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回北京吧? ”49年过后, 女知青回到陕北把初恋接到北京养老

肖寒先僧2024-05-07 21:25:00  8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夏天的微风吹拂着发丝,从北京到延安需要十多个小时,赵常瑞嘱咐孙子道:“我们不着急,安全要紧,路上歇一晚,我给你的刘爷爷打过电话了,本身就是提前一天走的,耽误不了什么。”赵常瑞的孙子点了点头,听从了奶奶的建议。说完话后,赵常瑞头倚在车窗上,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风景,她的心里五味杂陈,但这些话不能告诉孙子。

赵常瑞,北京人,1969年夏天到延安文崖沟插队的,成了一名知青。

原本赵常瑞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高官,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哥哥和姐姐,在她到延安插队之前都参加了工作。父母总是这样,总是对最小的孩子疼爱多一些,原本赵常瑞的妈妈并不想让女儿去插队,但在父亲眼里,自己是干部,必须让自己的孩子起到带头作用。

那个时候的赵常瑞高中毕业两年时间了,一直赋闲在家,原本在高中毕业那一年就要去插队,母亲硬是不同意,就这样拖了两年,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

赵常瑞长得不算很漂亮,但眉毛很浓密,有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知道自己这次无法避免,赵常瑞也接受了现实,她在临别之际告诉母亲:“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哪怕是在最穷苦的地方,也做出个样子来。”

就这样,别的知青都是亲朋好友欢送,赵常瑞孤零零的,并不少父母不愿意送她离开,而是赵常瑞说自己要面对未来的人生。

火车的汽笛声响起,随着人群挥舞着的双手,这一别,竟然就是很多年。

一路辗转,最终到达文崖沟,这是一个很大的村子,三面环山,沟壑纵横,村子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前文崖沟,另一部分叫后文崖沟,主要是中间有一座水坝,而且两个山头延伸出来,硬是把村子给拴上了一根腰带似的。

这次到文崖沟插队的知青有13名之多,其中五名女生,八名男生,对于这穷乡僻壤,大家既好奇又感到未来的日子不好过,但生产队长刘三雄是一个很会开玩笑的人,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气氛带起来了,让知青们瞬间眼前一亮,觉得陕北人挺有趣。

文崖沟因为前后村的原因,也被分成两个生产小队,前村的队长叫刘文清,是一个只有23岁的年轻人,长得膀大腰粗,看上去气势汹汹,一看就是长年累月劳作锻炼出来的;后村的叫刘文志,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个头不高,但很魁梧,说话嗓音沙哑,一看就是那种脾气不好的人。

“我来安排一下住宿的问题,念到名字的住在前村刘学来家,没有念到的就住在后村刘文远家,女娃娃就住在我家的新窑洞里。”

村里人开始起哄,问刘三雄为什么女娃娃要住到他们家,难道不能住在别人家,刘三雄气急败坏地让他们不要讲话,服从安排。

就这样,赵常瑞和其他四位女生住在了刘三雄家。

刘三雄的妻子是一位很漂亮的中年女人,温柔贤惠,对我们五个女知青非常客气,做点好吃的就会拿过来,还不让我们伸张,说自己家的孩子都没吃,说她们是大城市来的,受委屈了。

赵常瑞并不适应陕北的生活方式,但她知道自己必须接受,因为父亲在延安生活过四年之久,她要学习父亲身上的精神。

一把汗水一粒米,这是当时文崖沟人说的话,因为是靠天吃饭,所以大家都希望过着风调雨顺的生活,但是文崖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三百多人的村子,大部分土地都在山坡上,耕地面积并不大,为此当时开展了修建梯田的计划,就是把山头一层层地修建成梯田,这不仅仅是文崖沟的任务,还是整个乡的任务,几个村子的人一起干活,俗称“大会战”,白天干,晚上顶着月亮干,也就夜战。

赵常瑞的个头高,干活麻利,有一身力气,虽然是女孩子,但在陕北人看来,赵常瑞身上没有那股骄傲劲儿,反而很朴实,能够和乡亲们想到一起。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常瑞用了两年时间,就成了村里的妇女带头人,还被分了个组长的官儿。

1973年,23岁的赵常瑞和刘文侠恋爱了,刘文侠只有20岁,两人相差三岁,被村里人开玩笑地说是“女大三,抱金砖”。在感情上,赵常瑞很洒脱,不仅不隐瞒,还大方地说要嫁给刘文侠,只不过刘文侠的父亲并不同意这门婚事,主要是门不当户不对,在刘文侠的父亲看来,赵常瑞迟早是要回北京的,自己的儿子既没文化,又没本事,是不可能生活到一起的。

其实赵常瑞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两个人结婚,她不可能一直留在陕北,而自己也未必有能力把刘文侠带到北京,首先父母就不会同意,因为在母亲的来信中得知,早已给赵常瑞说了一门亲事,就等着赵常瑞返城后两个人结婚。

那个男孩比赵常瑞大五岁,在机关单位工作,本就认识,她不反感那个男人,但也不喜欢。

似乎这段感情,本就充满挣扎,一直煎熬了两年的二人,随着赵常瑞在1975年返城,就此结束。

回到北京,赵常瑞不出意外地嫁给了那个男人,而刘文侠却一辈子没有娶媳妇,孤苦伶仃地一个人生活了几十年。

年过古稀,也明白了这一生的意义,赵常瑞的丈夫在两年前去世,她不止一次地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初恋,说着刘文侠的好,子女也都知道,母亲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鼓励母亲去陕北看望刘文侠。

一直到今年,赵常瑞鼓足勇气,打算让自己的大孙子开车到陕北,看看自己生活了六年的第二故乡,看看曾经的爱人。

来到文崖沟后,早已物是人非,家家户户住在新房子,门前停着小轿车,而到了刘文侠家,却让赵常瑞很吃惊,他依旧住在曾经的那孔窑洞中,看上去岌岌可危,车到门前,刘文侠刚好在院子里喂牛,走出来一看,是一辆汽车,车上下来的人,让他感到很陌生。

“老刘,是我啊,赵常瑞。”话未说完,眼泪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

刘文侠愣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这不正是自己爱了一辈子的女人吗?

两个人喜极而泣,过了一会,刘文侠邀请赵常瑞到窑洞中,这里的一切似乎没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房子的中间栽了一根柱子,可能是防止窑洞坍塌。那一晚,两个人聊了许多,而赵常瑞的孙子,则是住在刘文侠侄子家的新房子。

第二天,赵常瑞和刘文侠一起看望村里的老人,几十年没见,乡亲们的脸上布满皱纹,有些人的头发花白,甚至还有一些,早早地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村里人 特意给赵常瑞准备了饭菜,这也是在自己意料之内,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赵常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跟我回北京吧?”

刘文侠低下头不回答,但赵常瑞知道,这一刻,刘文侠等了大半辈子,就这样,赵常瑞把自己的初恋接到北京一起养老,让他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美好,一起朝夕相处,曾经错过了,如今再也不会错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858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