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洋务运动的展开,是一群官员亲身目睹西洋武备的先进,推动学习西方的一次重要尝试。
恭亲王从英法联军体会列强船坚炮利。咸丰帝出走热河,恭亲王留守北京善后。首都守不住,使满清从天朝大国的梦中醒悟过来。恭亲王目睹英法联军轻易击溃清兵,攻占天津与北京,反映了两国军备水平的差异。恭亲王拥有议政王大臣身份,主持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恭亲王
曾国藩是湘军统帅,李鸿章是淮军统帅,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目睹列强的船坚炮利。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满清初期大败,英法联军后,英国协助上海组成常胜军,招募百姓当兵,由英国人指挥,使用列强的武备,满清因而扭转劣势。曾国藩与李鸿章等人,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主力人物。
挑战与回应是一种分析历史的理论。应用于洋务运动,英法联军带来朝廷的危机感,刺激对时局的反思,于是推动改革以回应当前的挑战。魏源在鸦片战争后编修《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未受关注,待二十年后,在英法联军下的危机感下,受到洋务派的重视,成为洋务运动的目标。
虽然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起点,但这不是改革的原意。经过十年的军事改革,成效未如理想,却带来财政负担,于是洋务派调节目标,扩充为富国强兵。换言之,从目标来说,实业的建设不是对抗洋货的倾销,也不是要改善经济民生,而是要以富国来支援强兵,以经济建设来强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实践。
或说洋务派的目光狭隘,既是推动洋务运动的功臣,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罪人。这种说法,大意是指责大部分洋务派都是科举出身的传统官僚,他们深信儒家思想的完备,认为只需要学习西方的科技就足够,改革偏重军备的建设,没有意识到学习西方制度及文化的需要,以致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这种说法作为客观的描述或许是对的,但需要补充两项,好让人性化地看待这种罪责。其一,学习别国的文化,是从表面所目睹的东西开始,透过一段日子的认识了解,再学习他们的深层文化,这是合乎常理的进程。洋务派目睹西方武备的先进,于是以学习西方武备为目标,而不是以西方民主建设为目标,是合乎常理的举动,何罪之有?
其二,每个人都受其时代的局限,正如唐太宗在三省中展现自限,必须经三省盖章的才算合法敕令,我们会赞叹唐太宗的开明,而不会埋怨未达民主的标准。同一道理,洋务派已在局限中展现敏锐的时代触觉,当朝廷上下视西方器物为淫巧,恭亲王被取笑为鬼子六的社会环境下,洋务派能推动洋务改革,岂不是一种超越的眼界。最终失败是事实,却不能否定推动改革者的伟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