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制作:汪晓青鲍娜好
央广网西宁5月3日消息(记者汪晓青实习生鲍娜好)34年前,万铁军成为一名线路工;27年前,他转岗成为一名机械司机。时光如梭,他与青藏铁路结下不解之缘。这份缘,是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也是对青藏铁路的一生坚守。
万铁军正在检修作业(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万铁军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的一名机械司机。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万铁军驾驭过的车型从DC-32捣固车到DCL-32型捣固车、SPZ200配砟车、WD320稳定车,他亲眼见证了铁路线路养护的方式从人工向机械化养护的转变,由单纯线路维修向线路清筛、桥隧清筛、道岔维修等综合型养护的转变。“列车运行速度也从我刚工作那时候的每小时60公里提高到现在的每小时160公里,我可以说是见证了青藏线西格段铁路养护方式的跨时代变化。”万铁军说。
万铁军登上大型养路机械车(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在万铁军的记忆中,最早的DC-32型捣固车属于步进式捣固车,作业时“一步一停”晃得人头晕,人机功效差,遇到排除故障时还需要看图纸、核对逻辑关系,干工作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能力来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DCL-32型、DWL-48型连续式捣固车先后投入了使用,人机功效更加科学合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智能化故障诊断机制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对操作员专业技能的依赖,使得故障排查和维修更加便捷。
万铁军操作智能化捣固车(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多年来,对工作兢兢业业、不断钻研的万铁军也收获了许多荣誉:全路“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路“铁路工匠”,2019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随之成立,他从一名大型养路机械“门外汉”成长为全路“铁路工匠”,工作重心也从现场施工转向大型养路机械技术革新。
万铁军在工作室(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万铁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带领团队有效解决了大型养路机械各类疑难杂症37项,修订完善了18种车型号位操作指导书,创新检修工艺4项,指导帮助车间完成23项党内立项攻关,拥有7项创新成果、10项殊荣、13项优秀作业法,提高了青藏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使用和养护水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