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地铁建设被喊停
继哈尔滨被曝光新一轮地铁规划由于债务率指标不满足而被退回后,2024年,又一个城市的地铁线路,被喊停了。
这座城市,正是北方第三城、计划单列市兼副省级城市青岛。
根据青岛新闻网披露:
3月18日,平度市政府在青岛政务网政府信箱中回应了一位网友对于14号线进展情况的提问。
得到的回复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件要求,新建地铁项目需由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复后方可实施,但受客流效益、通勤客流规模、大型客流点等指标约束,地铁14号线项目的上述指标均不达要求,该项目暂停实施。”
也就是说,青岛地铁14号线,由于客流量强度等指标不达标,无法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青岛就曾因郊区段线路过长,导致地铁客流强度不达0.7万人次/每日每公里的硬性标准而备受诟病,甚至还引发了地铁11号线、13号线更名等风波。而14号线,同样也是一条比较明显的郊区线。
2016年青岛地铁14号线就公布了环评,之后被纳入了青岛地铁三期规划。
不过,202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青岛市地铁三期规划的批复却显示,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包含2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和15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地铁14号线未能进入三期规划。
可见,青岛地铁14号线早在2021年就被砍掉了。这一次官方的回复,让青岛地铁14号线的希望,更是陷入了渺茫。
其实,从青岛整体客流量来看,也是不达标的,整体客流量强度只有0.4万人次每日每公里,不足0.7。
02 | 地铁申报愈发严格
哈尔滨因为债务,青岛地铁14号线因为客流强度,这些都是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地铁申报新门槛的明确要求。
中央就意识到了地方债务泛滥,为了面子工程举债修建地铁等问题,所以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就上调了地铁申报门槛。
2018年国务院上调了地铁和轻轨的申报门槛: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也即,申报地铁的城市,需要同时符合GDP在3000亿以上,财政收入在300亿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单项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此外,根据去年潍坊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市民问题的回复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下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开通地铁和在建地铁的城市,往后很难再有机会申报。
也即,地铁基本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很难再有新的地铁城市诞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少数卫星城在中心城市辐射之下,也会化身地铁城市。
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除了一些因为核心城市地铁延伸而通地铁的卫星城外,没有一个新地铁城市诞生。
而且,过去几年,即便是一些核心城市申报新一轮地铁规划,也有一些线路因为客流强度不达标而被砍掉。
典型如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
去年深圳获批的地铁五期规划,获批了9条线路。
相比于之前的公示版,被砍掉了4条线路。被砍的四条线路分别是:
连接宝安沙井与光明的18号线一期;贯通龙岗区中部的21号线一期;准备对接东莞长安与东莞3号线衔接的11号线北延线;联系平湖中心、东莞凤岗和龙岗中心的10号线东延线。
2022年11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杭州地铁四期规划包含3号线二期、4号线三期、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2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18号线一期、5号线五常停车场等9个项目,总长度152.9公里。
相比于第一版的公示的299.8公里相比,缩减了146.9公里,相当于被砍了将近一半。
与第一版环评公示的项目相比,减少了:
2号线西延:原规划为瓶窑站-良渚站(不含)。
5号线西延:原规划为南湖东站-之江实验室站。
6号线南延:原规划为桂花西路站-灵杨路。
10号线南延:原规划为所前站-浙大站(不含)。
11号线:原规划为济仁路站-大会展中心站。
13号线:原规划为溪塔村站-宋家湾路站。
14号线:原规划为百家园路站-崇贤北站。
21号线:原规划为医药港小镇站-杨家桥站。
成都方面,砍得更凶悍。2021年年中成都市发布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中,原本的55条线路,被砍了19条。虽然后面又将19条线路补上,但在表述中,将这19条线路归为远景规划。
足可见,现在审批地铁建设的严格程度。
当然,说严格,又有例外。
去年绍兴、常州均获批新一轮地铁规划来看,但它们的地铁客流强度只有0.31、0.33。
从地铁强度角度来看,如果严格执行,只有广州、深圳、西安、上海、长沙、北京、成都、沈阳、哈尔滨、兰州、武汉、南昌、南宁、重庆能够达标,还能获得新一轮地铁。
当然,还有一些城市,在都市圈时代可以享受到都市圈核心城市地铁延伸的红利,进入地铁城市群。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列举过,比如已经享受武汉地铁延伸的鄂州,享受上海地铁延伸的昆山。
未来,还有将享受北京地铁延伸的廊坊加入。惠州能否享受深圳地铁延伸,仍是个未知数,至少从不久前深圳官方的回复来看,短期内无望。
03 | 地铁门槛为何抬高
关键问题来了,地铁申报为何越来越严格,门槛越来越高?
一是债务问题,二是成本问题。
地铁建造与运营里程成本太高,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此前很多城市为了面子,举债修建地铁,导致地方债高企。
先看修建成本。
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建造地铁,平均每公里费用约7亿元。
具体来看,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地下为主),全长25.14km,总造价128.35亿,每公里5.10亿元。
杭州地铁1号线(以地下为主),全长47.97km,总造价236.42亿,每公里4.92亿元。
北京地铁16号线(全地下线),全长49.8km,概算总投资600亿,每公里12亿元。
成都轨交四期规划中,18号线三期每公里建造费用高达10.26亿元,8号线二期也接近10亿元/公里。
再看运营成本。
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1126.15万元/公里,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超过1500万元/公里。
高昂的运营成本,让绝大多数城市只能依靠政府补贴才能运转。
数据显示,去年披露财报数据的32个城市中,扣除政府补贴,只有武汉、深圳、济南、上海、常州5个城市的地铁利润为正,其余均亏损。
基于这种背景,地铁申报设置了GDP、市区人口、财政收入、运营强度等硬性指标。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何地铁亏损如此严重,还不断批复新的地铁规划?去年国家发改委就批复了深圳、北京、绍兴、常州的新一轮地铁规划。
原因在于,地铁本身不赚钱,但它带来了民生便利,提升了流动效率,这其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早就填补了地铁本身的亏损。
换句话说,只要地铁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弥补地铁本身的亏损,对于能够负担得起的大城市来说,多多益善。
而要能够产生如此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区人口规模才行。要负担得起,必须经济和财政收入达到一定规模才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