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为何早早驾崩? 看看他的4大爱好, 能活31岁已算高寿

庆丰娱乐2024-04-28 18:30:00  62

文|辰余弗游

编辑|风吹史今

爱新觉罗·奕詝,大清咸丰帝,全家最“毒”的大冤种,爱新觉罗家族长寿基因的摧残者。

太爷爷乾隆活了八十八,爷爷嘉庆活了整六十,亲爹道光活了六十八。

只有他,三十而亡!

不仅极大的拉低了清朝皇帝“平均宾天年龄53岁”的记录值,还留下了一个更短命的儿子,亲口扶上了一位“名臭青史”的“无冕之皇”慈禧。

就这样一位胆识、远见、才能、作为一概都无的“四无皇帝”最终能活过三十,已算是“高寿”。

毕竟,看看咸丰帝那些不良嗜好,就算是典韦再世,也经不住这样乱造。

而他这一生,也可谓是对“长得丑玩得花,小眼儿一闭缩回家”一话的最佳践行。

01 母妃白月光,为我前途帮

人的命,有时候还真是天注定。

咸丰奕詝出生之前,49岁的道光帝已经接连死了三个儿子。

这放普通人家或许不算什么大事儿,但这家可是真的有皇位和天下要继承!

道光心里的急切恐怕也只有29岁才抱上自己第一个儿子的汉武帝,能共情几分。

因此,当他得知自己最宠爱的全贵妃终于诞下麟儿后,欣喜若狂。不顾襁褓中的小婴儿早产体弱、有很大可能养不活,直接就给他赐名为“詝”。

詝,智也,有所知也。

仅从名字就能看出,道光对自己最爱的女人生的“长子”有多期许了。

君不见,只比咸丰帝小六天的五阿哥就没这样的待遇,他被赐名为爱新觉罗·奕誴:誴,快乐。

就算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鬼子六”,咸丰帝储位之路的最大竞争者爱新觉罗·奕?,也和他可怜的五哥一样,被亲爹赐得了个同样很“快乐”的名字。

因为“?”同“欣”,没有一点点内涵,满是道光——“朕的四崽要聪明,五崽、六崽只要快乐成长就好”的随意。

而我们之所以说全贵妃钮祜禄氏是道光的真爱,同样看她的封号就明白了。

这位比道光帝小了整整26岁的女子,虽出身大族,却只是下三旗。

她父亲头上也只有个空头低等的二等男爵位,且很早就去世,留下了一家孤儿寡母清贫度日。

可就是这样的出身,钮祜禄氏却一进宫就被封为“全嫔”封号都是皇帝亲拟的,寓为“哪哪儿都好”的意思,可见她有多合道光帝的心意。

本来初封嫔位已经很不合规矩了,但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钮祜禄氏进宫第三年,还未有孕,就由“嫔”升“妃”。等她肚子里真揣上崽后,道光帝龙颜大悦,再次为其晋位,是为全贵妃。

根据史料记载,钮祜禄氏于道光二年进宫,年方十四。

至道光五年,三年怀三胎,意外小产一次,顺利产女两次;再隔五年,生下咸丰帝,被晋为皇贵妃;又两年,封为皇后。

至此,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宫嫡出。

而钮祜禄氏的频繁怀孕,也印证了她不菲的受宠程度。

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频繁的怀孕流产也让她过早的香消玉殒。

道光二十年正月,这位受寒湿经带病症折磨多年的皇后,于圆明园寝宫病逝,年仅33岁。

道光帝大恸,撇开礼臣,为其亲拟谥号,是为“孝全成皇后”。

之后更是连续半月在皇后梓宫前奠酒,至死未再立后,用情之深可见一斑。

孝全成皇后死在最风华正茂、最情浓的年纪,成为了道光帝心中最难忘那道的“白月光”同时也为她唯一的儿子攒下了巨大的政治和情感资本。

后来满脸天花麻子、跛脚平庸又体弱的爱新觉罗·奕詝之所以能问鼎帝位,钮祜禄氏留下的遗泽不可忽视。

02我似皇阿玛,平庸最大发

当然,咸丰能登基,他爹道光帝的金口玉言才是关键。

后世很多人都搞不明白,相较于“四无皇帝”的无能,明明恭亲王奕?健康聪明能干得多,为什么道光帝不择优选取?

毕竟,满清皇族一向不太在意嫡庶,更重视“能者居之”。

其实答案很简单,不过是“詝詝类宁”,平庸保守又迂腐的道光帝更喜欢自己的同类而已。

奕?的脑子确实聪明灵活又好使,还能与时俱进地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

但他败就败在这一点!

不管是选择合适帝国继承人的道光帝,还是朝中深受儒家思想禁锢的臣僚,对来自西洋的新玩意儿都抱着巨大的抵触和敌意。

对于他们来说,洋枪火炮新技术再厉害也不过是奇技淫巧。

置身于历史浪潮中的他们,看不到那时的世界正经历着三千年来的最大变革。

“变则生,不变则死”,才是此时的真义。

与之相反,他们最重视和在意的就是“不变”。

只有“不变”,才是维持现有统治集团利益不断的根本,才是这些人的“生存之根”。

正如唐朝诗人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中所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轮回。

国人皆知读史能明智、能鉴今、可知兴替,但能做到“后人哀之而鉴之,不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统治者,寥寥无几。

而从嘉庆、甚至乾隆时期就开始衰退,又故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会在人类历史上最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被淘汰,堪称是历史的必然。

从这个角度来看咸丰帝的上位,恭亲王在储位之争上的失败,就很明了。

03 风头浪太高,咸丰无处靠

而“四无皇帝”虽然平庸,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躺平摆烂,消极怠工。

谁还没个成为千古名君的理想呢?

相较其他朝代,清朝的皇帝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勤勉。

自满人入关主政,确立“上书房”制度之后,哪个阿哥不是从小就“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故而咸丰虽然才智平庸,但刚即位时还是准备大干一场的。

可当他真正坐到那个被万万人仰望的位置时,才明白清帝国有多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才看清他和西洋诸国之间的真正关系。

“我为鱼肉,他人为刀俎。”

更不要说接踵而来的太平天国起义,西北东北被沙俄虎视眈眈,朝内烂账一堆等等和他的丰满理想差了十万八千里的骨感现实。

于是,咸丰就开始退缩了,咸丰想要放弃了......

等到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向着北京城来势汹汹时,咸丰已经打算躺平了!

爱新觉罗家可没有老朱家“迂腐”,还讲究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们信奉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通州城陷的军情一到,远在紫禁城中的咸丰帝就被吓破了胆。

一道圣旨将自己的“鬼子六”弟弟留在守城之后,他将侍卫宫人美人和心爱的戏班子一“打包”,就“浩浩荡荡”地向承德避暑山庄逃窜

这时的咸丰满心都想着,“朕的天下这么大,割地赔款虽然丢面儿,但只要洋人满意,朕就舍得!”

可英法联军接下来的举动,却大出咸丰帝的预料,让他彻底破罐子破摔,把自己给“作死”了。

04 朕先走一步,宁死不做亡国之君

“报!僧王又败了!张家湾失守!”

“报!八里桥失守!城破了!”

“报!圆明园......被洋鬼子抢了,守园的太监们拼死也没守住,20多人全部阵亡!”

“报!鬼子开始烧园了!”

“报!园子的火灭了,被烧得什么也没有了......鬼子接着去烧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和畅春园了。”

一道又一道前线军情不断在御前响起,将咸丰帝最爱的戏曲也变成了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恶音。

通州陷落后,躲在避暑山庄摆烂,天天在鹿血、美酒、美人和大烟中打转、麻痹自己的咸丰。

在听闻从八世祖康熙爷时就开始修建的圆明园,自家母亲的崩逝地,还有一个个皇家园林竟然毁在自己手里时,胸中钝痛,呕血三升后昏了过去。

恍惚中,他听到屋外传来“鬼子已经又开始在城郊杀人了”的窸窣声,心中已然冰凉一片。

难道他要和朱明的崇祯帝一样,成为亡国之君了吗?

不,他不要!他不要吊死在歪脖树上。

打起精神的咸丰帝按时进药,按时休息,终于熬过了生死关。

但他能自如行走之后,并没有痛定思痛,开始励精图治,而是“清醒”地开启了一场“宏大香艳的作死之路”。

当紫禁城里的恭亲王被英法联军逼着签下各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时咸丰忙着和行宫里的美人们“酒池肉林”。

这些美人并不仅仅是被他从皇城里带过来的嫔妃,而是“就地取材”,宫女、官家女子、民女、小脚寡妇,甚至还有尼姑

幕地席天,不一而足。

咸丰喝的酒,不是一般的以口味多样取胜的果酒,而是高精度粮食酒。

一饮即醉,醉后就开始发酒疯,随机戮辱随侍的内侍宫人;醒来后又悔恨交加,对幸存者多加赏赐,但死性不改,下次照旧。

咸丰抽的大烟,是纯度最高、一片抵十金的最正宗的鸦片。

亲爹道光在位时,下令全国禁烟。而他一登基就故态复萌,违背祖宗礼法带头吸食鸦片,还给它赐名为“益寿如意膏”,何其讽刺!

咸丰喝的鹿血,是从宫中特意带出的、自小饲养的品质最优良的鹿。

他每年要求地方总兵向自己进献至少30头活鹿,再优中选优,每天至少进一碗,来保证其不倒的雄风。

咸丰听的戏,是一批又一批从皇宫升平署里召来的皇家戏工。

他让这些人从早唱到晚,以保证自己在行宫中随时都能聆听到清越曼妙的人声,以及曲乐声。

兴致来时,咸丰甚至还会亲自“披挂上阵”,演一场过过瘾.....

就这样“一直奏乐一直舞”,“清醒”的咸丰帝终于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死亡。

1861年七月十五,这位满清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登基的实权皇帝,完成了他最后的职业使命——立储、托孤、交代后事。

两日后,一命呜呼。

结语

恭喜咸丰帝,他确实“幸运”的躲过了亡国之君的结局。

贺喜咸丰帝,他这一生,“生的幸运,死的迷醉”。

短短三十年的寿命,“四无皇帝”的称号,配他,恰如其分。

部分参考资料:

劝学网: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中华书局:阎崇年著,《正说清朝十二帝》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8053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