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招手高喊毛泽东, 朱德得知后制止: 不许叫名字, 要叫毛伯伯

历史伟人录2024-05-07 09:37:03  135

众所周知,朱德和毛主席密不可分,那么,毛主席和朱德的女儿朱敏关系怎么样呢?

这个孩子多像朱老总

朱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乳名——四旬。

说来也是巧合,朱敏是四月出生的,这一年朱德刚好四十岁,朱德经过千挑万选,给女儿起了这么个具有纪念意义的乳名。

当时朱敏的年纪小,不太清楚其中的含义,直到长大后才了解到,这一年对于她的父亲朱德而言有多么的不同,在朱敏出生的同时,朱德迎来了自己新的革命——回国参加北伐战争。

当时,朱德来到德国,遇到了比自己小12岁的周恩来,周恩来第一次见到朱敏时,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个孩子多像朱老总!”

邓颖超也在一旁点点头表示同意:“不过......朱老总皮肤没有这么白。”当然,这是朱敏继承了自己母亲的优点。

在见到比自己小一轮的周恩来时,朱德并没有对对方产生任何的轻视之意,恰恰相反,他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就在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一股希望。

两人可谓是一见如故,朱德将自己的苦衷和周总理娓娓道来,他这次来欧洲学习,就是为了寻找革命的道路,可惜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少成效,如今看到周总理,他总算是找到组织了,与此同时,朱德向周总理郑重其事的提出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

朱德的这一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批准,朱德终于从一片混沌之中寻找到一丝光源。

1927年8月1日,朱德和周恩来、叶挺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一直到周总理去世,他们二人可谓是并肩战斗了半个多世纪。而朱德和毛主席之间深刻的合作,也是在这之后了。

朱德成为中共党员以后,在学习上的干劲十足,比年轻人还要像年轻人。

其实,在朱敏出生之前,朱德就曾因为演讲而被抓到监狱之中,德国当局更是限制他24小时离境,朱德只能将自己的行囊准备好,其实,那时候他就已经准备回国了。朱敏出生的时候朱德也在身边,对于这个刚出生的软软糯糯的女儿,朱德喜欢极了。只是,他的身份和祖国的现状注定他不能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朱敏刚出生没多久朱德就继续投身革命之中。

后来,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那些文件之中也逐渐衍生出一个新词——“朱毛”,时间一长,大家也明白了其中包含的意思,朱是朱德,毛是毛泽东。

不许叫毛主席的名字,要叫毛伯伯

1940年,朱敏从老家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虽然只在这里住了短短的几个月,但是,他在父亲和毛主席身边所受的教诲却是匪浅。

那年,14岁的朱敏和表妹在党组织的护送之下,乘坐汽车来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延安,一路上可谓是危险重重,当汽车驶入延安之后,朱敏只觉得拨云见日,延安的天都比外面蓝的很多。

汽车在马列学院停了下来,朱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也就是她的哥哥朱琦,原来哥哥来到这里就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朱琦看到妹妹的那一刻,心里也激动坏了,没想到他们兄妹俩这么快就见面了。

朱琦端起自己大哥的身份,带着妹妹朝着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走了过去。就在这时,朱敏眼尖的看到远处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看起来就是能顶天立地的模样,朱敏表妹直接认出对方,她们立刻招手示意:“毛泽东!毛泽东!”他们边喊边跳,能够在抵达延安的第一天就见到自己的心中偶像,他们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吧。

结果,朱敏还没高兴多久,哥哥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朱德,朱德直接将女儿她们叫到身边,教育道:“不许叫毛主席的名字,要叫毛伯伯。”朱敏只感觉摸不着头脑,父亲这关系好像没有理清吧,按理说,父亲比毛主席大几岁,就算是叫,也应该叫叔叔呀,为什么让他们叫伯伯呢?

当时朱敏百思不得其解,几天之后,她总算是想明白了,或许这正是父亲体现自己对于毛主席的无限崇敬!

那天朱敏他们走进父亲和毛主席居住的院子,一看到毛主席,朱敏他们就如同箭上面的弦一样,立刻冲了过去。毛主席看着他们热情的模样,笑着说:“你们来了!欢迎欢迎!”随后,毛主席又关切的和他们唠了唠家常,三言两语下来,朱敏只觉得和对方之间的感情拉近了。

朱敏只觉得对方和蔼可亲,没有一丁点的隔阂,朱敏直接上前挽住毛主席的胳膊,将对方当作自己最为亲切的长辈,随后,毛主席笑着说:“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我来帮助你们学习好不好?”朱敏和表妹异口同声的回答,好,以后就请毛伯伯教他们了。

当时,毛主席每天都通宵工作,连轴转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很多时候都是第二天上午才能稍微上床休息一会,每到这个时候,朱德就会不断地嘱咐女儿,要悄悄的,不要吵闹,更不要来回跑动,以免打扰了毛主席的睡眠。

那时候的朱敏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得那么多,高兴起来就将所有的事情都抛诸脑后了。

每次听到女儿嗓门上来了,朱德就会批评对方“毛伯伯在领导着全国人民打日本鬼子,每天工作到天亮,你怎么能影响毛伯伯的休息呢?”

次年,党中央的领导做出一项决定——送朱敏等人前往苏联学习。

当时朱敏的心里是万般不愿意的,她才和父亲重逢没多长时间,怎么好端端的又要生离啊?不过,为了影响父亲的革命事业,朱敏还是忍痛同意了。

出发那天,毛主席还亲自跑过去看望了朱敏,并一再叮嘱她不要想家,专心学习,日后回延安。

不得不说,朱敏和毛主席一家的缘分颇深,朱敏当年能够顺利回国,毛岸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个指示很重要,要好好领会

1968年,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朱德回家之后,兴致勃勃的询问朱敏:“昨天报上发表了毛主席的指示,你们学了没有?这个指示很重要,要好好领会。”朱德话里话外都表明一个意思,鼓励孩子们争取下干校,聊着聊着就开始一再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去干校。

朱敏到了结婚的年纪后结了婚,1970年,朱敏的丈夫要去五七干校,出发之前,朱德对此事表示赞同不已,去五七干校,不但能够学习,还能够劳动,可谓是一举两得,之后朱敏的丈夫刘铮回京,朱德还不断的询问他在那里劳动的情况。

在得知刘铮在那里养猪后,他说道:“养猪好啊......人民需要吃肉,”

刘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养猪之前并没有将这份工作看在眼里,直到亲身经历后才发现,养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此次养猪,他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这次去五七干校,刘铮本人在思想和生活上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受到父亲的影响,朱敏参加工作时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离休之后,朱敏仍旧奋斗着,她同军队以及地方的老同志一块创办了成人高等院校,继续为国家输送人才。

朱德为祖国燃烧了自己的一生,而他的一举一动也在影响着后代们,而他们也将会继续薪火相传。

文章信源&参考资料:

《金镜头 共和国领袖家庭生活大特写》:长征出版社 , 1998版;

《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1978版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3609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