员。
此前,已有多名美国官员因不满华盛顿处理本轮巴以冲突的方式而辞职。2023年10月,美国务院政治军事事务局主任乔希·保罗(JoshPaul)打出“抗议”的第一枪,原因是他“无法承受因军援以色列产生的道德妥协”;今年1月,美国教育部规划、评估和政策发展办公室政策顾问塔里克·哈巴什(TariqHabash)因拜登政府对无辜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被许多国际人权专家认为是种族灭绝的暴行视若无睹,令他无法保持沉默而辞职;3月,美国务院民主、人权和劳工局近东事务办公室的外交事务官员安妮尔·谢琳(AnnelleSheline)公开宣布辞职,以抗议美国政府持续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4月,美国国务院阿拉伯语发言人哈拉·拉里特(HalaRharrit)因不满拜登政府加沙政策辞职。
安妮尔·谢琳提供给美国媒体的照片
拉里特 图片来源:阿拉伯媒体
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5月14日的数据表示,自去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35173人,受伤人数达79061人。
随着新一轮巴以停火谈判的破裂,加沙“最后避难所”拉法的命运备受全球关注。尽管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美国威胁停运军火的“最后通牒”,以色列并未停下进攻拉法的军事准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称,以色列已在拉法地带边境地区集结了足够的部队,可以在未来几天发动全面入侵,但目前尚不清楚以色列是否已就此作出最终决定。
2024年5月9日,以色列坦克和其他军用车辆部署在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地带的边境。 图源:法新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