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用水大户,在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超过6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发展。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提出,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理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农业用水结构。做好农业节水,关系国家水安全,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
做好农业节水文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和增收双赢,需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大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等方面入手,协同发力,做到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节水优先。陕西、甘肃、宁夏都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大省,近年来通过大中型灌区改造提升及全国“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先行先试”试点,结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同步实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农业节水增效的关键抓手,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优化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排体系、加强田间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节水的必要之举。“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不同区域、地块灌溉模式的推行也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低耗水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加快抗旱、节水、耐密、稳产、高产、宜机收作物新品种研发、选育和推广。
量水而行。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是做好农业节水的重要保障。要以可用水量确定农业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在建立区域农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的同时,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水价形成机制,大幅提升农业用水效益,健全用水监测计量并探索农业合同节水。开展农业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鼓励专业化经营主体通过募集资本和集成技术,为区域农业节水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
因水制宜。今年2月份发布的《甘肃省农业节水方案(2024—2026年)》,旨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灌区数字化建设步伐,扩大灌区数字化改造范围,搭建更密、更精细的智能网络,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精准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通过设立节水合作组织,从管理模式、灌溉技术培训切入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广大农民参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 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5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