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64年,北周与突厥联手,突然对北齐发难。等北齐反应过来,洛阳一带已经被北周和突厥的大军团团围住了。
位于洛阳附近的金墉城,城中的士兵望着周围黑压压的北周军队,心中陷入了绝望。就在此时,城外的北周军队中发生了一阵骚动。只见,数百骑兵在一名银枪银甲的武将率领下,如入无人之境,硬是杀到了城墙下,周围的数万北周军队根本无法阻拦其分毫。
城墙上的士兵十分紧张,虽然对方看上去是友非敌,但是那人戴着面具,谁知道是不是北周骗开城门的计策呢?
城下那名武将大概也看出了对方的顾虑,于是揭开了面具,露出了真容。城墙上的守军一看,立刻欢呼了起来:“是兰陵王,兰陵王来救我们了。”
一时间,城中守军士气大涨,竟然大开城门,一拥而出。配合着兰陵王,直接杀向了北周军队。
在兰陵王的鼓舞下,北齐军队悍不畏死,斗志高昂。北周军队被杀得丢盔弃甲。
此举产生了连锁反应,洛阳城附近的其他北周军队见金墉城这边已经溃败,以为北齐那边来了大量援军,竟然争先恐后地逃跑,以至于北周和突厥联军全线崩溃。
据史书记载,北周军队丢盔弃甲,留下军械辎重无数,延绵三十里。此战,兰陵王居功至伟,如果没有他力挽狂澜,不仅洛阳,整个北齐都危险了。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古代其实还有“四大美男”。而兰陵王高长恭便位列“四大美男”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潘安、宋玉和卫玠。
如果论综合实力,他甚至力压另外三位。说他是“四大美男”之首,一点也不为过。
兰陵王本名高长恭,乃是北齐宗室。都说“北齐宗室多奇葩”,显然高长恭是个例外。
他是北齐的奠基者高欢的孙子,北齐初代皇帝高洋的侄子。他是当时万千大家闺秀的梦中情人,不止北齐,即便是南朝和北周,都有大批女子想要嫁给他。
而这,与他的宗室身份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帅了。他到底有多好看呢?女子为他而倾倒,男子看了都生不出一丝嫉妒之情。
他同时具备男子的帅气与女子的柔美,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美。
当然,长得这么好看,也是有烦恼的。比如出门上街,很容易被那些仰慕他的女子团团围住。这种事情多来几次,弄得兰陵王都不敢出去逛街了。
此外,身为武将的他,经常要上战场。他这副长相,实在与传统武将大相径庭,根本无法震慑住敌人。
为此,他好好琢磨一番,最终命人打造了一副恶鬼面具,平时外出都戴着这副面具。这样,无论是上阵杀敌还是外出逛街,都方便了不少。
胡太后因为忌惮兰陵王的声望与权势,曾经将一个叫张香香的妃子赐给他。实际上,这张香香乃是胡太后安排的刺客,其任务是找机会取兰陵王的性命。
结果呢,胡太后千算万算,还是低估了兰陵王的魅力。张香香为兰陵王所倾倒,她不仅没有服从胡太后的命令,反而将胡太后的计划和盘托出,全都告诉了兰陵王。由此可见,兰陵王位列“四大美男”之一,实至名归。
屡立战功,北齐的“军神”
外表终归只是加分项,兰陵王真正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赫赫战功。
事实上,兰陵王原本在一众宗室子弟中,升迁是最慢的。他的发迹,源于一次意外。
孝昭帝高演是一个十分贤明的皇帝(可惜在位才一年多),他在位期间大力提拔人才。他觉得当时的宗室子弟大多难堪大任,但是权力又不能全都交予外人之手。这时,在宗室中一向表现稳重的兰陵王便进入了高演的视野。
高演任命兰陵王为中将军,兰陵王得以执掌兵权。
公元563年,北周与突厥结盟,一起派兵攻打北齐的并州,并州告急。好在这次只是试探进宫,对方兵力并不算太多,兰陵王率军击退了来犯之敌。
第二年,北周与突厥经过一番准备,再次来袭。这一次,对方准备充分,不仅兵力众多,而且粮草辎重无数。很显然,对方所图甚大。
这一战,被称作邙山之战,也就是开头提到那场战争。兰陵王一战成名,威震天下。他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此战中的功绩,特意创作了《兰陵王出阵曲》。
公元571年,北周兵分两路,再次大举进犯。兰陵王临危受命,与段韶一同出兵救援。当时段韶身患重病,军中大事实际上是兰陵王一人说了算。但是他自知自己年纪轻,阅历少,因此虚心请教段韶退敌之法。
随后,他采纳段韶的计策,一举击退北周军队,再次凯旋而归。
兰陵王打仗,主打一个身先士卒,勇猛难挡,很有项羽当年的风范。士卒们见状,往往紧随其后,悍不畏死,这才是他屡战屡胜的关键。他这北齐“军神”的称号,倒也当之无愧。
心怀仁爱,以德服人
兰陵王虽然像项羽一样勇猛,但是却不像项羽那样残暴。实际上,兰陵王是个仁厚君子。他往往是以德服人,绝不滥用武力。
兰陵王身为郡王,且是朝廷重臣,因此平时上朝的仪仗队伍也是十分浩大的。然而有一次上朝,正好遇到过节,街上有很多庆贺的百姓,人挤人的。兰陵王只得放弃坐轿子何骑马,选择不行上朝。结果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他和随从走散了。
幸亏他认识路,一个人走到皇宫上朝去了。等回去后,发现随从因为找不到他,只得先回到了府上。
随从心中忐忑不安,纷纷向兰陵王请罪。毕竟在当时,这事情足以要了他们的性命。
兰陵王却大度地一笑了之:“当时情况特殊,你们和我走散,实非本愿。放心吧,我不会怪罪你的。”
随从们闻言,对兰陵王千恩万谢,对他更加忠心耿耿了。
兰陵王早期在地方上做刺史的时候,他手下有个叫阳士深的小官,曾经上奏弹劾兰陵王,导致兰陵王丢了官职。
不过兰陵王是宗室,恢复官职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后来兰陵王领军出征的时候,阳士深在其麾下听命。阳士深看到兰陵王此时位极人臣,心中惶恐不安,担心遭到对方报复。
兰陵王得知此事后,找到阳士深,对他说道:“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当初那点小事,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这事你也不必往心里去,只要服从命令,英勇作战就好了。你若是延误战机,那我才真的该责罚你了。”
阳士深听了后,大为惭愧,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虽然兰陵王原谅了他,但是他自己却无法原谅自己。他恳请兰陵王一定要责罚他。兰陵王怎么劝说都没用,没办法,只得罚了他20军棍。
事实上,兰陵王在军中的时候,从来不摆架子,都是与士卒同吃同睡,没有什么特殊待遇。这也是将士们愿意追随他,悍不畏死的一个原因。
正是由于兰陵王人品太好,以至于他不仅在民间有着好名声,就连朝堂上都没有什么敌人。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仁者无敌”吧。
功高震主,猜忌而亡
北齐这个国家挺乱的,经常出现弑君夺位的事情,短短28年就换了六位皇帝。到了北齐后主高纬时期,北齐已经是弊病丛生了。要不是有兰陵王在,北齐早就被北周所灭了。
而随着一场场大战下来,兰陵王在朝中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
起初,高纬并没有觉得这有何不妥。毕竟在琅琊王谋反的时候,兰陵王可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他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加上兰陵王平时也不插手朝政,只负责领军出征,和高纬这个皇帝之间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的。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君臣二人相安无事。
然而,有一次兰陵王凯旋归来后,高纬宴请他。席间的一席话,让高纬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酒过三巡,已经有些醉意的高纬随口问道:“表哥,我就好奇你打仗怎么这么勇猛?刀剑无眼,你难道就不怕死吗?”
兰陵王也没多想,回答道:“咱们是一家人,国事就是家事。为了自己家,我打仗哪里敢不拼命?何况真上了战场,也没空去想这些了。”
高纬当时听了没啥反应,但是事后清醒了,就觉得这话不对味了:什么叫国事就是家事?什么叫为了自己家?好小子,你藏得够深的,原来是想等时机成熟了弑君篡位呀?
此后,高纬便开始疏远兰陵王,对他也越来越严苛。
兰陵王明显感受到了皇帝态度的变化,熟读史书的他也明白,自己功高震主。为求自保,他开始想方设法敛财自污。
他手下有个叫尉相愿的人,看出了兰陵王的想法。便劝说道:“大王,你现在位高权重,执掌军权,这才是引起陛下忌惮的根本原因。只要你一天坐着这个位置,无论你怎么自污,都无法让陛下安心的。为今之计,只有放弃权力,远离朝堂,才能保全性命。”
兰陵王闻言,深以为意,对着尉相愿拜了拜:“大恩不言谢,你这份恩情,我领了。”
第二天,他便上奏,称身体不适,请求回家养病,让朝廷另选贤良接替自己。高纬对此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是当时整个北齐,没有比兰陵王更能征善战的了。因此,高纬只是准许兰陵王回家养病,但是并没有免去他的官职。一旦有需要,兰陵王还要领军出征。
在这样的患得患失中,又过去了几年。高纬的精神状况越来越不对劲,他变得更加残暴。
公元573年5月,高纬终于对兰陵王下手了。他派人给兰陵王送去一杯毒酒,使者怕兰陵王不喝,劝说道:“大王,此乃陛下的意思,还请您不要抗旨。”
兰陵王望着那杯毒酒,感叹道:“我一生对国家、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想到却落得如此下场,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吗?”
她的王妃带着哭腔劝说道:“大王,要不你去向陛下解释一下,也许这一切都是误会?”
兰陵王摇了摇头:“我太了解陛下了,他是不会见我的。”
接着他仰天大笑一声,豪气万丈地说道:“我一生经历大小战阵无数,数次经历生死关头,死我都不怕,还会怕区区一杯毒酒?”
说完,他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当兰陵王去世的噩耗传遍天下后,百姓无不为之哭泣。他们明白,那位风度翩翩的北齐战神不在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庇佑他们的安全了。
四年后,北齐为北周所灭。也许一切正像兰陵王所说的,都是天意。
北齐的皇帝,大多精神不太正常,不仅残暴,还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虽然也出现过孝昭帝高演这样的贤明皇帝,可惜他仅在位一年多便去世了。要不是兰陵王苦苦支撑,数次为北齐续命,北齐早没了。
从高演和兰陵王的结局来看,北齐的灭亡都是天意。兰陵王其实一直妄图逆天而行,这也许才是导致其悲剧的真正原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9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