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志愿军首次出动喀秋莎炮击美军, 李奇微大惊: 苏军参战了

荣轩谈历史2024-05-04 23:50:37  89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位于中国东北方向的朝鲜发生了内乱,美国为从中得到好处凭空介入这场内乱,对朝鲜挑起了战争,为保卫中国领土不被侵犯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发展空间,苏联与中国商议迅速作出决定,中国率先派遣志愿军到达辽宁准备作战。

当时,在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志愿军无法对美军产生任何威胁,就连时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军长的李奇微也颇为自信的表示战争形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拿下朝鲜、班师回朝。

天下事风云变幻,战场上局势瞬息逆转。彼时的李奇微对前线的变故毫不知情,一向自诩为军事强国的美军正在无数火箭弹的轰击下四散逃命,高地上堆满了士兵尸体,炮火之外一片死寂。

突访前线的李奇微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一幕,刚才的自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和恐惧,昔日训练有素的王牌之师究竟遭遇了什么?印象中的中国军队实力微弱,武器发展水平更是不及工业化完全的美国,当时唯一与美国有抗衡之力的只有苏联,难道苏军参战了?

李奇微震惊之余更多的是不解与好奇,直到看到美军24师师长丘奇将军,他才得知了现场的具体情况。

一、“喀秋莎”的首次亮相

“喀秋莎”在万众期待中悄无声息的来到中国志愿军阵营中,此时的美军什么都不清楚,依旧不把中朝部队放在眼里。在1951年一个平常的夜晚,美军部队正在营地休憩,“喀秋莎”火箭炮此时已全部就位,将目标对准了酣睡中的美军,只等一声令下,数百颗炮弹将顺势而发。

这是“喀秋莎”这一武器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应用,中国志愿军此时内心无比紧张,随着一声“点火”指令下发,数台火箭弹装甲车装弹发射一气呵成,数百颗炮弹凌空而起,在天际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之后精准降落到美军营地。

刹那间,天空亮如白昼,随着一阵反复的轰击声过后,美军如草木一般在“喀秋莎”的余烬中凋零,剩下的残兵弱将也丧失了战斗能力。

作为“喀秋莎”的首次亮相,却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在美军毫无防备时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无数美国将士在震惊与不甘中失去了生命。

中国志愿军毫不松懈,在“喀秋莎”火箭弹余威还未散尽之时乘胜追击,歼灭了大量敌军,一向自负的美军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滑铁卢。

在数天的激烈角逐中,中朝志愿军将盘踞在朝鲜西部的美韩军队消灭殆尽,位于韩国汉城中心地区的美韩联军中坚力量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层屏障,暴露于志愿军的炮火之下,随时面临着瓦解的风险,中朝军队开始有了占据上风的苗头。

中国经历了数年战争的洗礼,国力微弱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凭借着多次交手的印象,这次凶猛的火力进攻完全不像中国志愿军的手笔。

诚然,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完全无法制造任何尖端的武器,在以往的对战中仍是使用过时的山炮与敌人进行肉搏,无数战士用生命为新中国搭建起一道以血肉筑成的防护墙,更遑论与发展迅速的美国相提并论。

可以说,这次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犹如“锦柯刺秦”般,带着必死的决心与美军抗衡,即便“蚍蜉撼树”,也断不放弃!作为朝鲜战争的主要掌舵人之一,李奇微凭借着对国际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可以肯定这次袭击美军营地的火箭弹与中国无关,更像是老对头苏联的风格。

二战结束后,苏联同美国一样国力迅速攀升,工业迅速发展,在乱世中拔地而起,成为军事实力雄厚的两大政权,屹立在大洋两端分庭抗礼。想到此处,李奇微不由心惊:“难道苏军也参战了?”

李奇微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若苏军搅入战局,那么小小的朝鲜半岛将会承载远超其荷载的军事战力,美国想要殖民奴役朝鲜的希望将彻底落空,况且苏联作为军事大国,他们并没有信心能够抵御苏联的还击,朝鲜战争也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届时各方势力重新洗牌,这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

惴惴不安的李奇微经过多方打探,发现这次突袭中并未存在苏军的影子,而是由中国志愿军旗下的一支炮兵部队引入了苏联武器。

虽然排除了苏联参战的可能性,但仍让人担心的是,这批武器的威力如此巨大,其背后共有多少存量,不管如何,这意味着美军在之后的战略里将会忌惮志愿军背后的武器,美军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随后李奇微发现,这次志愿军突袭所使用的火箭弹属于一种多轨道轮式火箭炮,是苏联新生产的一种BM-13型装甲车火箭炮,它的另一个名字“喀秋莎”流传更为广泛。

起先,BM-13型火箭炮并未以现名而被知晓,彼时它被苏联列为绝密武器,除了设计者无人能够探明它的真身,仅有的识别标志位于箭身上硕大的“K”字。随着爱国歌曲《喀秋莎》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广泛流传,苏军开始用“喀秋莎”命名它。

这是一种可以一次性快速装载16发炮弹的装甲车,射程可以达到8.5公里,在战场上投入使用时,凭借着其自身移动便携、射程远、发射快、轰击范围广等优点成为了苏联的一张底牌,为苏联创下不败神话。

这次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首次亮相给美军造成了巨大伤亡损失,然而,追溯到几年前,它的威力已经初见端倪。

在苏联的卫国战争里,“喀秋莎”已经被用来对付德军,财大气粗的苏军一口气投入了上百辆火箭弹装甲车,几千枚炮弹万箭齐发,雨点一般落在德军头上,天空如血染就、一片赤红,苏联的胜利也随之而来。

在之后多个大小战役中,“喀秋莎”一次又一次为苏联创下了辉煌战绩,在对敌军的歼灭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喀秋莎”火箭炮的加入无疑为中国志愿军增添了一副有力翅膀,军事力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美军对中朝人民的武器压制被打破,志愿军开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逐步获得主动权,抗美援朝胜利指日可待。

在此后与美军的多次交锋中,“喀秋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志愿军击溃美军的关键。

二、“喀秋莎”在抗美援朝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9年,刚成立的新中国经过抗日战争与十年内战的摧残洗礼,犹如一个初生的孩童开始屹立在神秘的东方大地上,但时逢战乱年代,各地无休止的战争无法给新中国足够的成长时间,伟人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仅仅在半个月之后,美国借由帮助韩国捍卫领土主权介入到了这场朝鲜内斗之中,朝鲜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被美军惦记,而美国想要灭掉社会主义政权之心人人皆知。

美军对朝鲜的侵害不仅是对朝鲜人民生命的践踏,更是对我国边防的巨大威胁,为保卫新中国不再重演那段屈辱的历史,中国志愿军迅速做出决定,在1950年6月率领一支先驱部队到达中国东北随时待命,誓死守卫“三八线”,至此,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彼时的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悬殊,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美国的各种高科技军事武器将毫无意外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反观中国,大多数人内心也十分清楚双方实力的不对称性,无数志愿军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们也必须用自己的身躯为身后的祖国和家人阻挡边境的炮火弹药,美国参战如司马昭之心,借抗击朝鲜之由,意在打压东方大地上正在复苏的这个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志愿军必须出战。

当然,这次行动并不是盲目的,在做出参战决定之前,我军已向苏联方联系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准备先派遣部分兵力支援朝鲜,所以第一批军队所用的武器大都是从抗日战争中缴获的各种枪支榴弹,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集中兵力逐步歼灭敌人。

但很快美军发现志愿军远程火力弱的缺点,将重型装甲车、坦克、重炮等组成环形阵地完美地抵御了志愿军的进攻,战场上局势风云变幻,美军势如破竹,负责抵抗美军的第九兵团伤亡惨重,最终只能跟随陆军一师逃出炮火重围,就这样,美军仅用了三个月就把战火打到了鸭绿江边,对我国领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到了战争的第二阶段,对火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志愿军苦苦盼来的秘密武器——喀秋莎终于到位,它们交给了志愿军第48炮兵21师。由于当时志愿军的并不认识这一新型武器,因此苏联专门派遣了专家教导我们的士兵使用喀秋莎火箭炮。

在长达半年的学习之后,我们的炮兵21师终于掌握使用方法,喀秋莎在万众期待中奔赴朝鲜战场。对于这支新生的炮兵部队,彭德怀向战士们交代:“我们要伺机寻找战机,将火箭炮的优势发挥出来!出其不意、排山倒海一样向敌人发起闪电袭击。”

彭司令说的没错,喀秋莎属于美国也没有的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也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它的尾焰异常明显,一经发射就会引起敌人注意、暴露装备位置,因此在战斗中需要及时更换据点。在“喀秋莎”首次出战时,其恢弘的场面给无数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几百颗带着赤红尾焰的火箭弹将整个上甘岭笼罩在死亡气息之下,弹过之处,一切生机不复存在,只剩满目疮痍。更有甚者,有幸存士兵回忆说,“他们有原子弹”,由此可见“喀秋莎”的威力。

第一次出场仅有十几分钟,但却给中国志愿军炸出了无尽的希望,并趁机收复了失地,为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喀秋莎”出现之前,中国志愿军受制于美军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战场上处处捉襟见肘,只能用无数爱国战士的血肉之躯去抵挡美军强大的炮火,为祖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随着这一先进武器的进场,中国志愿军开始有了正面对抗美军的底气,据不完全统计,敌军伤亡的70%都来自于“喀秋莎”火箭炮,它在首战告捷后已成为志愿军的制胜法宝。

至此,中国志愿军开始以更高的姿态面对美军,昔日的绝对压制早已荡然无存,美军经过“喀秋莎”的洗礼后颓势尽显,再无傲气。志愿军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亮相后的新型武器已经引起了美军的忌惮,在美军中还存在一支举世闻名的“王牌”,也就是美军一师。

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一师所展现出来的军事素养令人闻风丧胆,对上美军一师就是十死一生。但是,就在1951年2月,中国志愿军202团一鼓作气,携“喀秋莎”对这支传闻中的部队下了通牒,这展现了对“喀秋莎”的绝对信任。

于是,“喀秋莎”在朝鲜战场再一次出场。与首次亮相不同,这次美军为防御火箭弹的射击,盘踞在添木洞和正洞里与中国志愿军迂回作战,这让“喀秋莎”难以发挥全部威力,为此志愿军开始玩起了兵法,决定先诱敌出巢。

志愿军佯装使用旧式武器对美军发起“猛烈”进攻,让其误以为上次的火箭弹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时间的推迟,美军一师逐渐放松了警惕,在一阵短促而响亮的冲锋号角声之后,潜藏于洞中的美军终于出击,踩进了志愿军的圈套。

蛰伏多时的中国志愿军202团在敌人出来的瞬间发射了“喀秋莎”,美军退无可退,在炮火中等待覆灭。在这次对战中,中国志愿军歼敌800多,美军再次受到了重创,之前夺去的添木洞阵地也重新物归原主。

至此,“喀秋莎”名声大噪,其威力已到达令每个美国人骇人听闻的地步,且凭借着两战全胜的姿态,决定了喀秋莎在之后的战役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喀秋莎”带我们走向胜利

喀秋莎在朝鲜战场中的使用让中朝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中国志愿军在喀秋莎的加持下已化身成为战无不胜的存在,以战神之姿一步一步击溃曾经傲视群雄的美军。接二连三败在“喀秋莎”身上的美国是不甘心的,他们的怒气无处安放,一场大战无可避免。

1952年10月,上甘岭地带集结了大量的军事武力,这次他们的目标对准了中国志愿军炮兵团。黎明前的黑夜往往是最寒冷的,美国这次异常的举动可以认为这是最后一战。

上甘岭阵地上数百台重型装甲设备、空中的战斗机紧锣密布,无数炮火席卷了面前土地,强大的冲击波甚至造成蹲守在地下甬道中的战士被炸死。

前线指挥员秦基伟被突如其来的轰击声震醒,根据战况他很快判断了敌人的真实意图,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很快,他向上级报告了前线情况,并申请调拨了所有的喀秋莎炮并于次日中午前全部到达。

苏联卖给我们的价格非常贵,一发火箭炮需要6辆黄金,在过去的大小战役中一直节约使用,但到了此时千钧一发的阶段,志愿军不敢再省。

在之后的几天里,上甘岭上空枪弹如林,炮火如雨,数万发“喀秋莎”火箭弹穿梭其中,入眼皆是一幅末日之景,四国军士在火光四射中拼杀,最终中朝志愿军在“喀秋莎”的加持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之后的几天,喀秋莎多次参战,美韩两军死伤无数,而使用喀秋莎的志愿军炮团受到了全军战士的热情欢迎,并获得一面锦旗:“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

我们的先辈从无数血淋淋的历史中走来,取得如此伟大胜利的原因除了战士们勇敢顽强、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之外,还有武器的威力、射程等也是胜利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七十年前,喀秋莎带领我们走向胜利,捍卫了国土完整,保卫了人民生命安全,但每一发炮弹都是我们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没有掌握核心的技术就始终受制于人。

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国防事业仍是重中之重,“喀秋莎”更向是一种精神符号,激励我们去发展属于自己的“火箭炮”!

参考文献:

[1]张鸿宇.“炮兵之王”中看历史军博文物里寻启示——“喀秋莎”火箭炮背后的故事[J].军事史林,2021,(05):44-48.

[2]晓荣.“喀秋莎”火箭炮一战成名[J].中国军转民,2021,(02):72-73.

[3]陈光文.战场神话——“喀秋莎”火箭炮[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5,(09):28.

[4]李奇微回忆录[M].2013-11.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20242.html
0
随机主题
宁波建工: 子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6.69亿元EPC项目京东严惩“摸摸党”用户, 网友热议纷纷指责其不道德行为历史重演?海港外援不满被换下:当场与教练组发生“内讧”!内蒙古乌海:“五个结合”做细做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今日开播, 杨幂: 争取不让动漫粉失望《乘风2024》宣布将直播, 被质疑投票数据注水, 节目组回应: 将对异常数据予以清除处理三国志战略版-5月22更新, 武将调整, 城建系统给玩家带来什么?无视美方停火敦促, 以色列空袭加沙, 80万难民被迫逃离靴子落地,事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今日市场行情预判郭虹: 演技深厚获认可皇家加勒比回应游轮漏水事故: 机械手臂误触消防洒水器 现对舞台做干燥处理中国最长跨市“地铁”要来了武则天已经打算还政李唐, 为何张柬之等人还要发动神龙政变?桃园三结义:关羽誓死效忠刘备,张飞:俺也一样!美国移民局公布H1B最新数据, 留学生的移民途径不该只有一条5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98 下调21个基点西媒: 巴萨已选定弗利克接替哈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挪威在天然气管道破裂后追随新北极熊郭德纲讽刺同行有多狠?相声没落全因同行太差劲独行侠被狼队压制! 欧文24+1东契奇6中1, 华子13+8, 李凯尔大爆发极星CEO: 不再依赖沃尔沃和吉利! 两款新车将用“自家”技术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