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次预警, 欧盟拒中国茶叶入境! 是刻意针对还是另有原因?

卡门的事2024-05-13 14:02:04  105

4月29日,欧盟再次对中国出口茶叶发出预警,甚至要求我国销毁已进口的货物。

然而,对于欧盟在短时间内两次发布关于中国茶叶的预警,这可能给人一种欧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过于自信甚至武断的印象。

难道是有意针对中国茶叶产品?还是中国茶叶确有重大安全隐患?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欧盟禁止中国茶叶入境原因

4月29日,欧盟做出重大决定,拒绝中国茶叶入境,并下令所有进口中国茶叶的国家将货物销毁。

这一决定给中国茶农带来巨大损失。

欧盟给出的理由是,中国茶叶中的唑虫酰胺残留超出了允许标准。

唑虫酰胺是一种新型高效杀虫剂,但也属于有毒化学品。

根据欧盟标准,茶叶中唑虫酰胺含量不得超过0.01ppm,一旦超过即属违规。

早在2014年,欧盟就将唑虫酰胺列为对中国茶叶的重点检测项目。

2020年,欧盟在中国茶叶中8次检测到了唑虫酰胺残留,成为频次最高的有毒化学品。

那这个唑虫酰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能让欧盟将这么多茶叶全部销毁?

唑虫酰胺是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由日本三菱化工研发。

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对农作物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

唑虫酰胺的代表性产品是"蚜灭多"。这种白色蜡状固体,只需一丁点就能让虫子死无葬身之地。

喷洒在农作物上后,能够抑制虫子产卵、摄食,甚至杀死虫卵,对蝽象、飞虱、蚜虫等小型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尽管唑虫酰胺杀虫效果显著,但它的副作用也非常严重。

首先,它可以通过蒸发、蒸腾的方式进入大气,遇风就会扩散成一股毒气,危害人类呼吸系统。

其次,这些毒气最终会通过降雨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杀死大量水生生物。

同时,野生动物和家畜误食含有残留的食物也会中毒,出现肠胃功能失调、膘情下降等症状,严重的会致死。

家禽和鸟类食用后还会影响蛋的产量和质量。

可见,虽然唑虫酰胺具有高效杀虫作用,但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被欧盟列为限制使用物种实属正当。

唑虫酰胺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

唑虫酰胺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杀虫剂,虽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首先,唑虫酰胺在使用过程中会大量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持久性很强,不易被降解。

这些残留物将会伴随土壤和水的流动在环境中扩散,污染范围越来越广。

唑虫酰胺对农作物本身也有一定毒害作用。虽然其选择性较强,但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一些副作用。

过量施用时,植株很可能出现生理代谢紊乱、叶片烧伤、产量下降等不良影响。

其次,唑虫酰胺对非靶标生物的毒害也是巨大的。

它不仅会杀死有益的昆虫和微生物,破坏生态平衡,还会对鱼类、两栖动物和野生动植物构成致命威胁,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再者,唑虫酰胺在土壤和水体中残留时间较长,如果连年滥用,会累积到一定剂量,杀伤土壤有益微生物,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破坏了土壤肥力和农田小环境,也必然制约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唑虫酰胺本身的持久性和毒性都很强,容易通过大气扩散到人类活动范围,危害人体健康。

农产品如果带残留入口,长期摄入会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残留物还会通过食物链进一步汇集富集,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危害。

可见,虽然唑虫酰胺在农业生产中用武之地,但其环境和生态风险也是极高的。

滥用和过度依赖这类高毒农药,必将引发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最终危及人类自身。

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现状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农产品,对于广大茶农而言既是经济来源,也是生计所系。

然而,近年来茶农收益水平不高,成为导致农药过度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茶叶价格波动较大,收购价格却未与之同步增长,茶农的收益被严重压缩。

一些地区茶农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缺乏再生产的动力和投入。

其次,茶园人工成本逐年上涨,加之缺乏政府适当补贴,茶农的利润空间日益缩小。

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不得不选择投入成本较低的化学农药来增产。

再者,由于茶农普遍缺乏科学种植理念,盲目追求产量而忽视品质,对农药的使用缺乏把控,过量施药已成常态。

此外,缺乏品牌营销和产业链整合,农产品附加值难以有效提高,茶农只能靠低价位卖出茶叶维持收益,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面对困境,许多茶农不得不采取投入少、产出高的农药粗放型种植模式,以求获得可观的短期经济回报,而忽视了农药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危害。

中国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多项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茶叶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的比例都相当高。

首先是种植环节过度使用化学农药所致。一些茶园为了防治病虫害,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违反了茶园管理规范,也加重了农药残留风险。

此外,临近其他农田或经过农药飞防的茶园,也可能受到外源性农药污染,使农药残留超标。交叉污染在一些生态环境差的地区也较为常见。

加工、贮运、销售环节也是污染来源。

对新鲜鲜叶使用不当的药剂、防虫剂或脱毛剂,或在加工过程中混入其他受污染原料,亦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农药残留往往存在"跨年度积累效应"。

每年新增的残留,都会叠加到土壤和植株体内,从而使整体残留值持续上升,危害也日益加重。

目前,茶叶农药残留整体形势并不乐观,除了极少数产自生态优良园区的优质茶类。

大多数普通茶叶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部分甚至达到较高水平,给茶叶安全和出口贸易带来隐患。

茶叶生产加工去除农药残留不足

茶叶作为一种叶子加工食品,其生产加工流程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

但目前,国内茶叶生产加工方式普遍较为简陋,去除农药残留的能力不足,成为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首先,多数茶叶生产企业的加工设备陈旧落后,无法对采摘的鲜叶进行彻底清洗。

叶面残留的部分农药随即进入后续的加工环节,最终残留在制成品中。

其次,一些地方性的小作坊加工车间,条件恶劣卫生状况差,不但无法洗净叶面农药,还可能混入其他有害物质,加重了农药残留风险。

再者,茶叶加工的烘焙杀青等工序操作不规范,温度把控不当,可能导致农药残留的分解程度不彻底。

即便农药残留本身较低,加工失误后仍可能升高残留水平。

此外,制成的干制茶叶在包装储运过程中,若防护措施不力,也极有可能受到交叉污染,使本来较低的农药残留升高。

更有个别无良商家,为了提高毛重增加利润,在加工或包装过程中故意添加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最终产品的卫生质量。

总结

无疑,我国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还任重道远。

茶农们不得不面临种种困境,比如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缺乏科学理念等,这些都导致了农药过度使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改造、理念更新等综合举措,茶农们能够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找到更环保、更科学的茶叶生产模式。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96712.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