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驱走了沙俄的封建专制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建立,此后苏俄又在快速扩张之下完成了对世界最大国家的冲击目标。1922年,苏联宣告了它的成立。
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时,我国的一众知识分子从苏联手中接过象征着社会主义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的火炬并随即开始了艰辛的探索道路。在艰苦奋斗中,中国人民最终胜利了。
新中国就此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对于苏联这位老大哥,应当说我国自上而下都给到了莫大的尊重和礼遇。苏联从其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也对我国百般照拂。然而,一场分裂到来了。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的交恶震惊了世界。却也让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面资本主义阵营找到了侵入的机会。美国趁我国与苏联处于破裂关系之下的档口接连对我国释放出莫大善意。
不仅从明面上制止了赫鲁晓夫要对我国进行核武器打击的疯狂举动而且还当着全世界的面把苏联欲以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来进攻我国的计划公布出来。可以说,美国起的作用很大。
一方面是避免了我国陷入到战火当中;另一方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乃至世界地区的和平。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赫鲁晓夫却仍然向我国出口了图-16轰炸机。
要知道,这时我国和苏联的关系仍旧处于中苏交恶时期之下。这样大胆而敏感的举动无疑让人很是费解。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秘密也终于被揭开了。主要与以下三个原因正相关。
图-16轰炸机并不先进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图-16轰炸机的技术水平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已经不算先进了。甚至于可以说图-16轰炸机之上的技术水平无法代表这一阶段里的苏联在飞机上的真实科技水平。
简言之,图-16轰炸机是个过气货。可是这个过气货相较于当时的我国而言,却算是非常先进。因为毛主席曾在建国初期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和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甚至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还在进行当中,甚至还处于初级阶段之下。
这就意味着当时的我国在军事实力上明显是不如强大的苏联的。虽然苏联给的图-16轰炸机是过气货,可是有总比没有强。有了这个成品货,也许我国的一众专家们就可以折腾出来了。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把更为先进的图-xx后续的轰炸机给研发制造出来。事实证明,我国当时的想法确实如此。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仿制改进的轰炸机为轰-6系列。
截止至2014年仍在生产。1992年,仍在服役的各型图-16为63架左右。苏联方面对于我国的情况当然也是了如指掌的。因为在建国初期时,苏联方面就曾派出了大量的专家援助我国。
直到中苏交恶时,苏联专家才悉数返回到苏联国内。这样一来,赫鲁晓夫把图-16轰炸机出口到我国的意味就非常明显了。一是我国对于这个轰炸机有确切的用途很难抵御它的诱惑;
二是图-16轰炸机的技术水平并不是苏联的最新科技,即使我国将图-16轰炸机相关的技术给泄露出去也不用担心;三则是苏联是图-16轰炸机的研发制造者,自然对于弱点很是清楚。
根本就不怕我国拿这个轰炸机来反制于它。在这三个方面的考量下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外部的经济效益而缓解苏联内部供不应求的紧张供需矛盾,赫鲁晓夫同意向我国出口图-16轰炸机。
缓和矛盾的现实需要
第二个原因是缓和矛盾的现实需要。中苏交恶的大背景是毛主席认为台湾问题实属中国内政,所以中美关系之间的变化走向实际上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紧张关系相区分;
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却并不这么想。赫鲁晓夫认为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凡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要发起对于资本主义阵营的进攻必须要首先“请示”苏联老大哥才可以。
不然的话,就是明显的越界行为。这是中苏之间关系破裂的一个由头所在。此后,赫鲁晓夫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对我国发难。后来,赫鲁晓夫竟然提出要用核打击的方式震慑一下我国。
当然,对社会主义内部的用词是震慑“不听话的宵小之辈”。可是核武器这种东西,美国深切知道它的威力所在。二战时,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这以后,美国就对核武器有了一种深深的忌惮。但核武器在当时又是一个不得不用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级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早早出台偏向防守意味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其目的和意味就是要威慑苏联。一旦苏联动用了核武器那么美国就会立刻使用核武器对苏联的各大重要城市和军事基地发动核打击。从此种角度上出发来看,美国间接地保护了我国。
使得我国免于承受苏联出动核武器进行打击的灾难性后果。在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以及美国处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领袖地位的两大因素结合下,赫鲁晓夫放弃对我国进行核打击。
但我国仍旧是社会主义国家,仍旧处于社会主义阵营之内。为了缓和矛盾和避免让美国及其国际社会里的其他国家看笑话,赫鲁晓夫便采取出口军事武器的方法来达成一举两得的目的。
一方面既可以借此而缓解中苏之间的现有矛盾;一方面则是可以在中国问题上谋求利益。虽然我国对于苏联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可苏联也可以完全在暗中诱导让中美两国关系无法缓和。
出于东南安全的考量
苏联虽然是一个雄跨亚欧大陆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可是苏联的外部环境却并不是非常友好。在欧洲,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和美国领导的北欧组织正处于军事对峙和冷战氛围之下;
在亚洲,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形成的包围之势又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在中苏交恶的大背景下,我国坚定认为台湾问题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要用自己的办法来处理。
这就给苏联东南部(或者说以广大西伯利亚为主的地区及其远东地区)的领土与防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不依不饶很可能会使得美国对我国进行严厉打击。
而我国又是苏联东南部领土与防卫安全的天然屏障。如果我国在与美国的较量下倒下了,那么资本主义阵营在亚洲地区的实力就可以以东亚地区为核心,进而延伸到广大的东南亚地区。
对苏联来一个反向的大包围。很显然,苏联应对欧洲的威胁就已经很是头痛了。如果让亚洲地区也陷入到被包围的岌岌可危的态势下,那么苏联只会在一步步的蚕食下迎来最终的结局。
故而,赫鲁晓夫出于整体国家安全的需要也不得不以别样方式来加快我国军事力量的壮大。换句话说,我国军事力量的壮大是有利于苏联的国家利益的。因为我国和美国有绕不开的点。
这个点就是台湾问题。在中苏交恶时期,我国可以说是顶着两个大国的压力在鼓足劲儿搞发展和促生产。按照常理而言,我国这般强硬的态度就已经成为了两大阵营爆发冲突的核心区。
所以,赫鲁晓夫在见到我国有同时硬刚美国和苏联的勇气时就已经决定要让我国作为急先锋向美国发起攻击的打算了。这其实就是我国古话当中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明显体现。
但同时,赫鲁晓夫又会必须保证我国的军事实力始终位于苏联之下。所以,赫鲁晓夫才会在后来没有让之前援助我国的苏联专家再次来到我国,而是采取了出口军事武器的方式方法。
图-16轰炸机很显然是带有着此种意味的。据相关资料显示,1966年时图-16轰炸机便逐步开启退役之旅,之后就被图-22和图-22M所替代。而图-22在1961年时就大量装备部队了。
很明显,1961年仍旧是中苏交恶的核心阶段。而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把图-16轰炸机出口到中国而不是图-22轰炸机的意味也很是清晰了。因为自己家里的必须是最先进的才是老大哥嘛。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9月16日时赫鲁晓夫在雅尔塔接见中国驻苏大使时提出:“如果中国认为需要并且为此而提出要求的话,苏联可以派遣一批带有火箭的图-16轰炸机来到中国。
并配以苏联驾驶人员。用这种飞机可以在中国沿海领水领空给侵略者打击,从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对美国的压力。”然而,赫鲁晓夫却在此之前就有要对我国进行实际军事控制的想法。
这个想法即是关于苏联和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苏联在中国设置“长波电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苏联想要把我国弄成是一个加盟国的状态,而后借助我国领土和美国近距离接触。
但毛主席却意识到了赫鲁晓夫的狼子野心。因为华约与北约的对峙状态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很大问题,这样一来,苏联在欧洲部分面临的压力就要小得多。亚洲地区就此成为薄弱的部分。
可他没有想到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从成立时起就在外交层面上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却不是苏联的傀儡。赫鲁晓夫最后还是出口图-16实际是折中之选。
参考文献:
张彦伟.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与中苏交恶.[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20(01).
吴跃农.中苏关系风云突变之时(之一)——毛泽东拒绝赫鲁晓夫关于中苏共管“长波电台”[J].党史文汇. 2011(02).
刘艳琼.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转让的航空技术探微[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