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股民, 等待中国前首富归来

市界噗柔说2024-05-08 14:00:05  125

01、国内市场被一步步蚕食

存量厮杀的戏码,正在工程机械行业上演。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共销售挖掘机19.5万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9万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万台,同比下降4.04%。

作为中国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领域的头部企业,三一重工在国内市场遇到了挑战。

过去一年,三一重工增利不增收。4月29日出炉的年报显示:2023年,三一重工归母净利润45.27亿元,同比增长5.53%;但营收732.22亿元,同比下降8.51%,这是其连续第二年营收缩水。

对于增利不增收的情形,三一重工解释,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筑底阶段,但下滑幅度明显收窄;并且,在海外基建及矿业投资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工程机械出口业务维持增长。

“海外的净利润要比国内高很多。比如在中国卖100万元的挖掘机,在东南亚能卖到130万元左右,在北美能卖到170万元、180万元甚至200万元。”资深工程机械行业人士宋枫向「市界」解释道。

从国内来看,三一重工营收达282.64亿元,同比大降超30%;而国外营收,则达432.57亿元,同比增加18.28%。

这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起伏,深刻改变着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

在三一重工某代理公司工作的赵强,和「市界」聊起自己受到表彰的那一年。那时候,三一重工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2019年三一集团“三一节”表彰大会上,赵强因在2018年业绩突出,站在了领奖台上。他所在的代理公司,在当年卖了很多搅拌车。

不仅如此,2018年那一年,三一重工挖掘机销售连续第八年,在国内市场上蝉联销量冠军,净利润更是暴增192%,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年,在国内市场上,三一重工销售额占总营收的73%左右;而在国际市场上,三一重工销售收入为136.27 亿元,当年占比总营收仅为24%。

而到了2023年,根据年报显示,三一重工海外收入占比飙升到了58.4%。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三一重工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国内外业绩占比就来了个惊天大逆转?

其实,从2018年下半年,三一重工加快了海外市场扩张的步伐。尤其从2022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萎缩,出海成为这些企业主流动作下,三一重工更是在全球加码业务范围。

但要知道,在工程机械行业第三轮周期中,也就是2016年-2021年,三一重工在国内价格战中刚刚脱颖而出。这就相当于“三一在没有彻底稳住国内这个大本营的前提下,就大举进军全球。”宋枫告诉「市界」。

三一重工在国内的分身乏术,让其他机械巨头抓住了机会。曾被三一重工打败的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凭借独一无二的国资背景优势,以及强大的产品实力,一步步蚕食着国内市场这个大本营。

以三一重工的主营业务挖掘机市场为例,据公开数据统计,2020年,三一挖掘机国内市占率为28%左右,2021年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30%。2022年国内挖掘机市场中,三一、徐工、柳工为国产三甲,分别为22.2%、9.9%、5.8%。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显示,到了2023年,三一重工虽然仍稳坐国内挖掘机第一的宝座,但其市占率已经下滑至23.1%。徐工集团的市占率,则上升至11.5%。除了国内机械巨头的穷追猛赶,美国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也从2020年10%的市场份额,跃升到2023的13.0%。

在各路人马的围追堵截下,“2023年的三一重工,在国内市场已是‘火烧连营’了。”在宋枫看来,尽管过去一年,三一重工海外市场业绩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个工程机械老大哥并不能就此高枕无忧。

毕竟,三一重工之所以在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是凭借极致的性价比这一优势。“三一和卡特彼勒的挖掘机,同型号,价格相差较大。有的型号,甚至买一台卡特彼勒挖掘机,几乎可以买两台三一的挖掘机。”一名拥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挖掘机司机告诉「市界」,这也导致卡特彼勒需要工作9000小时才能回本,而三一的挖掘机6000小时就可以回本。

但如果以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来看,“三一挖掘机不如卡特彼勒扛造。”上述挖掘机司机坦言。

不仅如此,随着煤炭价格回落等原因,百吨以下的矿山挖掘机全球需求也在下滑,“在超大型矿山机械市场,三一因竞争力较弱很难切入,就别谈矿业解决方案了。”宋枫告诉「市界」,这两年如果三一重工不进步,不突破现有格局,以后将更难受。

02、寒意传到了从业人员

行业不景气,国内业务遭遇瓶颈,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三一和代理公司的员工。

三一重工母公司三一集团的前员工张旭向「市界」描述了自己的离职情况:“三一员工的绩效,分为ABCDE五个等级。绩效D和E的都有可能走人。给到的赔偿款,包含了奖金和绩效,以及未卖出的股份。”拿着大概三个月的赔偿款,张旭在去年12月底离开了。

一名接近三一重工的人士则告诉「市界」,公司有些部门的一些产品,在出现年年亏损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个别人员进行优化。

也有部分原因是三一在实行了更高效的制造流程和管理制度后,人员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比如三一集团灯塔工厂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车间的工人可能会有优化。所谓“灯塔工厂”,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运用先进的工业4.0技术和理念,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再加上,“一些车间操作工人,通常在旺季招过来的。到淡季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上述人士向「市界」补充道。

针对去年底到今年4月这波调整,另一名三一前员工告诉「市界」,“这应该是公司正常的人员迭代。”

虽然近期一些员工离开了三一,但据三一重工的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2023年的员工数量分别为23695、26374、25930人,仍处于近十年员工人数的高位区间。

经济有周期,行业有淡旺。但工程机械行业这两年来却是淡多旺少,行业的景气度在下降。作为行业老大,三一重工自然首当其冲。

汪清是三一重工北京某代理公司的员工,他也感受到了行业传来的寒意。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公司,早年间属于三一重工的北京公司,后来改制为独立的法人代表,三一重工现占有一小部分股权,它类似于汽车4S店,是三一重工在北京的独立代理商。

业绩额是三一重工对代理考核的重要指标。干了十多年的汪清,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促使他离开老东家的原因,是他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的变化。

在公司,一线员工都是凭业绩说话。但汪清发现,领导开始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开会,经常开到半夜。领导特别能讲,一开会一个人能讲几个小时。”汪清无奈地告诉「市界」,业绩没完成的还要述职。

代理商们对业绩完成情况压力很大,“三一对代理商的要求就是要销售额。尽管有人因为完成业绩,获得几十万元的奖励,但在现在这种行情下,更多人因完不成销售额被罚款。有的甚至被罚款上万元。”对此汪清啧有烦言。

03、“真希望梁稳根再次出山”

这样的挑战,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也不是没有面对过。

早年间,从贩羊、营销白酒、生产玻璃纤维,梁稳根都没有成功过。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直到1989年从特种焊接材料上,赚到了第一桶金1000万元。

梁稳根在1991年,将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两年后,梁稳根转型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集团在1994年成立的三一重工,在登陆A股市场八年后,成为一个超级“造富工厂”。

这座造富工厂,不仅在2011年将梁稳根送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还让数以千计的三一员工,拥有百万元、千万元的资产。9名董事会成员,资产甚至均超过亿元。

多年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除梁稳根外,还可看到三一高管唐修国、向文波、袁金华、毛中吾等人,一起成为中国的“超级富豪”。更令外界感到震惊的是,梁稳根只用了八年的时间,就让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排名,做到了中国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六。

哪怕这个工程机械老大哥如今腹背受敌,三一重工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名号,一直延续到了十多年后的2023年。梁稳根和三一集团之所以成功,跟他敢为人先,并大量高薪引进业内人才有关系。据说,三一早期的研发人员,都是梁稳根从卡特彼勒、日立、小松高新挖过来的。

二十多年来,梁稳根为三一打造“百年老店”殚精竭虑。甚至于,在每年一度的“三一表彰大会”上,他都会亲自招呼员工们。赵强在那一年的庆功宴上,和梁稳根碰了个杯,“那会看起来挺精神的。”

看起来精力充沛的梁稳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到全球第一时,我就退休,回老家涟源钓鱼。”然而,还没等三一成为百年老店,做到全球第一,梁稳根就辞任了。

梁稳根先是在2022年辞任三一重工董事长,又在2023年辞任三一集团董事长。三一重工回应媒体称,尽管梁稳根不再担任三一重工董事长,但他仍然是三一重工的董事、实控人。

三一重工给出了梁稳根辞任的三个原因:梁稳根希望集中精力更多放在“三化”方向;公司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机制需要与战略匹配;希望投入更多精力在更擅长的领域,包括抓住商业机会、长期战略落地等。

但在宋楠看来,没有人比梁稳根更懂工程机械行业,“梁稳根敢闯,最敢创新,真希望梁稳根能够再次出山。”

梁稳根能否再次出山?这个问题外界无从得知。众所周知的是,梁稳根辞任之后,三一集团实现的是轮值董事长制度。由三一集团董事唐修国、向文波轮值担任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是1991年被梁稳根邀请加入三一集团的。

这些年来,向文波主导的国际化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唐修国亦是三一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机械行业拥有将近30年的经验。

“这两位继任者,也有能力做大事,但在整个公司战略和战术把控上,梁稳根更有这种智慧。”宋枫向「市界」分析道。

实际上,早在三一重工腹背受敌之前,梁稳根就带领公司进行了三大布局:技术研发、全球化战略、数字化转型。以技术研发为例,单单在2019年,三一重工研发投入就高达46.99亿元,高于卡特彼勒和小松。至于数字化转型,早在2018年,梁稳根就说,三一的数字化,不翻身就翻船。

这三大布局助推企业突出重围,并不是没有珠玉在前。通过卡特彼勒和小松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技术突破是这两家公司弯道超车的必要条件:柴油发动机技术确立了卡特彼勒龙头地位,而液压技术使小松实现了弯道超车。

卡特彼勒和小松靠技术抢先占领海外市场份额,带来较高的业绩增长空间的同时,又有助于抵御单一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至于数字化转型,控制成本是在行业低谷中,生存下来的必要手段。卡特彼勒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而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三一重工的麻烦仍未完待续。4月29日,三一重工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62亿元,同比下降0.73%。

三一重工的股价,也仍然在底部徘徊。截止2024年4月29日,三一重工的股价为16.12元每股,较50.3元每股的历史最高价,缩水了68%,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这让三一重工背后的80万股民叫苦不迭。“老梁(梁稳根)赶紧出山啊。”有股民呼吁道。

▲(三一重工近8年股价走势图。来源/同花顺)

此时此刻,对梁稳根和三一重工来说,信心与黄金都如此地重要。前路依然很漫长,三一也仍需自强。

(文中人物宋枫、汪清、赵强、张旭为化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425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