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忆父亲毛顺生, 从不理解到深深怀念, 少年时曾忽略许多深情

聪征说社会2024-03-20 18:49:16  1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婉晴

编辑|t

引言

《广州日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其中一节提到了毛主席评价自己的父亲尤为有意思:他(指毛顺生)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

在主席心中自己的父亲是个十足的严父。“孩儿立志出乡关”这句壮志凌云的诗句,就是出自主席的《七绝·呈父亲》。从不理解到深深怀念,让我们走近伟人和他父亲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往事。

(《七绝·呈父亲》)

一、矛盾深藏父子情

在网上可以找到有关主席的许多资料,大多编写的极为详实。所以,虽然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个农民,还是能找到许多有关他的记载。

毛顺生早年当过兵,回来后便用自己省下来的军饷好好置办了一些家业。他不仅把毛泽东爷爷典当出去的田产收回来,还经营了一些生猪、大米的小本生意,渐渐地家境好了起来。

毛顺生精明能干是个很会打算盘的好手,他还有着克勤克俭的精神,一番苦心经营后在韶山冲里,毛家已经算得上是当地还不错的殷实之家。

(毛顺生)

家境有了起色后便娶了媳妇,之后他们接连生了两个孩子。1893年12月26日,毛顺生和妻子文七妹迎来了他们第三个孩子,并给他起了个石三伢子的乳名。这个孩子便是将来鼎鼎大名的毛泽东,毛主席。

毛泽东在《西行漫记》里也提到过,父亲毛顺生是个极其个严格的监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不得自己的孩子闲着。不是叫记账就是叫他去做农活。毛泽东从六岁那年就开始不断干着沉重的农活了。

在主席心中,母亲永远是那么的温柔。母亲没有读过书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对子女很少苛责。她甚至是个“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在温柔母亲的衬托下,监工一样的父亲更显得严厉了。

(《西行漫记》)

毛泽东直言:家里父亲是一党,母亲他还有弟弟也是一党。毛顺生常常不给他们吃好的,偶尔也会拳脚相加。一次,毛顺生再一次当众责骂毛泽东,毛泽东便负气离开了家,父亲在后面追着他打。

主席一气之下直接跑到池塘边,恫吓父亲要跳下去。父亲很固执,坚持要他磕头认错,主席最后无奈跪一条腿认错。毛顺生是个很“专制”的父亲,毛泽东十四岁那年还包办了一门亲事,虽然儿子一直不肯承认。

总的来说,毛顺生对儿子既有严格的教诲,也有专制的压迫和刻板的观念。但也不乏对他们的关爱。这些矛盾的因素在毛泽东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他的性格和价值观。

(青年毛泽东)

二、求学心切

1910年,那年毛泽东17岁,正是青春年少的好年纪。毛顺生给儿子找了个好出路——去韶山70多里外的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

毛泽东确实不想拘泥于小小的韶山冲,县城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于是欣然答应。不过表哥文咏昌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离韶山50里的湘乡县有一所高等小学堂正在讲授西方新学,教学方法很新式。

比起当学徒当农民打一辈子的算盘,毛泽东更希望看更多的书去更大的世界。打定主意要外出求学后,为难的是该怎么说服自己这顽固的父亲。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先后请八舅、堂叔等众多亲戚劝说父亲。毛顺生再“独断专横”也拗不过自己长大了的孩子,终于妥协放他离家。

离家之前,毛泽东写下了那句经典名诗,并把它夹在父亲账簿里。

其实《七绝呈父亲》是毛泽东改写的诗作。“孩儿立志出乡关”里的孩儿原是“男儿”,而“誓不还”原作为“死不还”。

“男儿”变成“孩儿”,表达了对父亲的敬重孺慕。面对父亲,“誓不还”比“死不还”更委婉妥当。外出求学不知何日能归,毛泽东留下一诗表达的正是一个孩子向父母表明决心的坚定。

(文七妹)

或许主席对父亲的数年的严苛、刻薄心怀不满,但父子之间也是又孺慕之情的。反抗父亲为他选的路走上新的路,也不开父亲的支持啊。

七进私塾,外出求学。没有父亲的帮助是万万不能的。主席身上那种冲劲儿何尝不是来自那个敢于作一番事的父亲。

作为严父,毛顺生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沉默严肃。他的背影坚实而有力,看似冷酷无情,却也不乏子女的深沉的爱和期望。毛泽东走向的那条正确的道路,他就是路上第一个导师。

(剧照)

三、客观公正

儿时,面对疾言厉色的父亲和他不近人情的态度,毛泽东是“越来越恨”。为了反抗,他做事越来越勤快,记账也力求不出一丝差错。为了不让父亲抓住把柄,毛泽东越来越勤奋上进,这一点让后来求学的他受益无穷。

父子之间哪有过不去的坎。读的书越多,毛泽东越能客观的面对父亲,还有他们之间的矛盾。

远离故土数年后,毛泽东变得格外思念父母,思念家乡。他也会时常给父亲去信寄钱和药物回家。

1919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病逝于韶山,享年53岁。父亲和母亲共育有五子二女。两个女儿都早殇,头两个儿子也是早夭。唯有毛泽东和两个弟弟还能承欢膝下。

母亲走了以后,毛泽东愈发能体谅不再年轻的父亲。他又把他接到长沙居住,父子间也早就没了原来那“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

(青年毛泽东)

提起父亲时,主席没有太多的忌讳,他对父亲的评价褒贬各半,客观公正。

在他看来父亲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毛顺生白手起家脱贫致富是可敬的,督促主席勤快工作也是可敬的,支持主席外出求学也是可敬的。但是作为父亲,毛顺生为富不仁,对穷人缺乏同情心;对自己的孩子过于苛刻。

孩提时关于父亲回忆有太多的不愉快,但毛顺生是生养毛泽东的父亲,他由衷地表示永远怀念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感念他们的养育之恩。

主席与父亲毛贻昌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既有矛盾也有敬重。毛泽东的母亲善良贤惠,他情感天平也更加偏重于母亲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父亲之间只有反叛而没有敬重,只有憎恨而没有孝心。

(青年毛泽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毛贻昌.[OL].

广州日报.毛泽东少年时曾被父亲什么评价激怒回骂并离家出走?.[OL].2016.09.20.

七一网.毛泽东诗词中的青春意气 | 孩儿立志出乡关——《七绝·呈父亲》解析.[OL].2023.09.11.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18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