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作为一个高度专利密集型的产业,通信领域的知识产权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状态。近年来,我国通信领域知识产权整体力量不断抬升,在专利数量与质量、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逐步迈进全球前列。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跨界融合’成为通信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司法鉴定与专利标准研究部主任闫坤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并赋能各行各业,如何更好地打通交叉领域的技术堵点,促进垂直行业的应用落地,成为推动通信领域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的新增长点。
当前,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知识产权的重点工作。专利制度通过发挥激励创新的保障作用,为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通过专利权的独占性可使通信业专利权人获得一定经济回报,而这种经济激励使得通信业专利权人有更多的动力和资源继续投入研发创新。其次,通过开展专利导航和专利预警等,可为通信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到科学决策作用。再次,通过开展专利布局和保护工作,可以提升通信企业在面临专利纠纷时的谈判筹码和防御手段,保护通信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的竞争优势。最后,通过将专利技术标准化,还可以推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
闫坤认为,专利许可和转让是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加快技术转化应用,以及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闫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平衡好专利“买”“卖”中各方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政策引导和监管方面,应深化在手机、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的专利许可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因“域”制宜引导专利许可费的合理定价和专利许可模式的高效运作,防止专利权的保护不利和专利权的滥用等问题的发生。
在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方面,重视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认定工作,加强对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模式和许可费率计算规则的推演和预判研究,发挥产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探索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方面的最佳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5G技术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6G标准也将于2030年左右商用落地,届时通信技术将更加深入和强化对各行各业的赋能作用。“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SEP)的运用和专利许可费率的制定等问题将给通信和相关行业专利保护带来更大的挑战。”闫坤表示。
第一,通信行业的专利侵权诉讼,往往是围绕着标准必要专利展开的。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重点通信企业高度关注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希望通过在标准制定中建立优势,提升自身话语权。在5G-A和6G等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在众多候选技术方案中脱颖而出,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通信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二,由于统一、透明的专利许可费定价机制还不完善,通信专利权人和专利实施人往往因为难以对许可费率达成统一,最终对簿公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信领域的专利侵权诉讼的高发态势,也反映出行业内对于合理、明晰的许可费率的巨大需求。如何通过制定合理的许可费率和高效的许可模式,来构建不同产业间的良性生态,是通信行业及垂直行业需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闫坤看来,企业更应该注重创新发展,并正确实施专利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方面,通信企业应持续坚持在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注重解决通信与垂直产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策略,加强高价值专利和标准必要专利培育。把握5G-A和6G等标准制定的窗口期,为下一代通信标准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通信企业应持续提升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风险的预测预警研究,建立诉讼发起和应诉响应机制。必要时,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寻求许可谈判指导和法律服务,借助司法鉴定等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积极参与引导全球通信专利许可规则的制定,同国外通信企业一道构建全球通信产业创新应用良性生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