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源自电影《热辣滚烫》
“消费者‘不给力’,拳馆难独活。”
《热辣滚烫》已经不怎么“烫”了。
一个月前,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从大众点评、ClassPass以及各种线下健身场馆,到饿了么、美团外卖以及各种轻食餐厅,借势推广相关的拳击课程,或是减肥、轻食相关的内容。
如今,大多数关于《热辣滚烫》的营销内容已经“偃旗息鼓”,而消费者的热情,似乎也在渐渐消退。
虽然热度过去了,但拳击生意仍要继续做下去,现在这些拳馆都如何了呢?
行业仍是“草台班子”
随着张喜燕、邹市明、张伟丽等选手数度在国际赛事上闯出佳绩,大约是在2016年前后,拳击就“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几乎所有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的“标配”。
但是,这项运动在整个健身行业里,属于“普及了,但又好像没那么普及”的神奇状态。
此处贴一个区别的科普图,图源抖音
实际上,拳击确实算得上一项“奇葩”的运动项目,因为其职业联赛自成体系,哪怕是奥运会上的拳击项目,也只称得上是“业余赛事”。只不过,这些赛事离普罗大众太远,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之所以拳击项目会在消费市场变得有些尴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对于如今在一二线城市遍地开花的健身房、私教工作室以及专业康复馆、拉伸馆,拳击的受众明显小得多,但碍于其国民级别的知名度,成为了各家健身房不得不设立的一门课程。
“负责任一些的”拳击课教练,会去参加几场业余赛事,为自己“镀一层金”,但这些教练大多也是因为自己确实喜欢拳击项目。
专业拳馆难成规模
撇开速成教练,在拳击行业,鉴于教学中需要进行实战训练等因素,无形中抬高了专业教练的薪资水平。
业内专业媒体《精练GymSquare》在分析搏击行业的文章中写到,大部分专业搏击馆的当家搏击教练大都自带竞技头衔,管理、约束他们更是一项庞大的隐形成本,薪资成本甚至可与房租成本齐平。
不过,阿祖也表示,大多数来学拳的人,只是把拳击当成了一个可以快速大量消耗卡路里的有氧运动,并没有很认真地学习技巧,或是准备把拳击运用到生活中:“大部分人学一阵就又被别的运动项目吸引了,过一阵想起来了,又来重新学……永远都停留在最基础的课程内容上。”
也难怪学员喜新厌旧,拳击和许多专业的运动项目一样,如果要进阶,就离不开枯燥、乏味、反复的刻意练习,还需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参与更多的实战。而如今的消费者是最怕枯燥乏味的,自然也无法在其中品味出深层的兴味,他们只想要更多新鲜的刺激——在这方面,他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消费者“不给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生意的角度来考量,专业拳馆目前的商业模式确实也较为单一。
其一,是售卖5~10人的小团课。不少拳馆推出了团课年卡模式,这和威尔仕等大型健身房的团课模式相同——买了年卡,然后预约上课。本质上,是一种“寅吃卯粮”的营收模式。
其二,是由专业教练进行1对1教学,收费往往在600~1500元/节课,学员可以学到更加进阶的格斗技巧,只不过,价格不菲,鲜少有人买单。
据阿祖了解,不少拳馆会通过“隐形菜单”来维持收益:“你如果要求泰拳教练教你散打、巴西柔术,他们也可以教你几招,或者带你做专业的体能训练,像私教一样。”
“便宜不好使”的速成教练,“价贵少销路”的专业教练,无论聘请的是哪一类,专业拳馆都很难形成规模连锁,甚至长久经营都成问题。
据《精练GymSquare》统计,目前京沪两地可称得上“具备规模”的专业搏击馆可能加起来不超过3家,而对于没有资本参与支持的中小型搏击馆来说,如果要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取得平衡,3~4家门店往往是场馆能承受的最大体量。
例如,上海规模最大的泰拳馆“飞奕泰格”,曾一度开出13家门店,2021年的总学员数近2万名,拥有60名泰国裔教练。但2023年底,飞奕泰格宣布,将现有门店缩减为6家直营店和3家加盟店。如今,在大众点评上搜索飞奕泰格,早已往事如烟—— 一家店都不剩了。
图源精练GymSquare
飞奕泰格相关负责人曾在2021年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表示,拳馆的主要受众群体是白领女性。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上海另一家较为出名的拳击馆——这家名为普琳女子拳击俱乐部(Princess Boxing)的专业女性拳馆,只对女性开放,教练也是全员女性。目前该拳馆在上海开了两家店,运营状况尚且良好。从其过往的媒体采访,以及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的笔记来看,由于该拳馆在女性社群的影响力,用户黏性相对较强。
除了面向特有消费人群,也有一些结合其他业态的拳馆出现。例如,上海的“素可泰”泰拳馆,将泰拳教学与餐饮相结合,拳馆旁边开泰餐餐厅。这算得上是一种独特的“解题思路”——用更高利润的餐饮业务去“补贴”拳击生意。
或许,离了餐馆,拳馆就真的开不下去。
拳馆之外的更多选择
其实,如果只是想挥洒汗水,除了去拳馆、健身房,消费者还有更多选择——特别是在科技的加持下。
在国内以《健身环大冒险》出名的游戏主机Switch,就有一款独占游戏《有氧拳击》,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二代,可见其深受宅男宅女们的喜爱。最近,其开发商更是宣布即将发售初音未来版本的新一代游戏。
此外,AI的风也吹向了拳击。去年10月底,《时代》周刊评选“2023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其中,一款名为“Bhout”的AI拳击沙袋榜上有名。《时代》周刊称,这是史上第一个配备人工智能、各种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3D摄像头的拳击沙袋。它可以测量每次击打的准确性、力量、速度和技术,且整个测量能够在250毫秒内完成。
去年11月,“Bhout”宣布获得1000万欧元(约合7802万元人民币)的种子轮投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智能拳击设备也能在中国普及。
不过,拳击终究还是一项讲究互动和实战的运动,要真正体验其中的乐趣,仍然需要站在拳击台上,套上拳击手套,把精气神握在自己的手心里,打出一套拳拳到肉的组合拳。
而拳击相关的生意,必然同所有运动细分赛道的发展一样,经历初期的野蛮发展,热爱且坚守的人会不断深耕,政策规范也会不断完善……最终,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真实的《热辣滚烫》,仍然会不断上演。
参考资料:
1.《电影票变健身券,〈热辣滚烫〉引发全民拳击热潮?先别着急跟风,有教练速成上岗》,每经影视
2.《搏击课火了,但搏击馆生意没有》,精练GymSquare
3.《探访上海第一家女子拳击馆》,一条
今日话题:想要健身时,你会选择哪些运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