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珠宝首饰市场上,黄金和钻石都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两大品类,然而就在我们看到黄金价格急涨大跌,快速波动盘整的时候,钻石却悄无声息的大规模降价了,连出门旅游都能送钻石了?钻石还能有价值吗?
一、黄金狂飙后钻石大降近30%?
据前瞻网的统计,4月底,周大福等主流黄金品牌的金价飙升至718元/克,五一假期虽有所回调,仍处于高位。根据《2023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180亿元,同比增长26%。
不过,与黄金相比起来,钻石正在变得越来越无人问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钻石产品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同比下降约27%。钻石价格的暴降,除了大家买的少以外,更关键的还是价格更低的人工培育钻石抢占市场。
人工培育钻石,是由一台台六面顶压机制作,每台顶压机都是一个重达50吨的小型火山。在顶压机的作用下,石墨在5万个大气压,1200度到1500度的温度下转化而成人工培育钻石,转化周期一般是在1周到15天的时间。
今年年初,国内各地文旅局花式整活,其中,河南洛阳更是大手笔地给游客们赠送钻石,最大的足足有1克拉,一天内发了100颗。
据了解,全球80%的人造钻石都来自河南,尤其以商丘市柘城县最为集中。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900万克拉,仅商丘市柘城一县就生产了400万克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都”。
二、出门旅游都能送钻石了?钻石还有价值吗?
黄金与钻石作为两种不同的贵金属和宝石,长期以来一直是投资和奢侈品市场的热门选择。然而,近年来,这两种商品的市场表现出现了显著的分化,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而钻石价格则出现了显著下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黄金和钻石作为两种重要的珠宝材料,在市场上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它们都是奢侈品市场的代表,满足了人们对于高端消费品的追求;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有限,往往会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在短期内,珠宝消费的需求相对刚性,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短期价格波动而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当黄金消费需求大涨时,必然会带动其他品类如钻石的下降。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其次,黄金与钻石价格分化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稀缺性的本质区别。黄金作为一种自然元素,其开采难度、存储量有限以及在工业、装饰和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共同支撑了其长期的价值稳定性和增值潜力。黄金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了公认的避险资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黄金的“安全港”角色更加凸显。
反观钻石,虽然长期以来被赋予“恒久远”的象征意义,但其物理化学属性——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碳结晶,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人造钻石技术的成熟,其稀缺性神话逐渐被打破。人造钻石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几乎与天然钻石无异,但成本却大大降低。这不仅挑战了天然钻石的市场地位,也削弱了其作为稀缺资源的传统价值观念。
第三,钻石价格的高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戴比尔斯等钻石巨头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精心构建的营销体系。通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广告语,成功将钻石与爱情、承诺绑定在一起,人为塑造了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价值。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透明度大幅提升,消费者开始意识到钻石的真实成本与市场定价之间的巨大差距,对于钻石的价值有了更为理性的判断。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更注重个性化和性价比,对于传统品牌忠诚度较低,更倾向于接受新兴的人造钻石产品。这些人造钻石不仅在品质上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价格更为亲民,从而加速了钻石整体价值的重估过程。
第四,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商品的价格最终都将回归其内在价值。随着人造钻石技术的进步和普及,钻石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供应量增加,其价格自然随之下调。这一趋势符合市场规律,也是科技进步对传统行业的必然冲击。当一项商品不再是稀缺资源,或者其替代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似的效用时,其市场价格的下调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对于钻石而言,降价不仅反映了其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型的过程,也意味着钻石行业需要寻找新的价值定位和市场策略。例如,强调设计创新、文化寓意或是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区别于人造钻石,满足高端市场或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8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