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制定五个方案, 毛主席无一回应, 陈毅恍然: 将指挥权交给粟裕

追梦的年2024-05-09 23:00:53  103

在解放战争中,陈毅和粟裕是一对黄金搭档,携手拿下了众多胜利,流传出“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之说。

不过,抗战刚结束时,两人一个是山东野战军司令员,一个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都有各自的“山头”。

合并之初,两人、两部都曾产生一定的隔阂,还是毛主席居中下令,用鲜明的态度支持粟裕获取指挥权,这才让历史往我们熟悉的方向发展。

日本投降以后,我党为抢占东北,从各大根据地抽调精锐,山东主力跟着罗帅出关,陈老总就被调到山东担任战略区负责人。

但客观而言,陈老总在军事指挥方面不算特别突出,他与山野参谋长宋时轮共同发动的泗县战役,在国民党桂系部队的反扑下失败,自身伤亡惨重,陈老总还当众做了检讨。

国军没有就此罢手,薛岳随后制定“穿心战术”,假意攻打鲁南,实则突袭两淮,旨在切断我方山东与苏中的联系。

由于国军在鲁南方向来势汹汹,陈老总产生误判,把所有部队收拢了起来,导致两淮被国军整74师偷袭得手,我方两大根据地形势都变得困难。

两淮一丢,苏中三面临敌,留在当地会被慢慢消耗光,所以粟裕只能率部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合。

这就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两部合并后,到底该听谁的?谁来负责整体的指挥?这时毛主席心里已经有答案。

从战绩来看,粟裕抗战后期的天目山之战已非常耀眼,得主席称赞“以后能带几十万大军”。

解放战争初期,被敌人重兵进攻的苏中,粟裕率部打出了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中央军精锐部队,着实能打。且无论是进攻泗县还是保卫两淮,粟裕都曾给出意见,事后都验证了是正确的。

从战果来看,显然是粟裕统一指挥两部更为合适。毛主席早在两部没有合并的9月23日就起草命令:山野、华野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

在电报中,主席还初步设计了合并后的领导班子,由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担任副司令员、谭震林担任副政委。

9月28日,陈老总去往华中野战军司令部,与谭震林等人商议合并事宜及部队接下来的动向。3天后,陈老总提出两大野战军可将主力置于宿迁、沐阳之间,如敌东进,我军歼其于运河之岸;

如敌未东,我军当西渡运河恢复淮北。陈老总是希望通过协力作战,让山东、华中无形中合成一部。

他在给中央的请示电中说:今后集结张、邓、粟在一起,军事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张是张鼎丞,邓是邓子恢,这两位偏向于后勤,陈老总有意让粟裕挂帅,这谦让的作风赢得了毛主席的欣赏。

很快主席回电一封:在陈的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曾山)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这段话有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一是确定了合并后的新领导班子,以陈毅为首,二是明确要把军事指挥权交给粟裕,而非“多交由粟裕下决心”。

10月19日,陈毅跟粟裕终于见面,早前曾在新四军时期,两人就有亲密的合作,故人相见自然万分高兴。

陈老总握着粟裕的手说:中央下了指示,以后军事上由你指挥。粟裕连忙谦虚道:还是跟以前一样,尽力当好你的帮手。两人哈哈大笑,气氛相当轻松。

然而,两支部队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说磨合好就磨合好的。从成分来讲,华中的部队前身多为新四军,山东的部队前身多为八路军,指挥风格有很大差异。

当时山东老乡和干部用“三奇”来形容华中来的部队:一奇说话像鸟叫,叽叽喳喳听不懂;二奇个个留头发,像土匪;三奇不少人盖着五颜六色的绸面棉被,还有人穿着丝绸衬衣,像少爷兵。

这些地域、经济、习惯方面的差异,让彼此都有些看不惯,更别提什么团结一心。

从10月到12月,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时分时合,先后组织了6次规模不等的战役,但均未能取得歼敌一路的效果。

已经开始协作,为何还是打不出成绩?主席有些忧虑,指示:两军合并后第一战必须打胜。中央这个态度,对两个野战军的干部们也是种压力,他们急切想要证明自己。

时间进入12月后,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拟定了计划集结25个整编师,分四路进攻我方根据地。

陈毅和参谋长陈士榘获悉情报后立即商量,拟定了五份作战方案报送军委审批。然而左等右等,毛主席一篇电报都没回复。

陈老总左思右想,终于恍然大悟:中央之所以冷处理,就是为了落实“战役交由粟裕负责”这一思想啊。

随后陈老总将方案拿去给粟裕看,粟裕很认同其中的“在沭阳打一仗,歼灭国民党军一路”,他建议山野主力可立即南下,随时准备合力伏击国军。

他们确定好后再次致电中央,毛主席的回电就很来得非常快了:应待盐城作战结束,粟率一师北返,并待敌情完全明了后再考虑部署。

除此之外,主席还特意嘱咐:“届时请粟提计划电告·。”这个态度,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粟裕顺理成章获得两部的指挥权。

走马上任后,摆在粟裕面前最重要的是士气问题。由于山东野战军已经五个多月没打过胜仗了,指战员情绪并不高。粟裕晚年也回忆过:

由于我军这段时期战事进展不算顺利,部分同志产生了埋怨和怀疑情绪,虽然做了许多工作,思想认识有所提高,但真正解决问题还是靠打胜仗。

主席的信任、陈毅的托付、全体指战员的期待,如此种种,是动力也是压力,粟裕别无选择,唯有迎难而上。

他仔细翻阅每一条情报,从海量的信息中,看出敌沿着宿迁东进的整编11师、整编69师是薄弱处,于是就将其当成了目标。

粟裕开始部署,以24个团为突击部队,首先围歼立足未稳的整编69师,分割、阻击并视情歼灭整编11师;以28个团担负监视和阻击任务,防止其他国军增援。

随后陈、粟二人联名向毛泽东提交了报告。毛主席次日就恢复:“决心与部署甚好。战况望随时电告。”

12月15日,宿北战役打响,冒进的整编69师迅速被我军包围,叶飞则率领山野1纵死死阻击整编11师。双方打得是一个时间差,就看到底是我军先歼灭整69师,还是整11师先突破我军防御线了。

幸好,我方指战员更胜一筹,战至19日,整69师被全歼,师长戴之奇自尽。本来还想一鼓作气歼灭整11师,但其退缩后已构筑工事,我军只好暂时撤退。

换帅如换刀,两部正式合并后第一仗就拿下个大胜利,陈毅高兴地说:长期抑郁的心情一扫而空。主席也致电嘉奖:庆祝宿沐前线歼敌 2 万以上的大胜利, 于大局有利, 甚好甚慰!

打胜仗永远是磨合部队最好的方式,粟裕成功证明了自己,全军上下逐渐信服他的指挥。

上下一心的华野,在接下来的征程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不朽贡献。毛主席的慧眼识人,也是我党越打越强的保障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929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