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永辉发布了24Q1财报,一季度营收216.65亿,同比缩小8.98%,这已经是永辉连续6个季度营收下滑,也是永辉亏损的第三个年头。细看永辉的财报,全国所有地区都出现了营收下滑,除西南和华北营收下滑5个点左右,其他地区全部下滑超过8%。
永辉是全国生鲜超市第一股,彼时的永辉,市值千亿,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但15年之后,各种零售方式百花齐放,后来又遇到了口罩,使得后来永辉一路下跌。股价从最开始的37块跌到了如今的2块。
同为传统商超的胖东来,仅在河南的两个地级市许昌和新乡的13家店,23年营收过百亿,利润1.4个亿,超越永辉、大润发、家家悦等一众知名商超。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永辉又能不能复制胖东来的成功呢?
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来说,永辉想要复制胖东来的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胖东来总共13家店,而永辉超过1000家店,永辉的模式是要在能赚钱的地方开店,不赚钱的地方闭店,追求的是效率,这是符合资本市场的逻辑的,但胖东来的模式是经营,把生意不好的店做好。这是二者在商业模式上的区别。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胖东来的“逆商业”模式,在已上市的永辉身上,是没有办法复刻的,比如胖东来的店长薪酬是5万,处长是2.5万,一线员工 月均工资为5500元,这其中还包含了最基本的保洁、收银等。这样的薪资水平,相当于目前的永辉要员工成本要翻3到4倍,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员工还有每年一个月带薪年假,每周工作时间40个小时左右,在传统的商超中零售业全年无休是行业共识,就这样的逆商业的模式,别说是上市公司,就算是一般的小老板估计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管理模式。于东来也是经常说,要把所有的利润先拿给员工,这样的方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可接受的。
胖东来的成功,有有效的管理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坚持,但最重要的还是偶然因素。
23年,胖东来的营收有75%是来自外地游客,这些外地游客大多是因为网络流量而来。甚至来河南的游客,有一部分是专门为了去胖东来购物而来。这就类似当年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胖东来已然做成了一种新鲜的旅游形式。原因就是胖东来是线下购物这个品类里面的流量爆点。
如今人人都想成为胖东来,车企老板们在雷军的带领下都搞起了直播。雷军、余大嘴这些人是懂流量的,是尝到了甜头的。你看,因为胖东来去帮扶永辉的两家店,永辉市值上涨22亿,这就是流量带来的赚钱效应。
因此,胖东来可能救得了永辉的一家店,但救不了永辉。
目前永辉的第一大股东为牛奶有限公司。目前持有的股份已经超过了21%,已经超过了张氏兄弟。而这个牛奶有限公司,隶属于香港怡和集团,是一家英国公司,怡和集团在香港是比肩四大家族的存在,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永辉只是一步需要的一颗棋子罢了。
以上仅作为个人分析上市公司使用,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