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算账”“午时三刻问斩”等诸多词语我们在文学作品或是影视剧里面经常看到,那午时三刻是几点呢?秋后算账有什么说法吗?古代行刑选在午时三刻的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古代计时方式和现代略有不同,我们现在是实行24小时制,古代用的则是12时辰制。
子时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丑时为凌晨1点到3点,寅时为凌晨3点到5点,卯时为早上5点到7点,辰时为上午7点到9点,以此类推,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可后来又觉得这样划分太过粗糙,在确定时间上范围跨度太大,于是便研究如何可以划分得更细致。
古人的智慧不亚于我们,一个时辰被分成“初”和“正”,分别对应其中的一个小时。
如果还有小伙伴不能理解,那我们就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拿午时来说,午时对应的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午时初则是指上午11点到12点这一时间段,午时正则是指下午12点到1点这个时间段。
但古人的智慧可不仅仅是制定了“初”和“正”,他们还利用漏壶储水的方法,大致将一整天分为一百刻,也就是百刻制。
其实我们对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的解读是和古人的理解略有一些小出入的,在百刻制中,一刻对应的是14分24秒。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午时三刻指的就是现在的11点45分左右。
讲到这儿,不少人一定会有疑问,前文不是才提到古人将一时辰分为了“初”和“正”吗?那为什么午时三刻不是指12点45分,而是11点45分呢?
要解释为什么是11点45分,而不是12点45分,就不得不先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将行刑的时辰挑选在午时了。
众所周知,以前的人民看重鬼魂之说,认为人死后是有鬼魂的,而午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重的时间,选在此时行刑,可以压制鬼魂的阴气。
何为阳?何为阴?在古代,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我们所熟知的阳历就是太阳历,阴历就是月亮历。
“日中则阳气极盛”,古人认为正午日头最高,天气最热,阳气最旺,正午之前都是阳气逐渐增强,而过了正午就是阴气逐渐增强。
晚上12点与正午12点是阴阳的交界点,晚上12点到正午12点阳气慢慢增加,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阴气慢慢增加。
解释道这儿,相信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午时三刻是11点45分,而不是12点45分了。
古人认为,斩首是一个怨气重,阴气重的处罚,为了不使阴气作乱,自然不可能选择12点45分,一个阳气已经过了最大值,开始逐渐减少的时间点。
而11点45分,正是阳气快要达到顶峰的时候,此时问斩,强大的阳气正可以快速地化解斩首的阴气。
古代也相信人能够过奈何桥,喝忘情水,忘却人间往事之后再度投胎转世,所以在问斩之前还有不少人道主义关怀,比如断头饭。
中国有句骂人的话,叫做“饿死鬼投胎”,也有一句俗语,叫做“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等,无一不在说明中国人对填饱肚子的追求,所以尽管要被处以斩首,在此之前,也会给犯人吃一顿饱饭,也正是因为这是最后一顿饱饭了,所以也被叫做“断头饭”。
但其实这也与鬼神之说有关联,因为担心不吃饱上路,怨气重,会出来作祟,搅得不安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让他们吃饱了上路。
有些朝代还会给犯人一块生肉,倒不是给他们吃的,而是让他们过奈何桥看到恶犬的时候,将生肉丢给他们,打发了他们走,好顺利过桥,顺利投胎转世,魂魄不要滞留在人间,造成祸端。
还有就是经常与午时三刻一同出现的就是“秋后算账”,那么秋后算账又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变化的规律,也是天道的规律,在古代,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顺应天道。
那时候的科学并没有那么发达,一切难以用常识解决的问题,便统统归入天道。恰逢大旱,天降甘霖,便被解释为是上天垂怜苍生;连绵阴雨,暴雨不断,水位上涨,淹没良田,便被解释为是触怒了上天,上天降下惩罚以示惩戒。
可明明都是下雨,就是因为时机不同,解释就大不相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自然知道,下不下雨与所谓的垂怜与降怒并没有什么关系,可那时的人们却对这类说法深信不疑。
皇帝的天子,是天道的代表,所以皇帝做事也不能越过天道去,春夏赏善,秋冬罚恶。春夏是万物复苏,天地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的季节,意味着这两个季节得到了上天的喜爱与垂怜,所以在春夏多主张奖赏;秋冬万物开始凋零,树叶掉落,花儿枯萎,动物减少行动准备冬眠,意味着这两个季节或许不被天道所喜。
秋冬之中,尤其是秋后,“秋后”指9月到12月,是一年之中阳气最弱的时候,代表着收割与清理,是惩治罪犯的最佳时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对午时三刻是几点,秋后算账的说法,古代行刑选在午时三刻的原因都有了一些认识。
午时三刻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还代表着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一种思想,这十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与探究,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更加理解,以便更好地传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2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