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他进行了一场极为激情澎湃的演讲,并说出了那句极为著名的话:“我来到这里,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自由战士的枪,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这一刻,他代表的是渴望建国的阿拉法特人民,他相信隧道的尽头总会看到光明。随后,会场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段演讲也成了联合国的历史名场面。
但遗憾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阿拉法特手中的橄榄枝和枪都滑落在了地上。
少年阿拉法特
1929年,阿拉法特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名富商,母亲则出身名门望族,自称是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
但阿拉法特的童年并不快乐,母亲在他4岁时便早早过世,父亲则常年不在家,阿拉法特和兄弟姐妹们被寄养在舅舅家里,平时照顾他生活最多的是比他大10岁的姐姐。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阿拉法特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他是孩子们中的“孩子王”,经常组织一些带有军事色彩的游戏,还会手持棍棒,敲打那些不听从指挥的人。
他还十分崇拜阿拉伯的反殖民英雄——亚西尔·比拉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这样的人。因此身边人也常常叫他为“亚西尔”,时间久了,这就成了他的名字。
很快,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给了阿拉法特真正成为“亚西尔”的机会。
年仅17岁的他参加了抗击以色列的斗争,主要负责从劫匪经常出没的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甚至把军火弹药从埃及偷偷运输到巴勒斯坦的地下组织手中。
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战火中丧生。战争的失败,家园的破坏给了阿拉法特沉重的心理打击,他需要一个可以慰藉和依靠的力量,最终他找到了,这个人就是纳赛尔。
阿拉法特是在埃及上的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这里,他目睹了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月政变”后,埃及的迅速崛起,因此他将纳赛尔奉为精神领袖。
也是在这一年,阿拉法特当选了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的主席,并创办了首个巴勒斯坦学生杂志——《巴勒斯坦之声》。
1954年,作为学生代表的阿拉法特找到纳赛尔,吁他能帮助巴勒斯坦建国。
纳赛尔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建国可不是建立学生会那样简单,他只觉得这个毛头小子太过书生意气了,并没有当回事,直接拒绝了。
而这一年,阿拉法特才25岁。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满怀热血地加入了埃及陆军服役,并成为一名少尉。战斗中,他用自己所学的工科知识,出色完成了拆炸弹引信的工作,获得了不小的名气。
战争之后,阿拉法特在科威特的一家公共工程部门担任工程师,而那时候的科威特,已经是中东最富裕、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了。
阿拉法特凭借自己的建筑知识开设了建筑承包办事处,苦心经营之下,他开上了汽车,住上了别墅,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定居这里,舒舒服服地过完锦衣玉食的一生。
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人民正在遭受怎样的苦难,没有忘记以色列如何侵略他们的土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当上富翁的同时,阿拉法特也正在秘密筹建一支规模浩大、以反抗以色列为目标的武装组织,他从古兰经中取了一个词,为这个组织命名为“法塔赫”,意为“打开荣誉之门”。
手持枪和橄榄枝的自由战士
当时想武装赶走以色列的组织不止一个,尤其是1959年以色列单方面宣布,要更改流经阿拉伯国家的约旦河水道,更是让各地反以组织蓬勃兴起。
1964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召开,参会的有400余人,都是在世界各地纠集力量的反以头目,而当时法塔赫只有12人。
会议成立了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艾哈迈德·舒凯里任第一任主席,正是他在会上放出了那句著名的狠话:“把犹太人赶进大海去。”
狠话虽然说得硬气,但巴解组织在成立初期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三年里一次正经架都没打。
因为,巴解组织虽然成立了军队,但其背后主要的力量是纳赛尔,而经历过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纳赛尔,并不想把埃及拖入一场与以色列的新的战争中。
而巴勒斯坦人又都想让纳赛尔这个老大哥,去领导巴勒斯坦人跟以色列拼命。
于是,纳赛尔推动建立了这么一个巴解组织,想以此疏导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情绪,在实践中控制巴勒斯坦人不要“乱来”,同时不允许巴解组织通过加沙地带去袭击以色列。
阿拉法特看出了纳赛尔打的算盘,果断与巴解组织进行切割,带着自己的法塔赫单干去了。
1964年的最后一天,6名法塔赫突击队员潜入以色列,计划去炸以色列一个民用蓄水池,结果由于法塔赫手上拿的爆炸装置太破旧,试了半天竟然是个哑炮,一点动静没有。
尴尬的是,阿拉法特在行动前就拟好了“法塔赫第一号军事公报”,发给了黎巴嫩各家报社,打算一炮走红,做大做强,丝毫不知道在以色列的手下们行动失败的消息。
此时,黎巴嫩的各家报社也充分发挥了标题党精神,把法塔赫的行动越吹越离谱,最终在这次极为无厘头的行动后,整个中东都听说了阿拉法特的威名,慕名而来者不可胜数。
法塔赫就此壮大了,武器装备也逐渐增多。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性失败,圣城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占领,悲观情绪笼罩在了整个伊斯兰世界之中。
就连法塔赫中很多人都觉得,继续对以色列斗争是不明智的,不如休养生息,壮大力量再战。
但阿拉法特依旧坚持“对以斗争不能停止”,他还秘密潜入以色列占领区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被占领地区抵抗运动的一手资料,联络各地反以人士,探索之后的游击战略。
阿拉法特这样说:“如果我们放下了手中的枪,那么整个阿拉伯民族都会消沉下去!”
随着法塔赫对以色列袭扰次数的增多,以色列想一举把法塔赫收拾个干净。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小小的法塔赫竟然比中东联军还难打。
1968年3月21日,以色列出动1.5万人,跨境袭击法塔赫在约旦的卡拉梅军事基地。
得到情报后,有些人劝说阿拉法特离开,他却说:
“自1967年阿拉伯人战败后,必须有某个组织为阿拉伯民族做出榜样来,应当有某个组织能够证明民族我们阿拉伯民族中,是有人准备战斗到底的。因此,我很抱歉,我们不能撤出,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阿拉法特敏锐地察觉出,以军坦克在卡拉梅的崎岖地形下,将会出现的不便,于是派出武装队员借用夜幕掩护主动出击,成功击毁以色列几辆坦克。
甚至,不少游击队员浑身装满炸药直接朝坦克奔去,与其同归于尽。
15个小时的战斗后,以色列被迫撤军,同时在国际舆论中也遭受到了一致谴责。
法塔赫方面虽然损失也相当惨重,但却让阿拉伯人看到了希望,很多人将阿拉法特视为精神图腾。短短18个月里,就有2.5万志愿者请求加入法塔赫。
之前对法塔赫心存芥蒂的国家们,也都拿出了资金给法塔赫。
1968年7月,第四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在开罗召开,此时的法塔赫已今非昔,100个席位里,法塔赫拿到了38席,成为巴勒斯坦抵抗组织中影响力最大的派别。
一年后,阿拉法特被推举为巴解组织的执行委员会主席,获得了最高领导权。
与此同时,一波又一波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始了。
1967年,巴解组织向以方发起的跨界袭击有97起,以方伤亡78人;1968年,这个数字飙升到946次,造成伤亡273人;到1969年,数字继续飙升至2432次,造成伤亡243人。
可就在巴解组织的武装实力愈发强悍的时候,一场“同室操戈”正悄然来袭......
关于法特赫的争议
巴解组织的形成,就像是汉末袁绍组的十八路讨董联盟,阿拉法特就是那个盟主,而法塔赫只是巴解组织中的一支。
这个组织里信仰不一、背景复杂,内部又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政,与以色列作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于是,很多违背预料的事情也因此不受控制的发生了。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是巴解组织中的第二政治派别,与法塔赫路线竞争最为激烈。
1968年至1969年,“人阵”成员多次对往返以色列的飞机进行恐怖袭击,在国际社会谴责后,他们竟然骄傲地称:“我们以高昂的代价获得了世界媒体的瞩目。”
这些骂名,都被记在了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头上。
此外,法塔赫也在“卡拉梅战役”之后,行事愈发骄纵起来,许多本来支持法塔赫的阿拉伯国家都开始对其反感。
约旦本是法塔赫的主要支持者,但法塔赫在约旦国内四处建立营地,将约旦国内变成了“国中之国”,他们常常拿着武器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动,向居民挑衅,还有人借口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公然在街头打劫。终于,约旦政府忍无可忍,走到了巴解组织的对立面。
1970年9月到1971年7月,约旦军方向本国境内的巴勒斯坦营地“大开杀戒”,数千巴解游击队员阵亡,上万无辜难民丧生,法塔赫被迫逃亡黎巴嫩。这便是“黑九月事件”。
小结
正如阿拉法特自己给自己的定义,他是一个带着枪的自由战士,但他却称不上是一个好的统帅;他带着法塔赫逐渐强大,成为了一支整个中东都闻风丧胆的军队,但是他却很难约束法塔赫成为一只团结人民的武装部队,并且最终越走越远,成为了时代的逆行者。
或许,阿拉法特在百忙之中读读中国古田会议的历史,买一本名叫《整顿党的作风》的小册子,或者听一首名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结局都会不一样了。
1971年,巴解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在黎巴嫩南部开辟新的巴解组织。
也是从这一刻起,阿拉法特和他的法塔赫正逐步迎来新的悲剧。
参考文献:
1. 法塔赫研究
2.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斗争的领袖——阿拉法特
3. 阿拉伯联盟对巴勒斯坦政策的演变(1945-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