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挺巴反以”示威持续,
学生与学校矛盾激化,示威浪潮愈演愈烈;
白宫沉默,警方镇压,“美式民主”是否已死?
局势持续升级,映射美方何种问题?
止战声援响彻全美高校,拜登选情会否就此拉垮?
在美国,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者正在抗议拜登。目前,“挺巴反以”的热浪席卷了全美各大高校。《纽约时报》的统计显示,自4月18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清场行动以来,本轮学潮已蔓延至60多所高校,至少两千多人被捕。这场“挺巴反以”的学生运动,正在演变成为反拜登政府的运动。请注意,这些学生群体历来是民主党的大票仓。所以说,拜登的支持者正在抗议拜登。还有更可怕的事,美国媒体报道说,拜登的好几个巨额捐助者也间接资助了高校“挺巴反以”示威。
那么,全美高校“挺巴反以”的这把火是怎么点起来的呢?从表面上看,这场全美高校抗议活动今年4月才登上全球的头条新闻,然而事实上,高校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去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的第二天,美国高校校园里就已经开始了抗议活动。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在美国高校内点燃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浪潮,“反犹主义”一时之间成为焦点,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随即开始举行听证会,调查多所高校内的“反犹主义”运动。面对国会的质询,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被质疑未能积极处理反犹言论,纵容“反犹主义”,随后双双下台。面对来势汹汹的反犹调查,刚接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职不久的沙菲克似乎有些如坐针毡。
2023年7月1日,埃及裔的沙菲克正式就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职,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史上首名女性校长。2024年4月17日,沙菲克被点名出席听证会,她承诺将采取严厉行动应对校园反犹主义。而就在沙菲克全力以赴应对听证会的同时,却遭遇了尴尬的“后院起火”。在她出席听证会的当天,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发起了抗争,他们在巴特勒图书馆门前的一块草坪上安营扎寨,这里也被称为“加沙团结营地”。4月18日,沙菲克选择向纽约市警察局报警,随后身穿防暴装备的警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逮捕了超过100名学生。由此点燃了此轮“挺巴反以”的浪潮。美国警察冲进高校,对示威抗议的和平学生暴力相向,棍棒、防暴枪、电击枪、胡椒喷雾轮番伺候。这一幕震惊了全世界。纽约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法律副主任莫莉·比克伦对媒体表示:“如此迅速、激进地驱逐和平抗议的学生,非常罕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学生们的抗议活动扣上了“反犹太主义”的大帽子。美国大多数政客都无条件接过了内塔尼亚胡递过来的这根棍棒,也都纷纷拿“反犹太主义”做文章。但是,美国民主党籍的参议员伯尼·桑德斯不吃这一套。他发表视频声明,向内塔尼亚胡喊话说:“内塔尼亚胡先生,请不要试图分散我们对你们极端主义和种族主义政府不道德和非法战争政策的注意力,从而侮辱美国人的智商。”桑德斯说,谴责以色列政府不是“反犹太主义”。不过,在美国政坛,衮衮诸公,只有桑德斯一个人敢于这么说。桑德斯,他这是一个人在战斗。
4月23日,根据加沙地带民防部门官员透露,在以色列军队撤离加沙后,他们从加沙三座医院的乱葬坑中挖出数百具尸体,其中包括大量儿童,在部分尸体上发现酷刑的痕迹,并指控以色列军队犯下反人类罪,对此巴勒斯坦、联合国和欧盟都呼吁进行独立调查。然而美国却表示,不支持对这些人的死因进行独立调查。
在全美高校掀起反战浪潮之际,拜登政府再给冲突添火。4月2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79票赞成、1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包括对乌克兰、以色列等地区提供援助的一揽子法案。但参议院的一锤定音,定下的似乎只是美国国会的声音,却并非美国全体国民的声音。就在高校示威尚未平息之时,美国社会层面的抗议渐起。
但面对民众的愤怒,拜登政府似乎充耳不闻。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媒体问及抗议情况时,宣称这些示威活动是美国“民主的标志”,引发不少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质问,美国警方的暴力打压行为为何与民主相悖?美国《华盛顿邮报》就指出,此次抗议活动如火如荼,根源在于美国内部,在于摧毁美国社会架构的老派美国人自己,无法再甩锅给俄罗斯或中国公司的短视频平台。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刊载评论文章认为,这场示威活动已经造成了美国民主党的内部对立,或将影响11月的总统大选结果。
特朗普和拜登之间的选战早就已经打响。现在的形势有利于特朗普,而不利于拜登。其实众所周知,在偏袒以色列方面,特朗普比拜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共和党比民主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在于,拜登的不利之处是他所处的“地形地势”不好,他在台上。在台上的那一方,必须对眼前的一切混乱承担责任。特朗普只消说一句话就可以占尽便宜:“我说过了吧,拜登不行,换我就行。”美国选民历来都只会把眼前的、当下的一切混乱归咎于当时在台上执政的那个人。现在,在台上执政的那个人是拜登,拜登就难辞其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近发表评论说,“以色列是美国的战略包袱”。很明显这是为拜登政府解围的论调。美国选民把所有混乱归咎于拜登政府,而《外交政策》杂志就帮着拜登政府甩锅给以色列。
美国在全球维持霸权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各地区扶持代理人,然后,以这个代理人盟友的身份干涉地区事务。以色列就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最重要的代理人。所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所谓“以色列是美国的战略包袱”绝对是个伪命题。以色列绝不是美国的“战略包袱”,而是美国的“战略财富”。如果失去了以色列,美国在中东就失去了支点。至于拜登政府和内塔尼亚胡政府之间的各种分歧,其实就是一家人内部的分歧。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军援以色列,没有停过。以色列就是吃定了美国不会抛弃它,反而是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它。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扬言,无论如何,他们都要攻打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美国表面上反对以色列攻打拉法,但实际上、在暗地里,美国一直在支持以军的行动。前段时间,美国的说法还是,以色列不要攻打拉法。现在,美国的说法改了,是呼吁巴勒斯坦人撤出拉法。简单来说,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是在唱双簧。
而今,拜登的头等大事是什么呢?当然是选举,是竞选连任。美国政客,选举就是一切!拜登总统,连任就是一切!可是,目前席卷全美各大高校的这场危机,可能成为压垮拜登选情的一根稻草。我们在前面说过,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偏袒以色列,特朗普比拜登更偏袒以色列。那么,美国的那些挺巴反以的选民怎么可能投票给特朗普呢?对,他们当然不会投票给特朗普。但是,他们可能选择不去投票。那就会要了拜登的命。拜登最担心的正是这一点。不难想见,拜登的竞选团队,看着席卷全美的美国高校挺巴反以的示威浪潮之下,拜登流失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选民,应该是忧心如焚的。
这真是,校园抗议似火烧,拜登选情半枯焦。
2024年5月12日 晚19:15
《大新闻大历史》为您讲述
“挺巴反以”美国高校之乱
制片人:王莹
编导:吴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