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东部的兴宁市,有这样一位革命先驱,他曾担任北伐军代参谋长,为推进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
然而命运捉弄,他最终遭到开除党籍、批斗迫害的厄运。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兴宁籍革命家罗翼群的传奇人生。
1889年,罗翼群出生于广东兴宁龙田镇鸳塘乡一个书香世家。早年时期,他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先后就读于兴民学堂和两广测绘学堂。
上个世纪初,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在华南地区掀起了反清革命的浪潮。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年仅19岁的罗翼群,也受到这股革命思潮的熏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亡。罗翼群积极参与了反清武装活动,为推翻腐朽统治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胸怀早已铸就了爱国热忱和革命理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罗翼群坚决拥护这三大政策,并协助廖仲恺组织工农运动,还参与了创办黄埔军校的工作。
1925年,罗翼群随蒋介石东征,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总参议,参加了随后的北伐战争,担任北伐军代参谋长一职。可以说,在北伐军的战役中,他是一名重要的军事决策者和参谋。
然而,随着孙中山的离世,蒋介石开始渐渐背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理念。罗翼群因在潮汕地区反对蒋介石开赌禁,被逮捕于东征军总部。从此,他与蒋介石分道扬镳,前往日本。
虽然与蒋介石决裂,但罗翼群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却始终怀有虔诚之心。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在实践着民族、民权、民生的革命主张。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这一年,罗翼群从日本回到国内,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1937年""七七事变""后,罗翼群出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军统率委员会委员。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极力拥护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抗日救亡做出了不懈努力。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狂涌,罗翼群挺身而出,不远千里回国参加抗日救亡的斗争。他勇敢地站在抗日前线,为捍卫国家尊严、保卫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战。这是他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一笔。
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罗翼群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第二年又被增补为中央委员。
当时,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罗翼群主张与中共进行合作,和平建国,以避免民族内耗。然而蒋介石却违背民意,发动了毁灭性的内战。
1949年7月,罗翼群劝说李宗仁接受中共和平条件,重开和谈途径,结束内战。
令人没想到的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却决定永远开除他的党籍。罗翼群针锋相对,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直斥蒋介石为""孙中山先生第一号叛徒""。
一代革命家呼吁和平,被开除党籍,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结局。罗翼群为国家和平统一鼓与呼,却遭到了如此不公正的对待,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新中国成立后,罗翼群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曾先后担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然而,好景不长,1957年中央反右斗争扩大化,罗翼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十年浩劫开始后,这位老革命家更是遭受到严重的逼迫伤害,在1967年9月的一次批斗中,78岁高龄的他不堪凌辱,病逝于广州。
罗翼群的一生可谓经历坎坷,他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却遭受了开除党籍和迫害的不公待遇。直到1981年,他才得到平反,骨灰被移安于广州银河公墓。
让我们铭记这位革命先驱的功勋,也反思那个动荡岁月的历史教训。只有不忘历史、吸取历史经验,国家和民族才能稳行致远,一往无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0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