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母亲竟是著名双枪女将! 罗荣桓亲自赠枪, 建国后6次出国

正史笔记2024-03-23 17:06:14  89

经典故事片《小兵张嘎》自1963年放映以来,“嘎子”的形象就一直活跃在广大观众心里。看过电影的人也会情不自禁地问:“谁家养了这么个‘嘎小子’?她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

本文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嘎子”的扮演者安吉斯的母亲——内蒙古著名的双枪女将。

流落北平,进入延安

“嘎子”的母亲名叫乌兰,1922年9月5日生于辽宁朝阳县凤凰山下,原名宝力格(蒙语:泉水)。

乌兰长眉凤目,大辫子乌油闪亮,走路步履轻捷,说话温柔舒缓,总给人一种轻风从湖面掠过的舒爽与快感。

东北沦陷后,乌兰随家人流落到北平。其父行伍出身,密谋举事,拟反对袁世凯登基称帝,不幸被人告发,遭到长期监禁,出狱后郁郁长逝。

小小年纪的乌兰,是在内蒙古大草原的马背和驼峰上迎着草浪与烈风长大的。

巾帼英雄乌兰

她曾经两度进入延安。

1938年8月17日,组织上送他们一行5人自天津登上英轮,绕道香港,赶到武汉、西安,从西安步行进入了延安。这是乌兰第一次进入延安。

为什么要去延安呢?原来在北平的学校里,乌兰受到进步老师的影响,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3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日寇侵占平津后,她又成为爆破小组的成员,与几名好友搭伴,炸掉了日本侵略者盘剥中华民族的中原公司(北京西单商场),炸掉了天津的田野洋行、日本人运送军需物资的货轮,还有铁道、桥梁,将日本鬼子搅得焦头烂额,哇啦啦乱吼。因北平参与爆破的一个小组被敌人破获后,组织上决定送她们前往延安。

到延安后,乌兰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担任了救亡室主任;后入延安女子大学新闻系学习时,又担任党建课课代表。从女大毕业后,组织上派遣乌兰进入国统区的内蒙伊克昭盟当交通。

乌兰

二入延安,喜结良缘

1941年初,乌兰奉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卓索图盟闹武装,这时,她与自己在蒙藏学校时的高中同学克力更重逢了。克力更早已是地下党员,于是乌兰通过克力更的关系,沟通关节,打入国民党新编第3师,在师政治部主任云时雨(即乌兰夫)的领导下工作。

后来,乌兰靠着13支枪,13匹马起家,组成了骑兵武工队。在她的领导下,队伍日益壮大,被编为内蒙人民自卫军第11支队。乌兰成为我军骑兵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政委。

那时候,当地有一个反动组织叫“大刀会”,他们自称是“玉皇大帝的使者,刀枪不入”,动不动就杀人越货,袭击攻打我人民政权。

1941年9月,“大刀会”头子王子明领人马向我军袭来,乌兰一马当先,率骑兵挥刀向“大刀会”冲去,杀得敌方人仰马翻,“大刀会”全部被歼。拼死命逃出的王子明逢人就叫:“本来‘大刀会’刀枪不入,可是遇着蒙古骑兵里那个领头的女人,‘大刀会’就不灵了。”

乌兰(右)

1941年秋天,乌兰第二次进入延安。她这回是和自己的心上人克力更一块进入延安的。

为了从理论上进行充实,组织上安排他二人进了西北局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室。

无论战争岁月多么艰难,乌兰都十分珍惜她那乌亮油黑的大辫子,即使突然奉命出征,纵身上马,双腿夹定马腹,她也能端坐在风声飕飕的马背上,两手利索地编好辫子。草原儿女之爱,无论到哪里也是如火如荼,缱绻如蜜。

延安的夜里,同学们站哨巡夜,常见乌兰和克力更坐在延河边的石头上,紧紧拥抱,吻声唼喋,直至深夜。女同学开始时有些看不惯,背后悄悄议论:乌兰谈恋爱,最“粘乎”了。

其实这不是“粘乎”,是爱情的自恣与放纵,是人性之美的解放与自由,正像乌兰纵身上马在如风的马背上用灵巧的十指编织自己的大辫子那样,她认为这纯粹是自己的事儿。

1942年元旦这天,她与克力更在窑洞里办了喜事。

乌兰与家人合影

罗荣桓亲自把一支冲锋枪赠给乌兰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组织上派乌兰重返热辽前线。乌兰有勇有谋,胆量过人,她骑马不要鞍子,上马前先打马起跑再飞身而上,动作迅捷,这样可防止对方打黑枪,这种骑马术名曰“悬蹬马”。

前面说过,乌兰留有美丽的长辫子,在延安时许多女青年都剪了短发,而乌兰却没有剪,这当时在延安还引起了轰动。返回热辽地区当上女司令时,她仍然不剪。有一次,部队没起床敌人就上来了,乌兰跨上战马,在疾驰的战马上从容地梳起了头,头发梳好了,人也冲到了敌人的眼前。手舞双枪向敌人射击。

草原沙坨子里有个惯匪头子,诨名“打一面”,意思是不管和谁打仗,只要子弹充足,他一个人就可以独当一面。他手下有80多个人,其中20多个人在日伪时期就是出没在沙坨子里的惯匪。乌兰就在敌众我寡的险境里,生擒了这个惯匪头子。

“打一面”被抓

“打一面”的拜把子兄弟陈海龙被乌兰用双枪逼住,只急得又哭又嘹:“唉呀!你好心黑啊!没想到老子扛了半辈子枪,今天栽倒在你这个黑心娘儿的手里啦!”

1948年春节追击匪特,策马疾驰的乌兰冲在最前边。转过韩家店,又追向三家子,只要瞄见个人影,乌兰抬枪就将其撂倒在地。残余匪特一溜烟似地向山沟钻去,乌兰快马追上,左手将大辫子往肩后一扔,伸出右手一抓,把个吓麻了腿的匪徒拎了起来,横担在马鞍子上,飞马回营……

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小调:

咱们东三省,有位女英雄。

蒙民女同志,名字叫乌兰。

年方二十四,掌握大兵权。

痛打众匪寇,英名天下传。

乌兰(右)

乌兰率部队参加辽沈战役时,因战功卓著,4野政委罗荣桓亲自把一支冲锋枪赠给了她。

克力更与乌兰结婚后,返回热辽地区在20军分区指挥剿匪。军务繁忙,这一对夫妻直至1947年10月底才趁开会之机在五家煤窑会面。

久别重逢,乌兰决定把一匹高大壮实的枣骝马送给夫君。就要分手了,夫妻俩按辔徐行在洒满银霜的草原上,草枯鹰疾,远山如黛。突然,乌兰骑的青马一个劲儿地甩鬃、嘶鸣,克力更见状,温存地问道:“它大概是舍不得枣骝马罢?”乌兰深情地笑了笑:“不是舍不得,它是要枣骝马英勇地去参加战斗!”说到这里,乌兰嫣然回眸,为心上人吟诗一首:

暮秋别君去,阵地度寒冬;

春令东风舞,带来鸿雁声。

乌兰雕像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乌兰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先后6次随代表团分别出访匈牙利、丹麦、日本等许多欧亚国家,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妇女的交往和友谊。

乌兰(右二)赴蒙古国访问时与部分妇女代表合影

乌兰有草原上的“穆桂英”之称。电影《祖国啊母亲》中有一位名叫洪格尔的蒙族姑娘,跃马挥刀,纵横驰骋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洪格尔的原型就是乌兰。

乌兰当年的传奇故事,一直在内蒙古人民中广为流传。

1987年4月5日,乌兰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20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