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庆,毛主席、叶剑英两位国家元首身边的贴身护卫,妥妥的“中南海保镖”。
在部队摸爬滚打多年,李连庆从一名普通的炊事兵,一步步成为解放军副军级大校。
然而,就在他从岗位上退下来,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李连庆却做了一件大事:放弃现在的生活,把所有积蓄捐赠给家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李连庆做出这个决定?
从炊事兵到副军级干部,再到群众眼中的“猪司令”,李连庆一路走来经历了怎样一番波澜壮阔的人生?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伟人身边的卫士
李连庆,来自于广东高要市荷路村的一名农家子弟。
因为出生的地方自古以来有习武风气,李连庆也就顺理成章加入其中,成为一名习武之人。
他从小拜到村子里的拳师门下,并很快展现出在武术领域的卓越天赋。
18岁那年,李连庆成为远近闻名的“拳王”。
彼时,朝鲜半岛燃起战火,美帝国主义对我中华大地虎视眈眈。
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李连庆立刻响应号召,秉持着习武保家卫国的原则,汇入中国志愿军的洪流中,成为一名年轻的志愿兵。
入伍之初,李连庆尚未展现出一身的武术,被分配到了肇庆军区,在后勤担任炊事员,平时除了帮厨做饭之外,还要养猪、种菜。
直到战争结束,李连庆都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眼看就要退伍回家。
可没想到的是,1957年恰逢中央警卫团在全国各地选拔精英战士,用以填充警卫团力量。
一身武力的李连庆,终于等来自己的机会,他顺利被纳入警卫团,成了守卫中南海的一名卫士。
更令李连庆始料不及的是,他还是毛主席的警卫员。
“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够为毛主席服务,成为他的贴身护卫,而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二十年。”
即便时隔多年,李连庆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依然会激动的说道。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与主席朝夕相处十几载的李连庆,悲痛万分。
随着主席的离世,李连庆主席警卫员的身份也就此告一段落。
但同为广州人的叶剑英元帅,很快把他调到了自己身边,并担任叶帅的卫士长。
在叶帅身边兢兢业业十年后,李连庆再度含泪送走一位老领导。
自那以后,李连庆先后任职于香港、广州对外联络局,军职也越升越高。
到退役的时候,曾经在炊事班苦苦挣扎的李连庆,已经是大校军衔,享受副军级待遇。
退休后,李连庆本打算一直留在北京安享晚年。
直到2007年,广州老家一位老乡捎来的消息,让他刚刚安稳下来的退休生活,陡然走向另一个方向。
投身家乡建设
2007年,李连庆家乡村民陈日明赴京办事,闲暇时刻找到李连庆家中,与其叙旧聊天,陈日明向他说起了老家现在的情形。
李连庆从老乡口中得知,尽管已经改革开放了将近30年,可由于家乡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太差,因此当地的百姓仍然生活困顿。
送走来访的老乡后,李连庆好几天晚上没有睡着觉。
经过几天深思熟虑,李连庆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回乡,给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8年春节过后,李连庆终于回到阔别40余年的家乡。
回乡的第一时间,李连庆就开始四处走访群众,从民众们口中收集发展经济、改变村子落后面貌的建议。
荷路村的干部给他算了一笔账,要想实现村民们的愿望,至少要花费一百多万。
李连庆二话不说,把130万积蓄全部掏了出来。
往后几年时间,李连庆一直心挂家乡建设,北京广东两头跑。
在这般夜以继日的操劳下,荷路村坑坑洼洼的泥土村道,被修成了4米宽的水泥路。
村里修缮了地下排水道,化粪池、垃圾转运站、书屋、篮球场、广场...
接着,李连庆又开始想办法解决村子的经济发展困境,试图提高村民们的收入水平。
为了带领村民们走出困顿的生活,李连庆联合村镇干部做好土地调整工作,将村子的农田最大化利用。
他还自掏腰包资助孤寡老人,积极展开公益活动,并投资了30多亩鱼塘、20多亩蔬菜种植土地,千方百计的为村民们增收。
每一年,李连庆都会给村子带去数万元的增收。
当时,荷路村的集体经济根本不成气候,几乎拿不出什么钱,办这些事几乎全部是李连庆一个人出资。
所以,130万的积蓄很快被消耗一空,李连庆还反过来欠下10万块的工程款项。
为了偿还债务,李连庆不得不全国各地到处跑,向战友和亲戚借钱,这才抹平这笔欠款。
对此,李连庆毫无怨言,大把大把的投资款放出去,也丝毫没有心疼的意思。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村子发展建设的速度。
于是从2009年开始,李连庆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牛司令。
带领村民致富
2009年,李连庆受邀前往云浮市珠川村喝喜酒。
邀请他的人,是他一个早年嫁过去的外甥女,对方刚刚盖成新居,家中生活富足。
李连庆看见别村的富庶生活,心里马上萌动了继续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新年头,并想到了赚钱的新办法。
李连庆发现,珠川村有一片多达300多亩的低洼荒地,当地村民没有在这里种植任何作物。
李连庆觉得,这片土地荒废在这里很可惜,一定要利用起来才好。
考虑再三之后,李连庆发现了饲养肉牛这个商机。
2010年,李连庆联合外孙,一次性贷款100万元,在云浮市创办了星耀畜牧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是饲养肉牛。
李连庆亲自担任领头人,开始带领村民养牛赚钱。
从此,他有了“牛司令”这个称号。
选择养牛的原因也很简单,李连庆早年在家乡的时候,就放过很长一段时间牛。
开办养牛场之后,李连庆彻底离开北京,长居在老家。
在养牛场的办公室里,李连庆的房间被布置的井井有条。
墙面上,悬挂着毛主席的一副彩色画像,周围是主席、叶帅等人的照片,还有李连庆与伟人们的合影。
“那张拍摄于1967年,在武汉,当时主席游过了长江,正惬意的休息。”
“与叶帅的合影,是在1986年,画面上另外几人是叶帅的儿子、警卫队队长...”
每每提及年轻时期与领导人们的那段经历,李连庆总是一脸的激动。
除了几幅画像,李连庆的房间可谓是简朴到了极点。
10平米的小卧室,里面只摆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至于其他杂物,则一股脑全被堆积在了地上,活像一个垃圾屋。
有一次,李连庆的女儿专门从北京赶回来,看望自己的老父亲。望见办公室一穷二白的景象,立刻红了眼眶。
李连庆的养殖场成立后,专挑村子里贫困家庭人员使用,很快帮村子解决了十几人的劳动问题。
他还专门作出规定,公司员工必须优先录取那些家庭贫困者。
现如今,李连庆创办的养牛场,占地面积达到了300亩,养殖肉牛的数量也来到了300头。
这批产业,每年可以为村子带去30万元的收入。
当然,由于养殖肉牛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养牛场看不到太大收益,但李连庆却满怀信心的表示:“我们会一点点壮大起来,只要我还有一口气, 就会把这间厂子办好。”
李连庆的想法是,一旦养殖肉牛的方案实行成功后,他就会这这种办法普及到更多的农户家中,带领全村人实现养牛致富。
目前,1932年出生的李连庆,已经是92岁的高龄,可这丝毫不能阻拦他为人民服务的脚步。
八十多岁的时候,李连庆还能一口气耍上几分钟的武术,且每天坚持早起,一日三餐固定且健康。
支撑他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最大原因,或许就是当初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
李连庆的与养殖场门口,悬挂着一面国旗,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一路走来,也有很多人问过李连庆,不明白他为何抛弃这么好的条件,来这山沟沟里受罪。
而李连庆的回答,也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李连庆告诉众人:“当年主席教导我,一定要为人民服务。在主席身边待了一段时间,我也将这种信念当成了一辈子的追去。只要我一息尚存,我都会竭尽可能继续走下去,报答家乡的人民。”
结语
七十多年前,李连庆毅然投身军旅,选择参军报国。
在部队后勤部门起起伏伏六七年时间,他始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
多年的坚守,终于在1957年迎来收获,李连庆从一名炊事员,一跃成为中南海的王牌保镖。
在如此令人艳羡的岗位上,他一待就是近30年。
人至晚年,李连庆本能颐享天年,可得知家乡人们生活困顿后,他义无反顾的再度扑向一线,竭尽所有回报家乡,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去。
李连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践行着在党旗下的誓言,也发扬着从主席那里继承而来的优良作风。
参考资料
冯耀华,冯世炳.老区来了“牛司令”[J].源流,2018(10):18-19.
[1]冯耀华,冯世炳.老兵李连庆[J].中国老区建设,2015(04):50-51.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