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都是些
很入门的问题
我们在改变行业
但是也有很多
来自传统金融的阻碍
一、
买理财就是买情绪
很多买过理财的人,在我看来你的投资经验基本上还是属于零。
每次买产品不是要做测评吗?如果你想购买私募产品,理财经理会对你的相关条件进行认定,比如是否有2年以上的投资经历?家庭金融净资产是否不低于300万?或者家庭金融资产是否不低于500万?或者近3年你的年收入是否不低于40万?
回头一看,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投资人的都属于不合格投资人。我不是在质疑你没钱,而是你的投资经验其实是你理财经理的投资经验,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比如中植系爆雷了,这些投资人有的已经投了十几年,我问他投资的什么的时候,他还在告诉我是“理财”,或者“投资”存钱,都说不清楚底层资产,那基本可以认为这个人和在银行买理财只问收益和安不安全的大妈水平一样。
银行的人会告诉你,银行是国家的,不会亏,你想想那些在金融公司卖理财的人,他会告诉你什么?不都是类似的营销话术?
做投资不相信专业的人,听身边亲戚朋友的,迟早要栽。因为大部分人会为情绪买单,很少会为一个总想跟你讲道理的人买单。说真的,大部分人的金融认知水平很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贷款买房。
二、
投资风险偏好测试
你知道你是什么风险偏好的人吗?你可以测一测。
你只要是去做投资,肯定会让你做风险等级测评,没做过的可以找我来做。但是大部分人做风险测评的时候,基本都是按照理财经理的指示:“尽量都选AB两个选项”。所以,其实大部分人还是不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因为理财经理希望你过测评,否则他就不能卖给你投资产品。
很多老人为什么会去银行闹,因为他只有30万,30万全被理财经理忽悠得买了理财,净值亏损的时候,你说这些大妈不跟你拼命?
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客户需要符合风险匹配原则。比如经过风险测评,你是平衡型投资者,风险评级对应的是 R3,那你只能买 R3、R2 和 R1 级的产品。数字越大,标明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但这也有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仔细观察,我就那R3这个等级来说,有的机构告诉你R3是低风险,有的机构告诉你R3是中风险,有的机构告诉你R3是中低风险。你们也许觉得这个没什么,但是我很在意。因为这就是忽悠的一部分。
还是那句话,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你投资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三、
你投资的钱去哪了?
有钱的人请继续看,没钱的人可以滑走了。
为了抗通胀,为了让资产稳健增值,大家都回去做理财投资。有些投资人总喜欢私信问我xxx产品能不能买,说实话,我回答不了。我又不是神仙,我不能算命。你起码把产品资料发我看看把,我看看底层资产是什么,看看管理人水平怎么样。也就是让我看看你的钱去了哪里。
我拿银行理财举例子,这个应该是大家买的最多的。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工具、公募基金、商品、衍生品和非标准债权资产这些。如果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银行会做好严格的风险控制:比如按照贷款要求,投资前对这些资产进行尽职调查、风险审查,投资后做好风险管理,控制投资规模。
我们有很多朋友投资的是非标的信托,和银行方的管理是一样的,都要有一群人去关注我刚才说的那些。但是你买了什么私募基金,定向融资这些,那你就要注意了,很多管理公司可能就是个草台班子,一两个半路出家的人做风控,甚至没有风控。
讲一个有趣的事情,至少在互联网上做金融投资咨询的,除了我们公司,我没见过一家养个十人的风控团队的。
四、
买理财的人怎么赚钱的?
说说你们这些有钱人才会关心的话题。你们投资了很多项目,或者说理财产品,但是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他的钱去哪了,只有更少的人知道钱去了这个地方怎么最后产生收益的。说简单点,就是钱去了这里,怎么让你赚到钱的。
我还是拿银行理财举例子。
在投资安排上,银行理财会“向下穿透”,识别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比如,银行会对每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
单独管理很容易理解,就是对每只理财产品的资金进行独立的投资管理,不和其它资金混搅在一起。单独建账,就是为每只理财产品建立专门的投资明细账,这个理财产品的资金都投向什么资产,清晰明确。单独核算,就是指对每只理财产品单独进行会计记账,每只理财产品都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估值表这些。
这种管理方式,使得理财资金和投资标的间“严格对应”。也意味着,投资者的盈亏完全是由理财产品所投资产的收益情况而定。所以,银行的理财为什么不经常爆雷,因为风控团队大,风控严格,所以它的成本大,投资人的收益低也正常。你像中植系这些为什么爆雷,就是因为他们表面上项目都分开了,但其实资金都是混着在用的,管理方的高层容易染指,也容易吃回扣。
说白了,就是职业道德比较差,和“挪用公款”的意思差不多。所以要做投资,你不管它能帮你挣多少钱,定期的信息披露都做不好,做不全,这种机构不用相信的。
如果你买的是开放式公募理财,银行会在每个开放日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披露产品在开放日的净值情况;如果你买的是封闭式公募理财,银行至少会每周披露一次产品净值情况;如果你买的是私募理财,银行至少每季度会披露一次净值情况,具体披露方式、频率会在销售文件中约定好,一定要记得看。
就像我们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出《季度报告》一样,定期告知每一个投资人他投资的实时情况,这才是应有的职业操守。
五、
正常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很多人做投资,都是觉得利息越高越好。(场外:那风险也大啊)你看,你也知道吧。所以很多投资,我还不谈风险大小,我只要一看收益是多少,我就知道是不是骗局。风险高低那是投资人偏好的问题,起码投资是正规投资,一年翻倍,甚至十倍收益的骗局,真的好多人信。我去年做的金融骗局的十期节目,应该有人记得吧?
那正规的投资,收益到底多少才算正常呢?
一种是采用净值的方式,也就是类似我们常常看到的基金的净值。净值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管过程中资金如何进出,净值的变化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还有一种方式,现金流的进出会影响收益波动的,那就是所谓的内部收益率,就是我们专业人说的IRR。
当然,我今天会告诉你最简单的判断办法。
当下主流理财方式里面,稳健派。银行定存,年化收益率1%-3%,银行理财不会超过4%,储蓄国债,3%-4.5%,政府债券2%-4%。公募基金看类型,差距会很大,一般也不会超过8%。收益率最低的是货币基金,2%-3%之间,我们的余额宝就是的。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3%-10%之间是正常的。
高风险类的。股票基金的收益率很不稳定,以股票基金的风险等级来衡量,平均年化收益率放在15%-2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去年很火的雪球。混合基金的收益率则介于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之间10%-15%。
高风险博弈类别的。比如股票,起码要超过20%,不然不如不做。期货。这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风险最高的投资之一。其实跟股票一样,就是更容易加杠杆。比如一个期货品种的保证金率为10%,杠杆倍数就是10倍,因此合适的收益率就是200%。
再就是保险,现在3%以下了,海外的7%,好处就是无风险,能隔离,能传承。信托现在5%-8%,门槛较高,主要也是看投什么,投城投债、工商这些都还不错,投房地产的几乎都爆雷了。券商、期货的理财,和公募有点像,就不多说了。互联网理财,年化收益率不管多少,我不建议投资,哪怕是某些大平台,它们都是只要给广告费,什么垃圾产品都敢上架的。
最后剩下的一些就都是些浮动的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今天也算是很详细,又很简单入门的讲了些投资的利润知识,以后出新产品再更新。
六、
鉴别理财产品合法性
没钱的人可以滑走了,我帮不了你们。现在还有很多被骗的人留言我说我诋毁xx项目,我就笑了。你投资被骗了就是被骗了,你的钱打水飘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有你哭的。
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产品的合规性。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机构打着银行理财产品旗号,实际上销售的却是违规产品,通常用高收益诱导客户,如果一个产品年收益超过8%还承诺没有任何风险你就要特别值得警惕了。
再就是拿保险忽悠你是投资,拿理财忽悠你是存款,再就是有些人自己设置的机构,比如很多定向融资的投资项目,多少有些非法集资的嫌疑。你可以关心这几个事情:
1、你做的投资风险等级怎么判定?
有资格发行理财产品的,必须是合规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券商、信托、基金、保险公司这些。一般在产品名下方,就能找到发行方。第二个看投资范围,可以重点看产品的《认购说明书》和《投资组合说明书》。
2、再就是资管新规以后,哪些投资保本保息?
说句大实话,现在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也不保本了。想要保本,最好选择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部分保险也是可以的。除了这些,只要跟你说保本保息的,可以一律当骗子。
3、就是看合同文件这些。我知道很难,但你至少会看几个点。
首先,购买的产品是否与宣传一致,这要重点看合同中对产品名称,投资对象,收益分配等条款。其次,确认购买后合同应由出售机构盖章确认,如果说没有盖章可能要打个问号了。因为钱去哪,进了什么账户一定都会是公开的。
最后,提醒大家,不是有个网点,有个门店就不会是骗子,再就是你投资的项目最后会不会黄,看底层资产才是根本。你如果自己不会看,就要找个专业的人帮你看。
终章、
投资、理财、企业传承
这几年打交道比较多的是民营企业主,也有一些“暴发”的朋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才会找到我这里来——很传统的人和家族;子女也都大多不懂经济金融。
其实我们为这类客户服务还是挺辛苦的,因为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建立信任,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展示专业。就像我和我的团队,文章和视频已经出了将近5000条了,能够阅读过1%的人都不多。
不过坚持输出也是一种持续学习的过程,我们也一直在陪伴我们的投资人一起进步。
今日话题:
【你有过什么投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