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延宕,停火遥遥无期。在期待已久的美国大额援助“礼包”终于落地之际,乌克兰正与美谈判制定双边安全保障协议,以期确定未来10年美对乌在政治、金融和其他领域支持及联合生产武器装备。此前,乌克兰已与英、德、法等北约9国单独签约。这一举动实质是什么?给本已陷入僵局的冲突带来何影响?同各国单签的这份双边安保协议与“入约”又有何关系?
乌与北约多国“签约”
在冲突拉锯且陷入武器弹药匮乏的困境之时,更大的支援以及“北约身份”一直是乌克兰所渴望得到且从未放弃的梦想。前者在美国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已经得偿所愿了,后者却依然前途渺茫。
虽然“加入北约”目前来看还有些不切实际,但并不妨碍乌克兰与北约多国单方面有些“动作”,且不论它能达成何种真正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也能获得某种关于保障的安慰。上月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乌克兰与美国正在就双边安全保障协议的具体内容展开谈判,以期确定未来10年美国对乌克兰在政治、金融和其他领域的支持以及联合生产武器装备。公开报道显示,乌克兰已经与英国、德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意大利、荷兰、芬兰和拉脱维亚等北约9国单独签署了双边安全保障协议。
有专家就指出,这些协议的内容结构相似,包括新增大额直接军援、注重提升乌克兰长期防务能力、关注乌克兰经济、社会、网络领域“综合安全”等方面,大多是对西方既有立场的条约化、规范化表述,存在突破但很有限。不过,在俄乌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乌克兰与北约多国双边安保“签约”,这一举动仍引发广泛关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王思羽认为,乌克兰与北约多个国家“签约”的实质,就是签订“再保险”条约。“保险”就是指获取这些国家对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以及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支持,把原先在口头或立场上的这些承诺,转变为一个双边协议,这种协议在西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在美欧国家需要议会批准才能生效,已经缔约的9国都完成了这些步骤。比如,法国国民议会2024年3月12日批准法国-乌克兰双边安保协议,议会通过生效即具法律效力,以后的执政政府再想推翻或者不履行承诺,就会引发诸多问题,要么议会发起听证会要求政府予以解释,要么在议会重新发起投票推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签约”就是这9国对乌克兰安保支持的“再保险”。
北约固化支持,俄乌冲突“持久”
乌克兰与北约多国双边安保“签约”时限长达10年,虽然这不是一份关于共同防御的协议,但它不仅通过书面文件形式坚定了缔约方站队力挺乌克兰的承诺,对冲突本身而言更无异于火上浇油。泽连斯基早些时候曾表示,在基辅与华盛顿的谈判中,其中就涉及美援更多远程导弹的计划。王思羽表示,这一举措无疑会强化或者说固化缔约9国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只要签署了这个双边安全保障协议,除非乌克兰改变立场或者协议内容相关解释措辞,否则以后的执政政府或许只能在支持力度、规模上掌握灵活度,想完全不支持或抛弃乌克兰直接与俄罗斯谈判妥协并非易事。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冲突必然走向持久化、长期化,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俄乌冲突都会持续存在,很难化解。不过有报道也同时指出,安全协议虽有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安全保障”的暗示,但该种保障的效力和持续性仍存疑。如英、法、德三国的安全协议均有“退出条款”,允许缔约方中途修改或退出协议。即缔约一方若主观上存在放弃支持的意图,仍握有回旋的余地。
“签约”并非“入约”前奏
乌克兰苦“入约”无期久矣,但迄今为止这个军事联盟并未提供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不仅各成员国存有分歧,从欧洲整体安全角度来说也顾虑重重。专家认为,与多国单独签约被视为对乌克兰“入约”无果的一种“安抚”和“补偿”,但与真正加入北约还是两码事。王思羽则认为,“签约”跟乌克兰加入北约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不是先有再有的关系,因此不存在“前奏”一说。
王思羽说,作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同盟体系,北约有一套既有的机制和法律框架,其中一条从来未变的条约准则,即申请缔约国本身不能与第三方国家之间仍处于冲突或者战争状态,主权领土边境勘定不存在争议问题。只有达到这个状态,才拥有最基础的入约可能性。其次,9国与乌克兰之间的安保协议不是同盟条约,这与《美日安保条约》《美菲联防条约》、AUKUS等协议有很大差距,后面这几个都是正经的军事同盟协议,相互之间存在协防安保义务。但与乌克兰签的协议并不是,西方给自己留下了操作力度的余地和空间。譬如英、法、德三国与乌克兰签的协议中引发关注的“24小时条款”,与北约第五条关于集体防御的表述完全不可等同视之。
对美国而言,拜登政府和民主党肯定希望美乌安保协议缔约在今年达成,这个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批准就具有约束力,这样就框定了下一任政府的行为范畴,只有支持乌克兰这一个选项。如果背离或者完全抛弃乌克兰就违反协议,国会就要问询。但想在美国国会批准双边安保协议一直是件很难的事,流程和内部辩论会存在相当复杂的过程,更何况以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保守派对这种安全义务问题一直比较排斥。所以美乌安保协议何时落地还需持续观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