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古至今,无论大小人物都可以在历史中阅读精彩纷呈的故事,回味悠长。但是,历史并非是全部真实的,古人为了讲好历史故事,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描绘历史上本不存在的人物传奇。
历史上有三位美女,她们的经历故事在世界广为流传,但是考察历史却发现,她们实际上并不存在。
那么,这些美女都是谁?古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幻想出这三位佳人的存在呢?她们又为了什么出现在不属于她们的历史中?
1.刘备之妻孙夫人——孙尚香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她就是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妻子,孙尚香。
故事讲述了吴国为了和蜀国达成稳固的联盟关系,抵抗势力强大的曹操,选择了政治联姻,将吴王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为妻子。
传说中的孙尚香才情绝世,非世间英雄不嫁。当她与刘备一见钟情之后,便同刘备一起回了蜀国,二人婚后生活甜蜜幸福。
在实际的历史中,孙权的妹妹确有其人,但真名却不是孙尚香,又或者并不一定是孙尚香。这是因为古文对女性角色的描述,大多只写了她的姓氏是孙。
而且更引人注目的是,孙权的妹妹是一位脾气火爆、武艺高强的女子,并非故事中拥有昳丽的容貌、柔情的性格。
例如,在《三国志》中,“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可以看出孙权的妹妹性格刚烈。更有史书《汉晋春秋》记载,孙夫人名字为孙仁献,而不是什么孙尚香。
“孙尚香”名字优雅又富有情调,在一些京剧中依然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如《龙凤呈祥》《别宫·祭江》等。这些都是文人的续写与再创造,由于京剧在过去200多年的广泛传播,以致于后来的一系列民间作品、评书评话、电影电视都沿用了孙尚香这个名字。
真正史书上的孙夫人,是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妻子、吴国的刁蛮公主,而不会是她自己。她没有自己传承下来的真实姓名,只能由后人凭空创造,补写了一段三国演义的传奇故事。
2.“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首——貂蝉
貂蝉作为人名,最早得见于元杂剧《连环计》。该杂剧中的貂蝉作了这样一番自我表白:“妾身貂蝉,本吕布之妻。……自从临洮府与夫主失散,妾身流落司徒府中,幸得老爷将我如亲女相待。争奈夫主吕布,不知下落。”
根据史籍言及的三国美人,有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妻小乔、袁熙妻甄氏,但貂蝉不在其中。史书不曾提及貂蝉,至于董卓一见到貂蝉便惊其美艳,夸赞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记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不仅具有举世无双的美貌,她也是一位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女子。当时正值汉朝末期,权臣董卓把握朝政,国将不国。此时的司徒王允见此情景,十分着急,盼望寻得一良策可以削弱董卓的势力。
董卓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吕布,此人精通武艺,骁勇善战。司徒王允将貂蝉引荐给了吕布,同时又使董卓对她一见倾心,进而引发了吕布和董卓的嫌隙。
貂蝉没有辜负司徒王允的期望,在向董卓展现美貌魅力的同时,她向吕布哭诉着自己不幸的人生经历和被董卓占有的绝望。最终,在吕布的一怒之下,杀死了董卓,揭开了三国纷争的序幕。
貂蝉代表了三国时期美貌才情集于一身的女子形象,然而,历史上并不存在貂蝉此人,貂蝉的形象也只是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后来又经过许多戏剧的描绘,不断丰富貂蝉的形象。
由此可见,貂蝉这一历史人物只是文学家所创作出来的虚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并不存在。
3.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具有女子的忠诚和孝道,她的英勇事迹记录在一首诗词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
但是细细追究花木兰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结果却是模棱两可的。首先,花木兰作为一名女性,独自在汉子军队中卧底了许久,都没有被发现过,已然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事情。
其次,花木兰如何能拥有强于所有男人的强健体魄和征战良策,最终可以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无从考究的。
另外,花木兰的真实姓名、出生地点和朝代是众说纷纭的,最有可能的或许是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民族军队,当时鲜卑氏保留了母系氏族的传统,北魏孝文帝时期,确立了后宫的女性官制。当时只有鲜卑部落的贵族妇女才能学会骑马和射击。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花木兰如果属于鲜卑族的贵族女子,能够学会骑马射箭,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但是论到加入军队,四处征战,恐怕又并不是花木兰一个人,而是军队中处处有女性的身影。
例如,《北史·杨大眼传》记载:“大眼功尤多,妻潘氏善骑射,……潘亦戎装齐镳并驱,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寮佐言笑自得,大眼时指谓诸人曰:‘此潘将军也。’”
由此可以看出,花木兰的形象或许是古代某只女性军队中骁勇善战的代表,象征着古人崇尚的忠和孝。为了激励后人能够有同样杰出的成绩,于是描绘了花木兰这一形象,写入诗词中,流放百世。
总结
孙尚香、貂蝉、花木兰三位女性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并不能找寻到实际存在过的身影。但是,她们优秀的生平事迹却被后人铭记在心,她们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在文学的加工下,能够让不同时代的受众群体充分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与勃勃生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