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开国皇帝往往在稳定政权后会对曾经与其并肩作战的功臣们采取不同的行动。
这些开国功臣,要么乖乖上缴兵权,被封个闲散诸侯或者官职,要么不服皇帝,密谋反叛被处死,在历代的皇帝中,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两位皇帝杀功臣的行为尤为鲜明。
这种行为似乎成为了开国皇帝们的共同特点,他们为何要轻视功臣,甚至将他们置于生死边缘?这种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政治权衡和个人权谋?
刘邦
刘邦杀害的开国功臣著名的有六位(实际上远不止六个,这里只是列出几个有名的功臣),他们被杀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也不乏早在刘邦早期起义就一直辅佐他左右的人。
第一个被杀的是燕王臧荼,臧荼被杀其实在意料之中,因为严格来说,不论是出身还是他干出的事情,也确实让刘邦有足够的理由杀他,臧荼本不属于汉将,因为他早期的时候是跟随项羽一起救援过赵地的起义军,后来有配合项羽一起攻打过关中,而且他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勇猛,所以项羽在覆灭了大秦的时候,也给他封了个燕王。
后来他这个燕王和辽东王韩广起了冲突,双方发生战争之后他打败了韩广,之后刘邦劝降臧荼,他作为一方领主,自然是知道审时度势,于是他就归顺刘邦了。
不过后来他知道刘邦生性胆小谨慎,成为皇帝之后对很多人多有猜疑,他还在全国大肆追杀项羽的旧部,臧荼作为项羽封的王,他自然也慌张,害怕有一天刘邦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杀了他,所以他就想起兵造反,不过被人告发,还没起兵就被杀了。
所有被诛杀的功臣中,最可惜、最冤枉、最有名的要数韩信了,韩信作为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将军,毫无疑问他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若是当初萧何没有去追回韩信,并把他引荐给刘邦,楚汉之争的时候鹿死谁手还真的尚未可知,不过即使功劳大如韩信,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韩信担任刘邦的将军时,到底立下了多少战功:首先时攻打的三秦地区的时候,他献出汉中对助刘邦平定三秦,之后的楚汉之争,他带领军队横扫魏、赵、代、燕、齐诸国,每次刘邦有难,他一定及时支援,救过他无数次。
之后更是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潍水之战中采用水淹楚军的方法,以极小的伤亡就斩杀了楚将龙且,多次把项羽逼到绝路,之后的垓下之战,更是韩信军事表现的巅峰之战,甚至让人一度怀疑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刘邦以扩大韩信的封底为条件请他出征,担任三十万汉军的统帅,他让军队分成六部,组成五军阵围攻楚军,正面对战不利,就让两侧夹攻,如此往复,不断的扩大优势,把楚军打的退到壁垒坚守。
楚军连战连败,加上粮草的不断消耗,士兵的士气和补给都快要耗尽了,晚上,韩信早就料到楚军快到极限了,汉军从四面传来楚国歌声,他让项羽以为楚国已经被攻破,项羽再无翻身的可能了,浇灭来楚军的战意,之后这十万大军被韩信一举攻破,项羽也自刎而死。
后来韩信因为战功实在太显赫了,建国之后被封为楚王,当时若是韩信反叛,刘邦也未必能打的过他,陈平就问过刘邦:你带的兵有楚军的战斗力强吗,你手下的将领有谁军事才能超过韩信的吗,有人举报韩信谋反的证据你有吗?结果这些问题刘邦给出的答案全是否定的,那还想处置韩信,着实困难,这也让刘邦深思。
之后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借着巡视的名义召见诸侯,到时候韩信来也要来,不来也要来,果然韩信在路边等待刘邦的时候,就被刘邦派人抓住,直接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自然不满,之后和陈豨密谋叛变被发现,最后被杀,还牵连了三族。
朱元璋
朱元璋应该是诛杀开国功臣最多的皇帝了,比较有名的案件就数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了,这两个案件都是明初四大案中的,而且这两个案件涉及的人非常的广,处死的胡惟庸更是当朝宰相,蓝玉也是明初有名的大将军,立下的战功无数,但是也逃不过被诛杀的命运。
朱元璋把能用的人都杀的差不多了,虽然是没人反抗他了,但是帮他分担朝政的人也没有了,加上他为了稳固皇权,还废除了宰相制和中书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史书记载朱元璋多么的勤政,其实他不勤快也没办法,毕竟实在是没人可用了。
这两个案件其实都和朱元璋巩固自己的皇权有关,就拿胡惟庸案来说,1373(洪武六年)年开始,胡惟庸就已经经过李善长的引荐成为了右丞相了,过了四年之后,他有升至左丞相,他和李善长可是同乡,而且还是姻亲,加上他就是李善长引荐的,说不偏袒朋党那时不可能的。
胡惟庸担任宰相有7年左右,他在任的时候,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埋没杀害了不少有能力的人,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比如刘基就是个例子,他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但是因为得罪了朋党,所以虽然他功劳不小,但是只封了诚意伯。
除了在朝野中大肆发展自己的党羽之外,他还有一点是朱元璋无论如何都无法忍受的,就是他身为宰相,越位太严重,朱元璋本来就对自己的皇权非常的看重,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他可是煞费苦心。
胡惟庸在位的时候各种朝政事务都直接越过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审批、重大案件判决,总之生杀黜陟的案件他都有参与,还不上奏,这不是成心谋反吗。
史书记载胡惟庸曾邀请朱元璋到自己的院子里观赏祥瑞的征兆(说是他家里涌出醴泉),后来朱元璋到附近才发现,胡惟庸家中到处都藏有士兵,俨然一副要兵变的架势,朱赶紧离开,当天就以蠹害政治杀了胡惟庸,之后所有和案件相关了人,一共杀了三万多人。
蓝玉案也是有名的案件了,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则是太子朱标的岳父,也就是说,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加上朱标在世的时候也是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完全把他当作下一代继承人培养,所以种种关系叠加,蓝玉也是坚定的支持朱标。
可是后来朱标英年早逝,蓝玉虽然抵抗外敌有功,但是他为人不太好,过于娇蛮跋扈,仗着自己和太子的关系和自己的军功,向朱元璋邀功,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加上他的家人也是仗着蓝玉是将军,侵占民田、滥杀无辜,最后还蓄意谋反,被锦衣卫指挥蒋瓛找到了证据。
最后他应该被凌迟的,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爱子的亲家人,所以改成了剥皮,留下了全尸,和他相关受牵连的多达一万五千人。
结语
刘邦和朱元璋杀那么多开国大臣的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一方面是他们的性格本身就比较谨慎,两人都是农民出身,很多方面的才能比不上大臣在正常不过了,所以担心他们功高盖主,或者是他们势力太强将来反叛自己,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总的来说就一点:维护皇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