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广东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并通过运用外资成功完成了产业升级,使得省内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一跃成为国内最兴旺、发达的省份。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一系列此前从未有过的问题纷纷涌现出来,比如以次充好、投机倒把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而广东省委、省政府面对这些问题,竟一时有些束手无策,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去解决,只能向党中央求助。
其实广东省委之所以迟迟不敢对“投机倒把”等问题下手,倒不是因为真的没办法,而是当时正处于“混沌时期”,很多法律、法规都不健全,广东省委、省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因此只能“干瞪眼”。党中央在接到广东行政机关的报告之后,立即将相关情况通报给人大法制委,请求加快完善法律体系,以应对日益尖锐的经济矛盾与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党中央也意识到,广东省委的领导人任仲夷同志已经无法应对日益繁杂的改革工作,应该另外委派其他同志接替任,主政广东省。中组部在经过仔细挑选之后,将目光放在了林若同志身上,他是一位革命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同志,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1949年,他曾以地方解放军政工干部的身份,指引陈赓将军的部队由湖南进入广东与国民党军作战,最终顺利促使广东解放。
建国后,林就留在广东任职,他既在基层推行过土改工作,也在县委、地委待过很长时间,行政工作经验十分之丰富。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之后,他在广东省委担任任仲夷的“副手”,对于省内的各项工作十分了解,由他接替任的职位再合适不过了。很快,中组部便将相关意见汇总给邓公,邓公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同意了中组部的意见,决定安排林若担任广东省委的第一负责人。
而林若在正式上任之后,便立即调动公安、市场监管力量维持经济秩序,打击违反法律法规、干扰市场环境的行为,与此同时,他还打算以珠江三角为核心,将经济热潮向潮汕、粤北、雷州一带辐射,借以带动广东整体发展。
在重视工业、商业发展的同时,林若也没有忘记保住农业的基本盘,为了在新时代为农业发展找出一条可行之路,林若是费尽了周章,他不断地下乡考察,与农民们面对面交流,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而在下乡考察期间,林若从来不讲排场,不搞特殊待遇,他和秘书、警卫员同乘一辆面包车,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乐得自在。而到基层之后,林若则坚决不参加任何欢迎会以及宴会,吃饭和睡觉都力求简单,有时候林若来了兴致,还会亲自下厨做一顿饭犒劳随行人员。而从基层离开的时候,林若也一定会结清伙食费和住宿费,从来不拖欠地方一分钱。
在林若同志的努力之下,广东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共同构成了广东的繁华局面。进入90年代,林觉得自己对于一线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申请退下去疗养,但中组部却不同意他退休,执意要求他再干两年时间。最终,双方各自退让一步,达成了一个统一意见,林若不退休,但转往相对轻松的二线任职。
晚年的林若还一直坚持着朴素的习惯,衣食住行一切从简,从来不铺张浪费,他每天都坚持骑着自行车上班,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会乘坐后勤单位配备的公车。除此之外,他的住所也非常简陋,是一座老式的小二居,家里的家具都是老物件,有些甚至还打着补丁。秘书曾劝林若找后勤单位协调一套新家具,这样用起来也舒心,但林若却觉得完全没必要,这些老物件自己已经用顺手了,舍不得换。
王光美在听闻林的事迹后,迫切地想要和他见上一面,但林若却拒绝见王,因为他不想过于招摇,只想平平淡淡的度过余生。可王光美最终还是自行登门拜访他,他倒也没有因此生气,而是大大方方接待了王光美。
后来,中组部终于准许林若退休,林若在临离开工作单位之前,告诫年轻的同志们,一定要坚守纪律,不要行不义之举,否则必然遭到法律严惩。林老的三个儿子都没有从政,他们各自过着普通的生活,脚踏实地赚钱养家,从来没有借着林老的权势去谋利,这样恬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