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东野在经历过了从游击战到正规作战的转变之后,已经开始在正面战场上取得战略优势。1947年杜聿明指挥的东北保安司令部,在我军进行完夏季攻势之后,防线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了,而深知好日子到头的杜聿明,直接以治病为由离开了东北前往北平,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体面的下台。
而杜聿明被撤,除了我军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而感到轻松之外,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的陕西黄埔一期的老同学,也是自己老上级的——关麟征。
当时关麟征曾得意的对好友胡琏说道,如果让其去东北接替杜聿明作战
“肯定选一名善战的将军,给他三个精锐的军,什么都不用干,就是一直追着林总打,不断用高昂的气势追着东野打。消耗他的战争潜力”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关麟征这么恨杜聿明,如果让关麟征去东北担任保安司令,战绩真的会比杜聿明还要好吗?
杜聿明和关麟征
关麟征和杜聿明的纠葛
关麟征和杜聿明都是陕西籍的黄埔一期生,在前往黄埔军校之前,两人的的背景可谓天差地别,杜聿明是在知识分子家庭,而关麟征则是陕西的农户家庭。
当初两人都找了于右任的关系进入黄埔,不同的是,杜聿明的父亲和于是旧相识,杜聿明说他要报考,于右任立马安排,而关麟征则是多方拜访求助、顶替和改名之后才嫩去到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关麟征更是看不上靠关系进来,而且学习成绩差的杜聿明,而杜聿明也看不惯在学校爱出风头的关麟征。
当然,在学校的时候两人最多看不上眼,也没发生过什么矛盾, 毕竟见面的日子也不多,相反在学校期间关麟征喜欢跟湖南帮的陈赓、宋希濂等人较劲。
陈赓和关麟征
在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关麟征官道亨通,在围剿鄂豫皖时期当上王牌第4师独立旅的旅长(后来的11旅旅长),而杜聿明则是几经辗转,在贵人张治中的帮助下成为第4师另一个12旅的团长。
刚开始两人还没有什么交集,但在围攻霍邱的战役中,我军名将旷世勋设计将关麟征包围,关麟征的独立旅损失惨重,都快要举白旗投降了,而在关键时刻,正是杜聿明冲进包围圈将其解救,而被一个自己看不上的差生解救,关麟征对杜的意见就更大了。
但毕竟没有相互统属,关麟征也不好找麻烦。
25师(第4师)编制,关麟征旅长,杜聿明团长
1932年底,第4师扩编为17军,原独立旅扩编为25师,关麟征担任师长,而在霍邱之战中立功的杜聿明被伯乐徐庭瑶升任为第25师旅长,另一个旅长是关麟征小跟班的张耀明(同样是一期),随后,杜聿明被任命为第25师副师长。
而到了这,关麟征对杜聿明的看法就开始变了。
对于这个副师长,关麟征认为其就是来和自己夺权的,于是他也在明里暗里给杜聿明使绊子,有一说一杜聿明确实挺冤的,好不容易走上正轨,却被想针对。
在25师内部,两人最早的矛盾是有关于部队训练,在这里关麟征和杜聿明的理念有所不同,关麟征是为人强势,但对于部队训练很放松;而杜聿明是处事与同僚为善,但训练却很认真,当杜聿明将关麟征的训练计划从2小时改成4小时后,关麟征非常不爽,认为是杜聿明在跟自己立威,于是联合下面的团长和旅长来排斥个孤立杜聿明。
这也造成了 25师内部分为了关派和杜派。
在训练的关麟征
可就当两边准备开撕的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关麟征的25师被编入17军,到古北口参加抗战。
在这场战役中,关麟征作战勇猛,亲自带队打退敌人进攻,并在率军反攻的时候受伤。在关麟征伤停期间,杜聿明接替了25师指挥权,子杜聿明代理师长期间,25师同样表现不俗,甚至在后期的战绩要超过关麟征时期,杜聿明的表现自然也落在了军长徐庭瑶的眼里,看到小伙子打仗这么厉害,也想着重培养他。
而这就让关麟征憋了一肚子气, 何辄你杜聿明在25师的影响力比我还大?
于是他就在战功名单上做了手脚,当时老蒋为了表彰25师的表现,也给了2个青天白日勋章,但在长城抗战后期,支撑起25师大旗的杜聿明,居然没有获得,反而是作为旅长的张耀明。
参加长城抗战的国军将领
而在长城抗战之后,杜聿明也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入人家关麟征的眼,于是连夜提桶跑路,直接去南京找到自己恩人徐庭瑶,而当时徐庭瑶正在筹备国军装甲兵学校,杜聿明宁愿去当装甲团长,也不肯去给关麟征当副师长……
到了这里,两人的梁子算是没有和解的可能了。
全面抗战前两年,关麟征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在台儿庄战役中大败日军,获得老蒋的嘉奖,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表现同样出彩,1939年,顺利成为15集团军司令官,这个职务也是继胡宗南之后黄埔学生第2个集团军司令官,而老胡怎怎么当上的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那个时候关麟征就是黄埔大师兄。
而与之相反是杜聿明在这两年虽然是200师师长和第5军副军长,但发展还是偏慢。
抗战期间的杜聿明
这里有一个插曲。
关麟征之前本来想是被老蒋任命为第5军军长的,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杜聿明差点又要提桶跑路,索性关麟征作为集团军司令官,看不上这个军长,才让杜聿明长舒一口气。
不过,杜聿明也要感谢关麟征的不当之恩。
杜聿明在1939年下半年正式成为机械化第5军军长,也开启了差生逆袭之路,昆仑关血战日军钢军第5师团,随后又入的缅甸作战,协助英军撤退,虽然经历野人山撤退,但还是获得老蒋的肯定,1943年升任第5集团军司令官,和关麟征平级,但所辖部队,比关麟征却还要强。
从这里开始,杜聿明实现了对关麟征的弯道超车。
杜聿明和关麟征在云南期间的合影
巧合的是从1942-1945年,这3年的时间里,杜聿明和关麟征都在云南,但杜聿明却如鱼得水,和云南派系还是有中央军各系都相处的很好,实力稳中有升,而关麟征则是完全让杜聿明抢了风头的同时,还和陈诚关系搞僵。
日本投降后,关麟征和杜聿明都盯上了东北保安司令,但得罪陈诚了关麟征,以及缺少人脉的关系,关麟征最终落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杜聿明去沈阳上任。
所以在抗战结束前后,杜聿明在老蒋心中的咖位已经超过关麟征,这多少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的。
而看到杜聿明在东北被林总暴打,关麟征自然多少有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奔赴东北的杜聿明
关麟征是否可以的替代杜聿明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上,关麟征如果去东北是否可以比杜聿明打的更好……
答案其实很明显,可能还不如人家杜聿明
为何这么说?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关麟征的战法怎么样。
他跟胡琏吹嘘的核心是——派遣三个军(我们暂且算2个驻印军和一个52军)一直追击林总,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说白了就是将东北打烂,也要让我军没法安心发展东北。
这话说的乍一看,是有那么一些道理。
都知道和华东战场一直在打仗的华野不同,林总的东野在四平保卫战之后,其实一直以发展为主,所以在辽沈战役之前,东野在东北战场都是已发展为主。哪怕是大战野以阶段性战役居多,这野让东野可以安心建设根据地,发展兵源,因此也有很多说东野是发展起来的。
关麟征认为他的绞杀战术,能让我军在东北站不住脚,只能在作战中,逐渐被消耗。
我军在东北的后备力量
但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点,人家杜聿明在东北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采取这种战法,急于找我军决战,然后被我军抓住,在秀水河子歼灭了13军一部分,随后开收缩兵力和我军决战,在四平保卫战之后,一路北追东野,但却不敢深入追击,原因就在于东北地方太大了,会被迂回包抄,3个军对对于东北战场的影响压根就不算啥。
第二点,就是当时我军根据地是分为南满和北满,关麟征这三个军打谁都不合适,东野南拉北打的战术,让国军疲于奔命,“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也证明了杜聿明光靠手中的部队,根本就无法和我军决战。
因此关麟征三个军追着东野打,这种其实更多的是口嗨杜聿明而已,他只看到杜聿明被迫守大城市,不主动出击进攻我军,但殊不知不是杜聿明不肯打,而是东北国军在南满和北满已经被我军牵制住,机动兵力根本抽不出来,而想要进攻我军根据地,3个军的机动兵力压根就不够看……
进入东北作战精锐的美械军
除了战法不可行之外,关麟征去往东北,可能连一个军都指挥不动。
看看初入东北的国军7个军都是哪些成分,60军和93军是卢汉的滇军;新1和新6军是驻印军系统,71军是中央军陈明仁部,属于宋希濂系,52军是关麟征额老部队,13军是汤恩伯的起家部队。
滇军那两个军就不用说了,关麟征在云南就一直被当地势力讨厌,五华山事变之前龙云一直就对杜聿明以礼相待,杜聿明在中央系里面算是和滇军相处很好的了,但关麟征本人在云南驻屯期间,经常和滇军将领闹不和,在1945年12月,更是朝着昆明的学生开抢,因此,在东北的滇军2个军他能指挥的动才怪。
滇军部队
驻印军这两个军,一个是杜聿明第5军的兄弟军——新6军,一个是郑洞国曾担任军长的新1军,这两人都是关麟征仇人,而且这些部将基本上都是杜聿明的部下,很多人当年也是被关麟征霸凌过的,关麟征想要指挥这2个天之骄子的军,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陈明仁和石觉的这两个中央军王牌美械军,关麟征如果靠自己黄埔大师兄的威望,或许还能指挥的动陈明仁,毕竟两人并没有什么直接冲突,虽然早年和宋希濂有仇,但此时宋已经离开71军,而且宋对部队的管理很佛系,也不搞派系,关麟征大概率能指挥的动71军。
不过13军是汤恩伯的嫡系,石觉连杜聿明的面子都不卖,更不要说一直盛气凌人的关麟征。
在东北期间的13军军长石觉
可能有人会说,除了71军之外,52军是关麟征的嫡系部队,关麟征应该能指挥的动。
可事实缺好相反,关麟征和杜聿明是仇人,但人家杜聿明在东北除了新6军之外,就52军指挥的最顺手,52军的赵公武和刘玉章,都很信服杜聿明。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关麟征对于52军管理的失控,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关麟征在东北其实也就只可能指挥2个军,甚至一个军都指挥不了。
所以,关麟征在胡琏面前损杜聿明,更多是过过瘾,真的让他去东北指挥国军和我军作战,可能真的没人家杜聿明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