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都是“创造流量”的高手,但与小米雷军相比,蔚来李斌、理想李想便显得“小巫见大巫”。
在过去的2024北京车展上,雷军成为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除了人声鼎沸的小米汽车展台以外,雷军频繁与其它品牌CEO亲切交流,开创出全新的“串台式”营销手段。尤其是经历过“李想焊门”之后,雷军在“50万网友点赞”的支持下自费购买了一辆理想L6,塑造一段佳话。
在有些人看来,这是自主品牌“抱团取暖”的开端,实现了化干戈为玉帛;但也有人认为,车企老板间的亲密互动颇显怪异,本质上不过是为了流量妥协。
或许正如罗永浩一语成谶,走出北京车展的雷军,便在某论坛采访期间发表了不同意见。据《汽车产经网》报道,雷军称看完车展后很绝望,面对其它车企推出如此多同质化车型,表示“哪是在做产品,完全是在靠蒙”。
相较于寒暄时的笑脸相迎、连连称赞,雷军上述言论无疑是换了一副面孔。
显然,雷军虽说并非汽车行业“科班”出身,但此番言论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现状。仔细想想,蔚来旗下的ET5、ET5T,理想旗下的L6/7/8/9,零跑旗下的C11/C10,以及智己旗下的LS6/LS7等品牌车型,除了在尺寸、配置等层面稍有差异以外,产品的定位及价格均有着较大重合。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雷军称“车圈的卷是在同质化卷”,并非毫无道理。
不过,若是只因雷军一句话,便否定了其它造车新势力近10年的努力,同样也有失偏颇。不同于小米汽车的顺风顺水,类似蔚来、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诞生之初并不受市场青睐,且技术积累相对薄弱;相较于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性价比,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型同样重要。
正因如此,早期的新能源车企侧重于车辆的“差异化属性”,通过推出符合不同用户喜好的产品,既能拓展市面上的新能源阵容,又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项,从而率先抢占细分市场的高地。其中不乏“靠蒙”的属性,但放到当时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路径。
如今来看,理想汽车凭借着“套娃”家族,如今已在豪华市场站稳脚跟,成为率先扭亏为盈的自主新势力品牌;而比亚迪依托王朝/海洋网的协同发力,加速了“油转电”的消费认知,去年创下了产销300万辆的傲人成绩。因此,“同质化”并非车企的短板,能否实现产品与销量的协同进步,才是车企实力的体现。
本月初,小米SU7交出上市首个自然月的成绩单,4月交付7058辆,足以令雷军挺直腰杆,提前锁定“2024年最幸福的人”。不过,理想MEGA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流量固然重要,但如何合理地利用流量、布局车企长远发展,显然更关乎到车企基盘。至于雷军能否经受住流量考验,小米汽车未来发展如何?值得拭目以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2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