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毛泽东心中的五虎上将?

最先锋2024-05-10 19:11:45  63

“五虎上将”的出处,主要发自于蜀汉时刘备所确认的关、张、赵、马、黄。联系这一史实,我们可以较为线条化地勾勒出关于五虎上将的有关标准。

首先应该是武功标准。在整个三国,关张赵马黄的武功都是一流的。现代战场不再讲究微观上的马步功夫,但仍然通过参与和指挥作战、打硬仗打恶仗、斩杀名将及名军、创建名军等方面来体现其卓越“武功”。

其次应该是战功标准。经常打败仗的将军肯定不能被列入五虎上将。相对于其他人更多的战功和战绩应该是跻身五虎上将的重要指标。

再次应该是作用标准。是不是经常受到重用、有没有独立担当一个方面作战的能力、可不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体现出自己在特定地区的主角地位,这是从作用的角度来评五虎上将的标准。

第四应该是资历或履历标准。资历和履历是一种长时间、多阶段、不同场景下战功与战绩的体现。所谓身经百战、百炼成钢者,此之谓也。

第五应该是文才武略标准。五虎上将不应该只会逞匹夫之勇的粗豪将军,而应该是能文能武且颇具洞察力熟谙战争规律的智者。

从这样的标准出发,我认为毛泽东属下的五虎大将将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陈赓。

为什么是彭德怀?

彭和林一直是毛泽东军事上的两员大将,一个敢打硬仗,一个善打巧仗,都可以达到极至的状态:一场战斗,如果林彪都说可以打,必胜;如果彭德怀都说不能打,必败。

在中央苏区,彭林也是毛泽东手下的两大王牌军的首脑:林彪主持的一军团是朱毛红军的嫡系班底,曾经在漳州战役大显神威;彭德怀的三军团曾经创下攻下长沙的伟绩。

长征中,一三军团也是中央红军的绝对主力。而且,这两支军队身经百战,从长征开始时的各二万人左右,经过一次次地减员和整编、征兵,到达陕北时,两军合计都已经不够八千人。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出任八路军(后改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日战争共产党军队所打的最大规模的战役百团大战就是由彭德怀亲自指挥。

解放战争中,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彭德怀又亲自率领西北野战军以三万弱旅,采取蘑菇战术和聚歼战法,生生地把胡宗南的二十三万人拖住甚至击败。在五大战场即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中原战场上,西北作为国民党军的重点攻击地带,敌人不但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大大地受损。

彭将军即俘即补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将胡匪驱逐出境并一路追击到大西南并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歼灭之、对西北的马匪则穷追猛打报了当年西路军的一箭之仇。

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壮烈所为,让大局未定的共和国军队在第一军事强国面前扬威。

无论是能力、资历还是战绩,彭都无愧为五虎上将。

为什么是林彪?

林彪打的仗的总数也许不如彭德怀多,这是因为他擅长打精致的、有把握的、有效率和效果的名仗。

且不说年轻的林连长曾经创造过一个连击溃一个师的光彩战绩,也不说一军团和一方面军的累累战功,只说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战和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上的辽沈战役,其震撼程度就是钻石级的。

平型关大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经典亮相,八路军一战成名。林彪几乎只打了这一仗久去苏联疗养,回国后继续他在抗日战争前的抗大校长角色。解放战争中再次作为奇兵使用,为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第一块解放区。使用林彪于这个方向的重用程度,可以从同时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二十多位中央委员的巨大重要性反射而出。

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五大名牌中的两个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就是在林彪继锦州战役之后的围歼廖耀厢混战中一举击杀的。

这之后,林彪的四野作为毛泽东手中的生力军下华北、战华中、进中南、渡海南一路凯歌,可以说是纵横天下。

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所遇的国民党名将也很多,比如陈诚、杜聿明、卫立煌、陈明仁、白崇禧等,无非一时之俊杰也。能与这些人交手甚至战友而胜之,非五虎上将不能为也。

为什么是刘伯承?

刘伯承的综合秉赋之高,时常被人赞为当代中国难得之军事家。他在长征中、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的中原战场上所建树的巨大功勋,以及这期间他在战术战略上的精细心得,都让他高出同仁们许多。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打过许多颇有教科书价值的名仗。比如阳明堡、长生口、七亘村、响堂铺等战斗,无不具有相当的可挖掘潜力。

在解放战争中,是刘伯承的部队第一次从分散状态中集合为能征善战的兵团组合,并在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中,给了国民党军队上了精彩的一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是一般人所不能打或打不好的难仗。千里跃进而不要后方的偏师作战,无一不是败多胜少的恶仗。红军的长征、抗日战争后期的三五九旅远征、中原突围,无不是在“保存就是胜利”的旗帜下伤痕累累的壮烈远征。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更大的一个手笔即粟裕率领叶王陶千里蛙跳闽浙赣,就因其前景的不可预期而在粟的坚持和毛泽东的让步下未能成行。从这个意义上,刘邓的南下大别山,其意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

即使只从军事上讲,这一行动也使得战火因烧到国统区、经济和军事压力投向国民党方面、部队逐步积累起在中原的战略优势而使得后来的中原逐鹿和淮海大战因为建立了较巩固的中原根据地和游击区而受益非浅。

二野的前身是一二九师,而一二九师的前身则是第四方面军经四川之败和黄河之败的“残部”。能够把这样一支并非主力的部队打造成一支名军,刘帅之功也。以一位军事家统驭下的名师而建立起卓越战绩,刘伯承不愧一代军神也。

为什么是粟裕?

粟裕不能成为元帅也许和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未能成为方面军首脑有关。在第七军团和第十一军团都做过参谋长的他,最终因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失败和方志敏的牺牲而未能建立更大更有震撼力的功绩。加上未能参加长征上而失去了许多指挥大部队建立大功业的机会。而从解放战争的历史来看,指挥大兵团作战是粟裕的强项。

抗日战争中,粟裕已经开始出露头角。韦岗之战虽然只消灭日寇五辆军车二十多个鬼子但毕竟是新四军北上支队的处女战非同寻常。后来的黄桥之战和车桥之战,粟将军已显出不凡气概。

苏中“七战七捷”是粟大将坚持内线作战的杰作。还在第七仗未打之时,毛泽东的贺苏中七战七捷的电报就发将了过来,这逼着粟将军凑足这个吉利的数字。

策划淮海总对决胜而不是再出奇兵挺进闽浙赣又是粟裕的主意。为此他还专程去面见了毛泽东。以相当数量的华中部队补充中原野战军后,陈毅司令员为协调二大野战军的合力作战兼任了中原野战军的副司令员,粟大将就以代司令员的身份独立领导华东野战军。

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粟以极大的胃口吃掉了国民党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重兵集团,尤其是黄维所率领的以王牌十一师为骨干的十二兵团。连同此前在山东战场上消灭的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和后来的邱清泉第五军,五大名牌在粟大将的参与下搞定了其中的三个,威名赫赫。

为什么是陈赓?

以上的四位战功卓著,进入五虎上将序列一般不会有多少争议。有争议的这第五位。我之所以认为是陈赓,原因如下:

(1)陈赓的资历深。黄埔一期出身的他,在东征之役中救过蒋介石的命,并得到过相当的重用。从事地下工作(在上海党中央特科)和军人生活时,两度被黄埔旧人钱大钧和蒋介石捉而后放,颇有传奇色彩。与鲁迅和宋庆龄的交往,也让他凭添几分儒将之气。

在南昌起义中任过营长,在鄂豫皖根据地任过团长和师长,在中央苏区任过彭杨学校校长。

(2)陈赓的皇威重。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土城之战,干部团打出了赫赫神威,毛泽东由衷叹道:“陈赓能当军长!”这样的认知,也为以后在解放战争中将陈赓兵团视为中央直属兵团奠定了一定基础。

(3)陈赓的战功强。抗日战争中,陈赓大将的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给日本人以重大杀伤,并因此而让他所率领的三八六旅成为日本人都认可的劲旅。香城固一战,日本人的坦克破天荒地写上了“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在电视剧《亮剑》,我们也看到到那样的场面。

这样的标语,至少清楚地说明,在抗日战争中,三八六旅可没有闲着而是让日本人必欲灭之而后快。

(4)陈赓的作用大。无论是在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机动使用由太岳纵队组成的陈赓四纵队作为中央直属纵队,还是在实施“三军动出两翼牵制”战法对陈谢兵团(含四纵、九纵和三十八军)的战略运用,或是对大西南用兵时的奇兵四兵团,陈赓的部队一直是作为一个方面军来使用的。这样的殊荣,纵是诸多元帅如叶剑英、徐向前等都未能享受过。

(5)陈赓的余威响。解放后的陈赓,曾经任过援越抗法战场上的顾问、任过志愿军代司令员、任过国防部副部长。建国后仍然有这样的阅历,不可谓不受重用也。

毛泽东自己的判断

毛泽东自己似乎没有过闲情逸致来品评自己的五虎上将。但他在特定时期的一些用人决策,却很能说明他对各大将帅的宠爱程度。

从毛泽东在准备入朝作战选择挂帅时的考虑来看,彭、林、粟已经成为毛泽东心中的五虎上将是勿庸置疑的。

对刘伯承,毛泽东很早就有过较高期望。比如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为避免朱毛在军中目标太大而建设二人离开部队到中央时,毛泽东就曾经主张由刘伯承和恽代英来代替朱毛二人。

陈赓的四纵队在一九四六年被确定为中央直属兵团,陕北转战时毛泽东还曾经多次准备将其调入陕北参加对胡宗南的逐鹿,后来又将其做为奇兵使用在敌人力量较为空虚的豫陕战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泽东对陈赓的喜爱和相信。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7458.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