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八路军胶东军区成立。说起胶东军区,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打红胶东一片天的许世友上将,他是胶东军区的司令员。
而其实,胶东军区还有四位副司令员,他们也都是战功赫赫的猛将。
第一位副司令员是王彬
王彬早年在国军孙殿英部当兵,担任过排长、连长、副营长。后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63军教导队担任队长,也做过北平辅仁大学的军事教官。
1936年王彬入了党,并去了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并兼任军事教员。抗战开始后,他被派往山东发展抗日武装,并担任山东纵队参谋长,后成为山东纵队第5支队司令员,以及第三军区兼第5支队司令员。胶东军区成立后,他担任副司令员,是许世友的得力助手,先后参加胶东1939年冬季和1942年冬季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担任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副司令员兼教导师师长,后成为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王彬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离开了部队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局局长和部长助理等职。因此,他没有获得军衔。
第二位副司令员是陆升勋
陆升勋是山东人,青年时期在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习,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小学任教。他他满怀救国救民的热忱,在家乡创办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活动。
1936年陆升勋入了党,抗战开始后,他率领30余名青年,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并加入了游击队。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陆升勋调任山纵特务团团长。山东纵队第二次整编后,他改任一支队后方司令部司令员。此后,他又先后担任沂鲁军分区司令员以及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在此期间,他率领部队转战于沂蒙山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1942年10月他任命为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令人惋惜的是,在他在赴任途中遭到了日伪武装的袭击,突围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第三位副司令员是袁仲贤
袁仲贤参加革命挺早的,1924年就入了党。他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和陈赓以及左权都是同期的。他曾随贺老总参加了南昌起义,也去苏联留过学,回国后任广东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南湘江特委书记。
抗战开始后,他去了山东,先后担任山东军区教导团团长,胶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协助司令员许世友,发展壮大了胶东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军区并入华东军区,袁仲贤任军区副参谋长。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袁仲贤任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政委。
新中国刚刚成立后不久,时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袁仲贤接到调令,去了外交部,错过了1955年的授衔。不过他成为了一名将军大使,出任中国驻印度首任大使。1956年,他从印度回国后,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了总理的得力助手。可惜,因为劳累过度,年仅53岁的袁仲贤在1957年就不幸病逝。
第四位副司令员是吴克华
吴克华1929年参军,并入了党。他参加赣东北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多次率部担负后卫,阻击追敌,掩护主力脱离险境,出色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中革军委的通电嘉奖。
抗战开始后,吴克华去了山东,历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以及第2支队司令员等职,开赴鲁中坚持抗日斗争。该支队改番号为5旅后,他又被任为旅长。此后,他又担任了胶东军区的副司令员。配合司令员许世友参与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一起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胜利后,吴克华北上东北,担任纵队司令员。塔山阻击战为解放锦州立了大功,也让吴克华一战成名。1949年4月中旬,吴克华率41军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并挥师广西,攻克桂林。
新中国成立后,吴克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1955年,吴克华被授予中将军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