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在商谈中,达成了第二次合作。
而红军面临一个问题:缩编,不少指战员、干部降了级,不过,还是有一些例外。
当年,陈锡联上将还是129师769团的团长,在大多数人被降职任用的情况下,他就特别提拔了一名班长,去当排长。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选这个人,他说,他相信这个小伙子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事实上,这名战士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从排长一路升到营长,还参与了许多重大战役。
36年后,他的这名老部下的职位甚至曾远超过他。
这名班长究竟有何能耐,陈锡联将军为何看准了他能干出一番事业?
l 大胆提拔
陈锡联将军提拔的这位班长,就是后来的李德生将军。
1937年那会儿,他挨过处分,被调到了红10师交通队,担任传令兵班长。
这个经历,按那时的情况来看,没有人能想到,他会得到提拔,甚至成为开国将领之一。
关于陈将军对他的提拔和关怀,李德生将军一直记得很清楚,还将这一段珍贵的回忆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中。
他印象之中的陈锡联将军,是英姿勃发的形象,他在部队中是出了名的平易近人。
红军尚未改编为八路军时,他曾担任红四军10师的副师长一职。
长征路上的时候,他一直关心部队里的战士,战斗结束后,只要一有空,他就回来交通队,跟传令兵们谈心。
陈将军还会非常耐心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战斗经验,希望大家在下一次战斗中能做得更好。
一开始,他没有跟陈将军说自己被处分的事情,直到后面熟悉后,他才跟将军说了自己被无故处分的事情。
陈将军一听,马上把他找来单独谈话,安慰他要放下思想包袱,前方一定有路,要坚持前进。
那时他特别欣赏陈将军,有了这些鼓励的话语,他自信多了。
在后面的战斗中,陈将军也十分关心、信任他,帮助他成长了很多。
正是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陈将军发现他在军事方面有一些天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陈将军决定升任他当排长。
他的这一决定引起了一些同志的不满,有人说:“李德生只是个班长,没有降级就是不错了,怎么还往上升呢?”
面对质疑,陈将军淡定回答说:“现在是关键时刻,谁有能力谁就上,没有计较的必要。”
他们都知道将军向来随和,这样的话说出来以后,大家也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不久,就算有些同志心里面还是不服气,但口头上很少有人再抱怨这样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李德生将军那边发现了异样,有同志时不时批评、挤兑他。
一开始他有些困惑,不过很快就搞清楚了状况,他找到陈将军,说希望将军能够换个人去,他担心自己会拖累大家。
将军知道他虽然早已放下了“包袱”,但在紧要关头,还是有所顾虑。
于是,将军再次找人单独谈话,说先安排他去通信排担任排长一职,坚持战斗下去。
因为陈将军的信任和支持,他坚持走了下去,后面逐步升任为通信连连长。
在这个过程中,陈将军在背后一直默默关注、支持着他。
1938年10月,上半月他们在太行山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敌20师团一共3000多人,他们还带了两架飞机,兵分六路,对太行根据地进行“扫荡”。
陈将军作为旅长,指挥战士们机动作战,成功粉碎了敌人持续“扫荡”的阴谋。
不过,在这场战斗中,李德生将军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那枚子弹穿过了他的头部。
幸运的是,这次受伤并未伤及要害,只是可能要好好治疗。
正在指挥的陈将军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了医务人员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后来,战斗途中,将军还特意抽时间到后方来看望他,叫他不要担心,好好养病。
时间飞逝,抗日战争仍在继续,1943年这一阶段的抗战虽然艰难,但我军仍获得了不少胜利。
这一年,他升任为营长,调往当地第二军分区,担任30团的团长。
他暂时离开了陈将军,经过多年的战斗,还有陈将军的教导,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
在二分区,他一样也打出了成绩,这令陈将军十分欣慰。
抗战胜利后,他的这支队伍被改编为了晋冀鲁豫军区3纵队。
更令他感动的是,抗战胜利之后,陈将军立马就找机会,向上级讲了此前他被无辜处分的事。
同时,又申请把他调去三纵的769团担任团长一职,这个团是三纵的主力。
对此,李德生将军十分感激陈将军,一直惦念着他对自己的帮助。
实际上,陈锡联将军之所以如此关注李将军,除了欣赏以外,也源自他个人的经历。
他能这么早就当上一个师的师长,也离不开他的老上级的提拔。
l 知遇之恩
1937年陈锡联将军力排众议,提拔李德生将军,自那以后,他们两人开启了长达60年的战友情谊。
而他之所以坚持提拔李将军,欣赏之余,还有他老上级的影响。
那个影响陈将军的老上级,有后来壮烈牺牲的孙玉清同志,还有徐向前将军。
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开启了艰难的长征。
那时,陈将军年仅20岁,就担任了红10师的师长,可谓年轻有为。
但不了解的人或许不知道,他第一次上战场打仗时,也曾有些害怕紧张,但他的老班长孙玉清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1930年6月,陈将军打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是在杨家寨的杨平口,本来他有些紧张,孙班长要他不要害怕,只管往前冲。
他学着班长的模样,拿着大刀向前冲去,而这一冲,就开启了他日后的瞬息万变的军旅生涯,那会儿他不过15岁。
几仗打下来,他这个小伙子很快崭露头角,在红一师中出了名。
许多战友都知道,队伍里有个冲得很猛的小战士,还给他取名叫“小钢炮”。
不久,陈将军就当上了班长,继续战斗,屡建功绩。
时间来到4个月后,红军顺利拿下了河南光山,战士们都很高兴。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没去过县城,所以乘着空闲时间,好几个战士约着一起进了城。
其中就有陈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巧的是,那时他正好碰见了老班长孙玉清。
看见自己手下的小战士已经茁壮成长起来,孙班长很高兴,陈将军也很高兴,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见面竟惹出了一个大风波。
孙班长见到他们的时候很高兴,但同时又注意到了其他地方,他见陈将军和另外几个战友十分瘦削,面黄肌瘦。
于是,他跟大家说,明天一早请大家吃个饭。第二天,陈将军果然把班上的十几个战友一起叫来。
孙班长身上还有几枚铜板,大家也跟着凑了点,这样他们就买到了好几根油条和一碗鸡血汤。
事实上,这点东西哪里够十几个战士吃,只是大家根本没机会、没办法吃,买来尝尝鲜罢了。
就这样,大家端着碗轮流尝了几口,又把油条拿出来分着吃了吃。
然而就因为这件事,他们被打成了“吃喝委员会”的成员。
陈将军身为班长,首当其冲,被人给抓走了。
他的内心无比悲伤,因为,那个时候只要被扣上了这个帽子,又被抓了起来,往后就生死未知了。
幸运的是,时任军长的徐向前将军得知了此事,他对陈将军印象比较深,仔细了解了情况。
听完后,他直接拍桌子发火了,他说这些人就是小题大做。
陈锡联将军和他的战友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又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
他们坐在一起吃个东西,怎么就成“吃喝委员会”的人了。
徐将军要求立刻放人,并要求不许再抓他们,就这样,陈将军捡回一条命,那段时间没有人敢再抓他们了。
这件事陈将军一直记在心里,他认为当年如果没有徐将军保自己,或许就真没命了。
而这也极大影响了陈将军本人,他认为应当多了解自己的部下,尽可能地帮助和引导他。
1937年5月,就在李德生将军被调到陈锡联将军手下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陈将军认为他是可塑之才,有意锻炼。
他们关系,更是在李透露自己被处分一事后,走得更近了,陈将军感叹这个小战士的与自己经历的相似之处。
1945年抗战结束后,李德生将军被调到陈将军部下继续工作,在解放战争上,他再创功绩。
那个时候,陈锡联将军也没想到,这个曾经在自己手下工作的部长,在36年后,职务比自己高了不少。
l 战友情谊
1937年红军缩编,陈锡联将军坚持要升任李德生去做排长。
那时,他们都没想到,彼此会产生长达60年的友谊,也不会想到36年后,李将军的职务比自己的老上级还要高出不少。
1950年10月,陈将军调任为炮兵司令,自那以后李将军就没有再直接一起共事过,他们各自奔向了新的工作。
1960年,李德生将军从军事学校学成归来,返回部队后,他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总结出了一套教学办法,还推广到了全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李将军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着不错的能力。
在那之后,李将军一路前进,在这两个方面都成为瞩目的存在。
1973年的时候,他更是当选了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这一重要职位。
同时期的陈将军则当选了政治局委员,对此,李将军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他说,如果当年没有陈将军的提携,自己又怎么可能有机会获得如此多的成就。
然而,政治上没有人能一帆风顺,总有沉浮。
后来,李将军遭到了江青集团的排挤,不久他辞去了副主席还有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陈锡联将军则在1975到1980年间,管理国防和体育工作,担任副总理一职,政治地位有所上升。
但不论个人的政治生活如何,他们几十年的战友情从未发生过变化,坚定相信着对方。
李将军曾说,几十年来,他和陈锡联同志虽天各一方,时常聚散,但两人总会在放假的时候,给对方打个电话,问候对方。
如果离得近了,就打个招呼登门拜访,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就是他们这样了。
一直到晚年他们退休了,两位老战友见面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1995年8月25日,他们一同出席了纪念抗战50周年的座谈会,会上,他们还见了不少老战友。
在那之后,他们一起参与了许多活动,也在不少座谈会上,讲起以前战争年代的事情。
1999年5月8日,这一天,美国炸毁了我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
两位将军虽已退居二线,但仍关心着国内外的大小政治事件,对此他们义愤填膺,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讲话。
李将军说,美国无故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袭击,是可耻的。
中国不会害怕美国的袭击,因为中国有团结的人民群众,有一直前进的党,眼下应该加强国防,积极宣传爱国教育,要居安思危。
陈将军则强调说,要搞好经济和国防,只有手里有硬家伙,才能说得上话,国家和人民才能有安全感。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陈将军发表讲话一个月之后,当年6月10日,陈锡联将军在北京因病去世。
作为老战友,李德生将军心中悲痛不已。他强撑着自己的身体,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自己的老战友。
2000年12月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他的文章,在文中,他评价陈锡联将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李将军回忆了他与陈将军之间的战友情谊,还有他们一同经历的战争岁月。
他说,陈锡联同志的离去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件令人悲痛、惋惜的事。
他会永远记得这位老上级、老战友给予他的关怀与帮助,深切怀念与陈锡联同志一同战斗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