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社会中的人,很难做到孑然一身,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想要过得轻松,随波逐流则是最便捷的一条路。
物欲横流的社会,财富几乎让所有人趋之若鹜,金钱似乎成了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可是在人生之中,金钱不该是我们所追求的唯一东西,踏过千山万水,最恬静的平淡或许才是真正的幸福。
不过无论什么时候,想要过得更加美好,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
当然在封建社会时期,很多人想要靠自己也没机会,生而不平等则是常态,有些人生来就是衣食无忧,有些人只能受苦受难。
比如说清末的慈禧太后,无论清政府如何落寞,她的奢侈生活都没有受到影响,甚至一顿饭要吃掉几百两白银。
要知道当时底层百姓一天的收入大概只有一文钱,慈禧太后一顿便能霍霍掉他们几辈子都赚不回的财富。
所以,大清朝在慈禧太后的当权下走向没落,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在慈禧死前,大清朝依然还在苟延残喘,她并未能看到清朝末日的到来,甚至还幻想着大清可以在三岁未娃走向辉煌的明天。
慈禧将大清朝交给了溥仪,迎来的是不可逆转的灭亡,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无奈同意退位。
但退位要有条件,溥仪开出了一年给400万两白银的筹码,袁世凯想也没想便答应了,那么这些钱放在现在相当于年薪几何?
退位
慈禧太后是历史的罪人,在她的阴影之下,光绪活出了傀儡的真色彩,本想着能在慈禧太后去世后重振雄风的他,却意外死在了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
光绪一死,大清只得另行寻找继承者,慈禧思来想去选定了年仅三岁的溥仪。
一个还在吃奶的娃娃能干什么事情?
答案是什么也做不了,毕竟在动荡的腥风血雨之中,单靠吃奶、斗蛐蛐可解决不了任何麻烦,更没有能力扶大厦于将倾。
年幼的溥仪无力处理政事,大权自然落到了他的父亲载沣手中,美其名曰:摄政。
只是载沣并不如多尔衮能匡扶大清皇室,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载沣便被迫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而掌控着新军的袁世凯则一跃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载沣丢了实权,溥仪的皇帝身份也成了一纸空谈,除了戴在头上的高帽子,几乎没有任何实权,他能做的依然还是斗蛐蛐。
对于这种情况,最为开心的人自然当属袁世凯,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在清政府和革命军之间游曳,积极为自己攫取利益。
当得到孙中山先生许诺溥仪退位之后将推举他为民国的大总统时,袁世凯更加不遗余力逼迫溥仪退位。
稻草
历史上对于袁世凯的评价,是呈现两极分化的,不过无论如何,他后来违背历史潮流一门心思复辟帝制的做法,都让其永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当然这是后话了。
袁世凯是个投机者,所以他在乱世能够混得风生水起,而手中的新军便是他纵横捭阖的依仗,有军队就有话语权,慈禧太后也罢,载沣摄政王也好,他们都积极在争取袁世凯的支持。
而对于南方的革命军来说,袁世凯也是左右时局的关键人物,如果有了袁世凯的帮助,那么灭亡清政府将更有把握。
被需要的感觉相当美妙,袁世凯丝毫不肯放过一个为自己讨得好处的机会。
南昌起义打响之后,各省纷纷脱离清政府,清政府便立即找到袁世凯,将其当作了最后一棵救命稻草。
袁世凯当然不会傻到为清政府,将自己手中的筹码全部梭哈,他一面和清政府说南方革命军不好对付,一面又和革命军说清政府的不愿结束帝制,就这样袁世凯在两边都赚够了政治资本。
随即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面目,即一面利用革命军的压力逼迫溥仪退位,一面又利用清政府在当时的影响力,从革命军那攫取利益。
最终的结果是,溥仪同意退位,而南方革命军需要拥护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历史的结果证明袁世凯赢了。
年薪
以和平的方式让溥仪退位,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而溥仪退位的条件就是袁世凯要给生活费。
想想也是,溥仪等人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退位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没有生活的保障,他怎么会轻易摘下头顶的帽子?
双方最终协商的结果是袁世凯每年给溥仪400万两白银,溥仪则同意昭告天下退位。
袁世凯掌权之后,他又投身进行货币改革,400万两白银则变成了400万银元,那么这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当时的银元和现在的人民币之间并没有可以直接换算的汇率,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只能从购买力入手。
在民国初期,一块银元能够买到30斤大米,而现在要买30斤大米差不多要100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当时的一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人民币。
那么袁世凯答应给溥仪的400万银元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4亿人民币,不得不说,年薪4亿,这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
溥仪退位能得到这等年薪,那绝对不亏,至少无论什么时候,能拿到这么高的年薪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花销
只是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钱对于溥仪来说,其实还是不够的,至少无法维持他当皇帝时的奢侈生活。
当然这些钱并不是花在溥仪一个人的生活上,当时皇宫上上下下都需要他来养,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溥仪来说,着实属于坐吃山空,不过当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溥仪倒也不担心,毕竟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收入。
可悲的是袁世凯并没能供养溥仪太久,1916年,他一味复辟帝制,妄想着称帝便已经被人民所遗弃,最终在一片唾骂声中郁郁离世。
袁世凯死后,答应给溥仪的400万退位费也成为了泡影,生活难以为继的溥仪,只能选择变卖原本皇宫中的藏品维持生活。
随着时局更加动荡,溥仪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为此,他只能投靠各种势力,可在历史的浪潮之下,他原本皇帝的身份终究没能带给他安逸,反而使其尝尽了人间冷暖。
直到后来在新中国温暖的阳光普照之下,溥仪才得以享受人生中最后一段宁静的时光。
参考资料:《我的后半生》等。
(图网,侵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