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一路暴跌,日本惨了。
尽管日本今年时隔17年首次加息,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日元甚至迎来了34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崩盘,一度跌破160大关。
而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虽然表面上美日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前段时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还获得了“国宾级”待遇,但背后却可谓波涛汹涌。
尤其是美国财长耶伦的态度,更是显得十分微妙,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日元崩盘,为何耶伦态度大变?耶伦的表态,释放了怎样的信号?面临美国锋利无比的镰刀,日本还能不能撑住?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日元崩盘,日本央行何时出手?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可以发现,其实早在2021年,日元就已经开始大贬值,至今已经暴跌35%。
尤其是时间来到今年,日元贬值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直接从140.3跌到了最近的158.3,贬值幅度高达11.3%。
更恐怖的是,目前来看日元仍未有止跌的迹象,很难说158,乃至于160,会不会是终点。
而此次日元汇率暴跌的蹊跷之处在于,虽然日元汇率一路向下狂飙,日本央行态度却显得十分“暧昧”:
任由日元汇率一再暴跌,却仅仅是对外放了几句嘴炮,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从金融行为学的角度来说,日元汇率有两个重要点位,一是1990年泡沫破裂时,日元汇率贬值到了160,二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日元汇率贬值至147。
如果日元汇率跌破这两个重要点位,日本央行又无动于衷的话,很可能导致日元一泻千里,彻底失守。
可最终的结果就是日本央行坐看日元汇率暴跌,压根就没打算扭转日元的贬值趋势,哪怕是日元贬值至160时疑似出手,充其量也只是“意思意思”,力度聊胜于无。
要知道,日本手里有超过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是美国的海外第一大债主,拉升日元汇率完全不在话下。
为何日本央行有能力救日元却不救,究竟何时才会出手呢?
我们从美国财长耶伦的态度转变上,或许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耶伦“大变脸”
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并不愿意看到日元贬值,对此日本没少受到明里暗里的敲打。
比如美国财长耶伦之前就认为,日本央行过度干预汇率,导致日元贬值,会给日本企业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简单翻译一下,意思就是日本央行控制日元贬值,是为了提高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原理是日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相当于变相提高优惠,大家购买日本产品时会更便宜。
另外在2013年,安倍窝在老家大搞“安倍经济学”, 各种印钞大放水,直接喜提美国“黄牌”一张。
美国财政部在报告中直接发出警告,称“日本不能为获得全球市场竞争优势,而压低日元汇率。”
结果时间来到2024年,日元汇率崩盘之际,耶伦再一次发声了,只不过这次态度截然相反。
最近,耶伦出席一次国际会议,被问及日本可能干预日元汇率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对“汇率由市场决定的大国”而言,干预应该只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发生,我们认为这种干预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出现在过度波动中,而且他们会提前磋商。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几乎就是明说,或者是警告:
日元汇率暴跌,我们喜闻乐见,日本央行你不要干预,想要出手可以,提前打报告!
曾经对日元贬值咬牙切齿的美国财长,现在反而急着要让日元汇率崩盘了。
现在再想想,日本央行为何面对暴跌的日元汇率无动于衷?何时才会出手?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面对美国的警告,日本压根无力反抗,只要美国一天不松口,日本央行就一天不敢出手。
求仁得仁,被美国端上餐桌
作为美国的铁杆小弟,日本一直是美国指东,不敢往西,如今跟着老大混了这么多年,也总算要混出个结果了:
已经出现在美国的菜单里,即将被端上餐桌。
现在日本想要拯救岌岌可危的日元汇率,只有两个手段。
一是正式开启大幅加息,带动日元走强,拉升汇率。
但关键在于,日本不是不想加息,而是不敢加,一旦真的把利率大幅加上去,日债马上就会崩盘,相当于杀敌之前先自杀。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上次议息会议暂停加息,还是上上次加息0.1%,日本央行都是谨慎无比。
第二个手段则是向2022年一样,大笔抛售美债,买入日元。
虽然日本手里的美债规模堪称庞大,但这里也有问题:
美国已经明确发出警告,不允许日本抛售美债,想要卖美债买日元救汇率?不好意思,先打申请。
两条路都被堵死之下,意味着日本已经被美国逼上末路,只能洗干净脖子静待美国的镰刀,完成收割。
所以也不怪日本社交网络沸腾,民众对着一众日本官员各种嘲讽、唾骂,毕竟马上就要被这些政客带着坠入悬崖,搁谁谁不急。
写在最后:
都说“养儿防老”,其实放到国与国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用来形容现在的日本与美国再合适不过。
事实证明,跟着美国混不仅连口汤都喝不上,稍有不慎还会被拿来割肉,难得一个好下场。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3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