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随着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有生力量,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部队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启长征,并向陕北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不过,当时的中央红军并非全部转移,而是预留了部分军队,负责在中央苏区一带进行军事活动,维持一定的根据地规模。
那么,这些没有参加长征,留守苏区的红军部队,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预留在苏区(包括中央苏区和其他南方根据地的红军部队)的红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中央苏区留守部队:下辖红军第24师,以及和中央、福建、江西、赣南和湘赣所属的五个军区下属独立团,合计大约在1.6万人。
福建军区:所部红军合计5千人
湘鄂赣军区:所部红军合计700余人
湘赣军区:所部红军合计约5000余人
闽浙赣军区:所部红军合计共1000余人
闽赣军区和闽北军分区:合计约5000人
同时,再加上一些不成规模的独立师,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和其他地方红军,巅峰时期还是有6万以上的兵力(然后还有一批伤兵)。
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后,因为国民党军疯狂围剿,陈毅便带领着留守部队200余人,转战于深山老林里打着游击战,和外界可以说是完全失联。
当时,陈毅为了调查外界情况,便派人前往附近县城收集情报,但是被派出去的人,被特务抓住而后叛变,甚至连陈毅元帅都差点被叛徒用计诈骗,好在被人搭救后,陈毅连忙撤到梅岭。
在梅岭,陈毅元帅更是写下了名作《梅岭三章》,而后过敌军在搜寻五天无果后,便下令烧山,好在雨水从天而降,让陈毅元帅得以从梅岭成功撤离。
1934年11月,中央苏区的所控制的县城和交通要道,也悉数被敌军夺取,中央苏区根据地可谓是岌岌可危。
同时,国民党军又以陈诚为指挥,投入20多个师,合计20余万人,再次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并且还组织和扶持地主武装,在苏区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妄图一举消灭中央苏区的红军留守部队。
但是,早期红军留守部队,本来就实力薄弱,武器供给和兵员数量严重不足(还将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等编为正规军和敌军作战)难以和国民党军展开阵地战、消耗战,当时红军24师尤为损失严重。
其实,陈毅此前一直劝项英将部队转入游击战模式,但是均被项英拒绝。其实,项英的出发点也很简单,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伪装成红军主力,牵制敌军的一部分机动兵力,进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实现安全转移。
直到遵义会议后,苏区中央分局便指示苏区留守部队,展开游击战斗,分散作战,加强群众联系,恢复革命根据地,各留守部队也都转入游击战争。
但是,此时的中央苏区和留守红军,处于敌军的包围之中,突围的红军部队和留守部队同样损失惨重,突围的留守部队到达闽西等根据地,和当地红军一同坚持对敌斗争。
但是,留在中央苏区,坚持对敌斗争的我军高级干部何叔衡、贺昌、万永诚等人,相继在对敌战斗中牺牲,而瞿秋白、刘伯坚在被敌军俘虏后,英勇不屈而就义。
从此,苏区中央分局也彻底和外界断了联系。
到1936年夏天时候,陈毅所在的苏区留守部队迎来艰难时刻,赣南一带大雪封山,导致本来后勤就薄弱的游击队,更是粮草断绝、御寒衣服、鞋子更是没有,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当时,红军为了不被敌军发现,根本不敢生火做饭,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只能吃野果、野菜,吃生笋,想要吃上一口米饭和食盐,更是困难重重,需要突破国民党军的经济和军事重重封锁,用柴火伪装才能送到山上的红军游击战驻扎地。
同时,当时各苏区留守部队之间,由于情报信息传达不及时,得以让叛徒和敌军的围剿都能得手,留守红军将士也是损失惨重。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以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展开第二次合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府迫于战争危机,便和我党达成相关合作协议,将留守苏区南方八省的游击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参与抗日战争。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留守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此,新四军名号便活跃在各大抗日战场。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却悍然挑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造血腥摩擦事件,9000余名北上抗日的新四军,被国民党军8万重兵伏击,叶挺率军血战整整7昼夜,除开本部2000余人分散突围生还,其他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直到1947年,新四军名号才被撤销,而后新四军原属部队,分别加入华东、中原和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改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