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生产业中,生猪产业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的猪产业不仅关乎着数百万农户的生计,也牵动着整个市场的脉搏。
然而,近年来,猪产业的兴衰呈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尖锐性。特别是在2023年,猪价一路磨底,让许多上市的猪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亏损泥潭中。根据近期各大猪企公布的数据显示,许多上市猪企的净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5月6日,上市猪企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均被“ST”。天邦食品3年内亏损数额超过80亿元,傲农生物3年内亏损数额更是远超公司上市以来盈利总和。步履维艰的上市猪企不只是这2家,综合20家上市猪企已发布的最新财报,截至2024年3月末,8家上市猪企负债超过百亿元,20家上市猪企负债超过4000亿元。猪企或正在遭遇“生死劫”。
对于猪产业中的周期性波动,人们常常引用“猪周期”这一概念来解释。然而,对于“猪周期”究竟是一种存在的现象,还是某些学者给出的一种“理论”性论点,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从表面上看,“猪周期”似乎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猪价的波动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然而,“学术界”和“从业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猪周期”只是一种经验总结,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他们指出,猪价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自然灾害等,难以简单地归纳为一个周期性的规律。
因此,对于“猪周期”的存在性,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认为它是一个被过度夸大的概念,而这个概念一直被“大猪企”拿来炒作,试图掩盖自身经营的问题,“只有在海水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而“海水”退潮之后,我们才发现沙滩上躺着的不是“猪”而是“资本”。
近年来,中国的生猪产业正经历着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其中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不断提升。数据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有望超过68%,这意味着“散户”对于整个生猪产业的影响已经消失。借用某些专家从“美国”获得的经验,当规模化达到70%左右时,所谓的“猪周期”影响基本上会消失。也就是说未来猪价主要由“大猪企”影响。
此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猪企纷纷加大了投资力度,导致资金链纷纷出现紧张,急需外部的“输血”以维持企业的发展。然而,这种“输血”并非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在成熟的行业中,健康的企业应该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外部的支持。
3月份有代表性的提案中表示:“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也就是说当前大猪企需要5年的缓冲期来保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显然是不对的,
当前,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同时也需要加快精工制造业的升级。相对而言,农业领域能够获得的支持相对有限。因此,我们生猪产业更应该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主规律,而不是过度依赖政府的支持。
所以在这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大猪企需要的并不是长期的“输血”,而是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的生猪产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8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