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 新中国唯一被土葬的将军, 邓小平评价他“四个特殊”

一堂过去2024-05-13 18:35:42  120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年,开国上将许世友病逝于南京。

许世友一直被人评价为一名传奇将军,邓小平也说许将军是一个特殊经历、特殊性格、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许多次生命垂危时他都奇迹般幸存,而且,就在许世友临终前,还发生了一件奇事。

10月22日下午,许世友将军最终停止心跳,医生在经过确认之后,宣告他的死亡。

许世友将军死亡之后的第一时间,南京军区保健办公室就向军区报告了许世友将军离世的消息。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许世友的心脏突然恢复了跳动。

这是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人真能在宣告 死亡几十分钟后又突然恢复心跳吗?反正在场的所有人都解释不了。

但是,就在跳动几下之后,心跳又没有了,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只能将这一切,归结为许世友还有未完成的心愿。

生前尽忠,死后尽孝

许世友的心愿是关于他的母亲。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许世友自幼丧父,母亲独自拉扯他长大。

许世友家中还有六个兄弟姐妹,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母亲肩膀上,但并没有压垮她。

在如此艰苦的生存条件之下,许世友的母亲不仅操持家务,还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帮他们找到出路。

许世友从小就满身正气,在八岁那年,母亲就托关系,将许世友送进了少林寺,少林寺管饭,还能学本事,许世友高高兴兴地就去了。

他的学习意愿十分强烈,加上领悟能力强还有天赋,八年后,许世友就学成下山了。

下山之后的许世友体恤母亲多年以来的辛苦劳累,他选择在母亲身边尽孝。下地干活,也去做点零工,生活十分安逸。

但是许世友此人本就是个古道热肠、嫉恶如仇之人,当时的社会动荡,常有人私自集结地方小势力,为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无数麻烦。

许世友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引起了土匪势力的不满。但是许世友拳脚功夫厉害,地头蛇们都畏惧他,不敢在正面与之起冲突,只能偷偷在背后做小动作,比如,闯进许世友家中,请求许世友的母亲为自己儿子打人一事赔偿 。

母亲一个妇道人家,知道这些人是在无理取闹,吓得躲在里屋里不敢出来。那群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将许家的院子翻得一团乱。

许世友回家之后看到的就是一片狼狈。他顿时内疚大哭,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母亲才会遭受惊吓。

母亲没有责怪儿子,拍了拍他的背说:“妈知道,你看不惯他们恃强凌弱的做法。你一身本事不应该埋没了,去适合的地方发光发热吧。”

许世友才刚回到家中,想要在母亲的膝前尽孝。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在母亲的劝说下,许世友最终决定去外面看看,用自己的本领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恰逢1927年黄麻起义打响,许世友凭借一身好本领,加入革命队伍中,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后来,许世友一直跟着红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既有拳脚功夫,指挥作战时心细如发,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在少林寺的那八年,许世友学得一生本领,也给了他冲锋在前杀敌的底气。一直以来,共产党在武器配备方面都占劣势,但是在革命精神方面,每一个人都不畏赴死。

许世友在战争年间,七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次次都率领敢死队圆满完成任务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再危险的任务,他都能凭借自己的硬本领还有好运气化险为夷,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传奇人物。

但许世友在军中名气的大增,又一次让国民党反动势力破防了。没办法杀死许世友,那就在许世友家人身上找茬。

许世友的母亲妻子都被蒋介石派人骚扰,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处流浪,最终定居在大别山上,一直到了建国之后,许世友才将全家人都接来南京。

许世友一生无愧于革命 ,无愧于人民,唯一愧对的,就是母亲。他的遗愿就是,既然母亲生前他没有尽到孝道,那么死后,他要安葬在母亲的坟前,守护母亲。

坚持土葬

许世友将母亲接到南京,由于母亲在农村待习惯了,来到城市中,对这里的生活十分不习惯,没过一段时间之后,许世友的母亲就想重新返回大别山住了。许世友再不舍得母亲,也得照顾她的感受,最终将母亲送回大别山,并要自己的大儿子跟去亲自照顾。

送走母亲之前,许世友对她说:“等我退休了,第一时间就赶到大别山,为您尽孝。”母亲笑着说:“你就好好干吧,肩上那么重的担子可要挑好咯!我自然是有人照顾的。”

但是还没等到许世友退休,1959年,母亲生了一场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病情恶化去世了。

母亲一生都在支持许世友,把儿子推着不停前进,但是自己却一辈子守着这个家,还没享过几天福呢,就永远离开世间了。

由于公务繁忙,母亲病重时,他抽不出身去看望,那次送别的场面竟然成了诀别的一幕。许世友遗憾的事情,又多了一桩,他更加坚定了死后要与母亲葬在一起的决心。

建国之后,为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共产党积极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周恩来总理在去世之前,就曾留下遗言,自己死后被火化后,要将骨灰抛洒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这一行为,也是在推动殡葬制度改革的进行。

1956年,毛主席就带头在火化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各位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也都纷纷在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唯独许世友迟迟不肯签字。

许世友的传统观念告诉他,母亲一辈子为了家庭操劳,他也一辈子没有尽到孝道,那死之后,他必须要以土葬的方式,葬在母亲的坟前,给母亲尽孝。

为此许世友多次打报告,给毛泽东写信,请毛泽东能够满足他的遗愿。

这件事情十分难办,一方面许世友作为政府高官,如果特立独行实行土葬的话,对于殡葬制度改革的推进将会是阻碍。另一方面,他想为母亲尽孝的心毛泽东看在眼里,也不愿意轻易拒绝他。

许世友一直都是个倔脾气,他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主席对这件事情冷处理 ,他就偏要一直写信,一直请求,最后许世友得到了毛主席的默许,毛泽东答应了他葬在母亲身边的请求。

毛泽东破例了一次,但这也正说明了我们党是有温度,愿意考虑人民的党,况且,许世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请求合情合理,中央也愿意适当为他破例。

有本事有个性

许世友在打仗方面,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军事理论,但是他胆大心细,考虑战场因素十分周全。

红军长征途中,许世友曾经担任红四军军长,带领手下士兵在甘南一代,冲破敌人的“堵剿”,为红军进军甘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川陕苏区的反“六路围攻”中,许世友受到命令,以少数兵力对战多数敌人,与部队一起守护万源城不被敌军占领,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国民党反动派 。

仗打得厉害,升职自然快,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就从团长一路升到军长的位置,进阶神速,组成了他传奇人生的一部分。

后来,许世友去红军大学中深造,学习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学习政治思想,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将帅。

在抗日战争中,许世友也一直保持他猛将的状态,香城固一战,许世友在威县以南地区伏击日军,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歼灭日军二百余人,致使日军伤亡惨重。

由于他作战能力十分强,在济南战争之中,许世友被毛泽东钦点,带领队伍在前线冲杀,最后的结果也没有让主席失望。新中国成立之后,许世友还被授予上将头衔,十分风光。

许世友打过的最后一场仗也十分精彩 ,那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南受到居心不良的国家影响,突然对中国边境发难,对我国频频挑衅,完全不将我国的主权问题放在眼里。

靠近中越边境线的居民时常受到越南兵的骚扰,他们甚至公然越过边境线。在我们的土地上建立军事根据地。这怎么能忍?我军势必要出面讨伐。

邓小平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他派出了许世友,作为对越自卫反击的总指挥官,这个任务,交给许世友再合适不过了。

许世友当时正在广州军区担任军区总司令一职,离中越边境咫尺距离,他在当地既有顺手的军队可以调遣,也有广大群众基础,声誉高,利于士气。

而且许世友作战勇猛,一贯以来敢于冲锋的作战方式,十分适合在本次战斗中,吓退越南军,邓小平选了最合适的人。

得知自己被邓小平亲自点名挂帅,许世友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辱使命。在战场上,我军表现出十足的 勇猛,打得敌军节节败退,一步一步向后撤去,毫无 还手之力。

在与敌军346师交战的过程中,越军突然撤退。战士们都以为敌军是被打怕了,刚要庆祝就被许世友打断了。根据许世友多年以来的战斗经验,这支师部很有可能是见正面打不过,所以打算以小队突击的形势,奇袭我军,机动灵活还不会被一网打尽。

既然已经识破了敌人的诡计,我军没有贸然向高平地区挺进,而是等待夜幕降临。既然敌军想躲在暗处对我们发起进攻,那我们就偏不让对方如愿,一直等到晚上,许世友才指挥北集团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开始行动。

果不其然,敌军小分队正分散了躲在暗处,就等着解放军不设防掉入陷阱中呢。遇到许世友这种细心的将领,算他们倒霉。

在经历了两天一夜的战斗之后,我军战士利用地形优势,巧妙拉网,将敌人逐一击破,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由于许世友的料事如神以及运筹帷幄,一个月后,对越自卫反击战就顺利结束,中国军队凯旋归来,许世友的大名又一次被人们挂在嘴边。

许世友在战场上表现得有多勇猛呢,在对越战争结束了很久之后,越军中还一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许将军总架着一副望远镜,战场上所有情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就算我们钻进石头缝里,他都能将我们找出来。”

这场战争过后,许世友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在表彰会上,已近古稀之年的人,仍然春风得意,器宇轩昂。

人的生命终究还是有尽头,打完最后一场仗,没几年后,许世友病倒了。住院期间,邓小平曾来探望他,还破格带来一瓶白酒,让许世友尝了尝。

二人在病房中饮酒谈笑,看着窗外白雪皑皑,回忆这些年来共同走过的峥嵘岁月。

二人既是同事,更是至交好友 ,并肩作战这么多年 ,坐下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却很少。

这场酒喝得许世友畅快淋漓,这也是他生前所饮的最后一瓶酒。

许世友在去世几十分钟之后突然的心跳,被人们说,是因为没有完成与母亲安葬在一起的心愿 ,毛泽东当年口头上是答应过,但是一无书面材料二来毛泽东早已逝世,这一要去到底还要不要执行?一筹莫展的工作人员将此时上报给邓小平。

邓小平最终同意了许世友的请求,将他拉去老家安葬,但是许世友的墓碑上,不允许冠职与记功,虽然破例土葬,但是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许世友将军一生为国尽忠,时候葬在母亲坟前尽孝,他的大义,应该被中华民族 永远铭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9468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