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半个世纪揭秘底层华人移民现状: 在古巴, 有华人血统是荣幸的

陋室文史2024-05-11 17:47:51  116

1908年6月,一艘名为“笠户丸”的客轮从神户港起航,远涉重洋到达了巴西的桑特斯港,船上的781名日本青壮年,他们是第一批有明确记载的日本移民。

这一批日本移民绝大多数是契约农工,是根据1907年日巴共同签署的《移民条约》输送给巴西的劳动力,主要在巴西的咖啡种植园里工作,他们也为后续源源不断的赴巴日本移民打开了窗口。

日本政府本来就一直倡导国民到海外“开疆拓土”,有了这些移民劳工做先锋,日本政府进一步运用国家力量组织多次大规模移民,这些日本移民到底巴西后,四处宣扬日本文化和军国主义

随着日裔居民以非正常的速度增多,日本人在民间社区甚至政界逐渐掌握部分话语权,顿时引起巴西政府的高度警惕,巴西人也开始抵制日本移民计划,针对日本移民的袭击事件频发。

赴古巴谋生,遭殖民压迫

巴以冲突让巴西人彻底觉醒,深怕巴勒斯坦的不幸会在巴西重演,归根结底还是日本与以色列异曲同工的贪婪与残忍所致。

相较于日本,一百多年前进入古巴的华人劳工,就令人肃然可敬得多。

当时的古巴正处于繁荣的殖民地时期,在外部市场的刺激下衍生出大量甘蔗种植园。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但奴隶制废除后,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再无法保证。

在古巴发展委员会和英国苏卢埃塔公司的牵头之下,古巴将目光投向华工,他们第一次正式引进华工是在1847年。206名华工搭乘西班牙“奥克多”号,从厦门来到哈瓦那港。

据资料统计,在1847年至1874年间共有143040名中国人登上开往巴西的船只,这些契约华工主要是广东、福建人居多,但平安到达的只有126008人。

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甘蔗园工作的华工,实际待遇比黑奴还要差,他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

每天都在皮鞭和棍棒的威吓之下工作14小时以上,导致许多华工没熬到8年合同期满就活活送了命。

幸运熬到合同期满的华工,要么被西班牙殖民者驱逐,要么就是续约干到累死为止。西班牙殖民者肆无忌惮的压迫,激起了全体华工的强烈愤慨。

1868年古巴爆发独立战争,长期受到西班牙殖民者剥削的大批华工义无反顾地加入战斗,很快就成为起义军里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向来勤劳也不怕吃苦,更不爱惹事生非,只想埋头过好自己的日子,可一旦压迫过甚,忍无可忍所爆发出来的战斗意志,足以摧枯拉朽。

舍身战斗,收获尊重

有一次,殖民者派出2000兵力进攻一支仅有500人的义军。

在这场兵力悬殊的战斗里,殿后的两个班华人战士耗光子弹后,无畏无惧地与敌人近身肉搏,而华人战士依靠的武器仅剩枪托和牙齿。

华人战士的英勇是刻在骨子里的,就像美国老兵尼莫回忆朝鲜战场时,就说志愿军并不怕死。

美国大兵上战场想的是怎么保命,志愿军却个个都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令美国兵十分害怕。

古巴长达30年的解放战争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曾经参加起义军,但古巴独立政府颁布法令,让华人战士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只有44人前来登记,其余人选择了自力更生。

功成便身退,可一旦危难当前,华人亦不吝于挺身而出。

20世纪50年代,古巴再次爆发革命,大量华侨华人投身其中,崔广昌、蔡国强、邵黄三位华裔将军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古巴的开国元勋贡萨洛·德克萨达将军就夸赞过:“没有一个华人是叛徒,没有一个华人是逃兵。”

这句话也被刻在华侨参战纪念碑上,屹立于古巴首都哈瓦那中心广场上。

德克萨达将军的话在古巴广为传颂,华人参加古巴独立战争,让整个华裔群体在古巴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这也是很多古巴华裔二代、三代以拥有华人血统为荣的主要原因。

受中华文化滋养,以华人血统为荣

出身于香港中下阶层的摄影大师刘博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海外华人,至今已有50多年。

他总共去过全球40个国家,用镜头记录下海外华人的生存故事,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华人。

刘博智见过旧金山华人夫妻,蜗居在狭小昏暗的房间里艰难度日,也看过条件稍好的华人,在抢劫频发的宾夕法尼亚如何战战兢兢。

很多华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回国,只能通过摆关公像、挂黄历年画来怀念祖国。

在与各国底层华人接触的过程中,最令刘博智印象深刻的,就是古巴华人。

如今的古巴,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华人十分少见,但与华人存在紧密关系的古巴人倒是不少。他们可能是当年那些契约华工的养子养女,也可能是华工与当地女子结婚所生育的后代。

当年出国做苦力的99%都是男性,契约到期后选择留在古巴定居的他们,会与当地印第安原住民或黑人、白人女性结婚,生育华裔二代甚至三代。

刘博智前后一共去过古巴5次,最初遇到古巴女子何秋兰。

何秋兰是纯种的古巴白人,但在养父方标的言传身教之下,从小爱上粤剧的她15岁就成为戏班花旦。

方标是广东台山人,耳濡目染的何秋兰不仅跟着吃苦瓜豆豉炒排骨,当归汤等台山特色汤菜,举止也和广东女人十分相近。

尽管完全没有华人血统,但何秋兰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华人。

在中华文化滋养中长大的何秋兰,超越亲缘血统,认定自己的华人身份,并不遗余力地传承汉字、粤语、粤剧等中华文化精髓

而真正拥有部分血统的古巴华裔,对中国更是情感深厚。

刘博智在自述里说,古巴华裔对自己的祖先是怀着深切思念的,一旦谈及就会忍不住地眼眶泛红,如此热烈的感情是他在访问其他人时从未见过的。

在古巴拥有华裔血统的人不仅不会遭到歧视,而且备受尊敬,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1989年,古巴总司令卡斯特罗特意调拨专项资金扩建华人街,可见其重视程度。

华人带给古巴的还有令人惊叹的中医,以至于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这个人病入膏肓了,连中国医生都医不好”。

如此种种,古巴华裔怎能不将拥有华人血统,视为一种荣幸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645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