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革命有功也有过, 建国后当市委书记不满足, 伸手向毛主席要官

历史门前小个子2024-05-05 12:13:42  137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全国解放已经指日可待,而面对越来越好的局势变化,作为我党主要领袖的毛主席,此时却是忧心忡忡。

毛主席的担忧之处,不是敌人的反扑,而是担心革命胜利后有干部禁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在召开的我党第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使得党内同志不要骄傲,毛主席特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第一,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第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主席为了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他的良苦用心,实在是天地可鉴。

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有很多人倒在了糖衣炮弹下,最典型的两人,就是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的张子善和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

从建国后到1951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两人就贪污了171.6亿元(旧币,相当于171.6万),也许在现在看来,170多万并不算是一个大数目,但是在当时,这171万的购买力可不是现在能比的。

要知道抗美援朝时,河南豫剧大师常香玉义演为志愿军捐飞机时,当时一架飞机才15万元,也就是说,张子善,刘青山两人贪污浪费的国家财产,完全可购买11架飞机还多。

而面对刘青山,张子善的重大犯罪行为,毛主席当机立断,表示一定要将两人枪决,否则无颜面对那些牺牲的烈士。

毛主席本想将张子善,刘青山两人作为党风建设的典范,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担任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的戴季英却是嫌自己官小,伸手向他要官,对此,毛主席更加雷霆大怒。

戴季英为什么会向毛主席伸手要官呢?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戴季英这个名字,但是实际上在我党早期时,戴季英确实是一个比较名气大的领导人,用简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戴季英不仅是“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而且还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通过以上这两句话,足以看出戴季英对革命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他算是有功之臣,而不为人知的是,戴季英的革命生涯里,其实不光是有功,也有过。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戴季英最终在建国后担任的职务不高,是河南省会开封的市委书记。

在很多老同志看来,戴季英对革命犯有过错,他能够在建国后当官,而且官也不小,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戴季英此人太过于执拗,他并没有认为自己有错,而且还觉得党组织给他的官小了,所以,他给毛主席写信,决定和毛主席要官。

对戴季英的请求,毛主席看后尤其气愤,因而批示道: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戴季英对革命的功与过,分别是什么呢?他后来的结局如何?

戴季英是湖北黄安人,早些年间,他在家乡闹革命,参加过农民协会,后来加入了共产党,自此便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武汉工作时,戴季英能力强,出了不少风头,那个时候,他是武汉三镇有名的学生爱国运动领袖。

大革命失败后,农民运动开展得不错的黄安成为了敌人镇压的重点,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黄安也是戴季英的家乡,他并没有被敌人的恶势力吓倒,而是坚决与戴克敏、吴焕先,郑位三等同志一同继续革命,坚持斗争。

为此,他们领导了打响了鄂豫皖地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即“黄麻起义”

起义后,戴季英不畏牺牲,开始与其他同志一同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他确实对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一边在地方宣传“扩红”,一边又在战斗时于前线指挥。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戴季英曾任25军74师政委,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不得不离开鄂豫皖长征,74师却是留了下来与敌人打游击,这期间,戴季英的战功是相当显赫的。

1933年,戴季英升任红25军政委,同时兼任了74师政委,鄂东北游击总司令,自此,他毫不意外的成为了坚守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重要领导之一。

红军时期,是戴季英革命生涯中最为高光的时期,此后到了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戴季英名头不显,也没有再做过军事主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戴季英对革命也犯了过错。

戴季英能打仗,确实优秀,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戴季英也是一个坚持“肃反”的人。

“肃反”,众所周知,这是红军时期的我军一大“失误”,而戴季英的坚持肃反,自然也是给他的革命生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污点”,

戴季英对革命有功,也有过,党组织综合考虑后,再加上戴季英对革命信仰的坚定和热情,最终,党组织对他选择了宽容,不仅没有抛弃他,而且还保留了他作为地方领导的职务。

建国后,戴季英被任命为了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当时开封是河南的省会,这个官对戴季英而言,已经是不小了,但是他却很不服气,觉得党组织太小看自己了,因此,他开始与其他同志对抗,甚至还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要求让自己当河南省委书记。

戴季英向组织伸手要官的行为彻底的惹怒了毛主席,毛主席批示:永不启用,戴季英也因而被开除党籍,公职。

从1952年后,戴季英就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为戴季英平反,因而戴季英也恢复了党籍和省级干部的待遇。

晚年时,戴季英在河南郑州生活,直到1997年去世,享年92岁,可谓高寿,这对戴季英是最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了,作为一名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军人,最终得到如此结局,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778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