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屠杀惹众怒, 联合国要求介入, 美也兜不住, 60所高校声援加沙

亚太说2024-04-30 17:07:42  117

图为处于巴以冲突中的儿童

本期话题,以军被控屠杀巴勒斯坦平民,联合国声称要对此进行独立调查;另一边,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持续升级,已有60所高校的学生参与到声援加沙的行动中。

以色列最近惹上大麻烦了,自以军从加沙南部撤军之后,在当地的纳赛尔医院附近的乱葬坑中发现了至少329具尸体,其中包括大量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而据当地官员的预测,多达700具尸体被埋在三个不同的乱葬坑中。巴勒斯坦方面则直接称其中有至少20人是被活埋的,背后的凶手直指以军,并表示这是由以方实施的“处决”行为。

针对这些指控,以色列称,这只是他们为了搜寻被哈马斯杀害的人质遗骸而进行的必要搜查,且过程中保持了对逝者的尊重,并反驳称巴勒斯坦的指控毫无根据。

对于这种现象,巴勒斯坦、联合国、欧盟三方面都在敦促进行独立且科学的调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发言人拉维娜·沙姆达萨尼表示,“鉴于普遍存在的有罪不罚现象,应该有国际调查人员参与调查。”

图为遭到袭击的纳赛尔医院

欧盟方面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对于纳赛尔医院发生的可能存在侵犯国际人权的行为,进行独立调查并确保问责很重要。然而在这件事情上,美国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他们表示“不支持对这些人的死因进行独立调查”,只是选择继续向以色列政府施压,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从目前巴以冲突的局势来看,美国自然不希望联合国直接对以色列进行任何形式的调查,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巴以冲突会因此趋向缓和,就会使美国失去继续干涉巴以事务的借口。但若是联合国真的组织了人员对此事进行了独立的调查,对以色列而言后果又会如何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联合国的调查是否会暴露巴以冲突更多的内幕,以及最后的结果是否真的会指向以色列。新一轮的巴以冲突从2023年10月爆发开始,已经持续了超过半年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关于巴以冲突的很多信息因为以色列的封锁并未流出。冲突期间,也不断地有记者、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冲突地带工作的时候受到阻碍和失踪,甚至是死亡。这就意味着,在这场冲突里,有很多真相都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

图为以军士兵

以军的行动是否只是针对了哈马斯成员,而没有涉及平民,我们不得而知。要知道,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致34388人死亡、77437人受伤。过去的24小时内,已经有32人死亡,69人受伤。上万伤亡数据中,多少无辜的人在以军的炮火中丧生,以军在军事行动中有没有虐待普通人,很有可能都会因为这场调查而大白于天下。

如果当调查结果指向以色列,那么对于以军而言将是一次巨大的“黑天鹅”事件。以方所谓“自卫行动”将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屠杀行动。这样一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扩张行动变得毫无根据,势必会失去国际舆论的“正向评价”。当然,这些正向的评价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些事件的结果没有将以色列列为“刽子手”的时候,它依旧可以获得足够的军事援助和舆论支持。

而一旦这场冲突的性质,从“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反击”变成了“以色列单方面屠杀”,那美英等国家又如何继续支持它呢?不仅如此,恐怕到时候连内塔尼亚胡政府都要因此受到冲击。

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些遗骸被证实为以色列人质,那么,对以方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助攻。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国际舆论将站在以色列这边,支持以色列继续在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即便是其中支持者大多是西方国家,但也足够使他们有更多的借口,向以方提供援助。甚至是动用军事力量帮助以军作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从以色列、美国还有欧盟的表现来看,以方很难从这场舆论的漩涡中完好无损地退出,因此第一个答案的可能性更大。

图为美国高校的反战运动

就在以色列深陷舆论漩涡的同时,美国内部也在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说起来,自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世界各地的反战游行时有发生,美国国内也有类似的活动。但是在4月18日,哥伦比亚大学的上百名示威者被捕之后,这场抗议活动不但没有就此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

截至4月26日,这场反对加沙战争的抗议活动现已蔓延至美国约60所大学,包括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圣保罗分校,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洪堡校区等诸多高校,都先后加入其中。

而美国的政客们则向这些示威者打上了“反犹太主义”的标签,并动用司法力量对示威者进行逮捕,最近几天已有500多人被捕。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引发这场反战运动的导火索除了美国警察大规模逮捕游行人员,还和那260亿美元的对以援助,以及美方否决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提案有很大关系。

图为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点

当然,这背后是不是有美国国内的其他政治力量在推波助澜,我们不得而知。反正现在的压力给到了拜登政府,这场反战游行运动,势必会对接下来的总统大选和拜登任期内最后的执政形势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拜登来说,这些高校的师生基本上代表美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和学术界。而他们背后所牵扯的又是不可计数的普通家庭和经济、文化机构。以他们现在对拜登政府反感程度,那么在此后的大选中很难会将手中的选举票投给拜登。

对于现在的拜登政府而言,到交割权力还剩下大约9个月的时间。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与白宫向来不和的共和党及其掌握的众议院,极有可能利用这股舆论浪潮,狠狠地压制拜登政府,让其政令难行。

图为处于反战浪潮下的美国警察

那么,这股反战浪潮又会对巴以冲突造成什么影响呢?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的这股反战浪潮如果继续扩散,很有可能掀起整个西方世界的共鸣。真要走到那一步,西方国家的那些政客和军火商都将走到世界爱好和平者的对立面。

尽管这或许并不能影响他们继续支持以色列,也不会影响美国260亿美元的拨付;但从长期的局势发展来看,以方将逐渐失去其极力在国际上打造的“自卫者”形象。

最后,我们要明白的是,联合国的调查和美国的反战浪潮都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场冲突。反倒是美国给出的260亿美元的援助,会增强以军的实力,让其继续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而且,因为以色列和伊朗两国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这场巴以冲突演变成以、伊、巴三方面冲突的危险依旧存在。

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联合国的调查和反战运动对以色列及西方国家形成的压力。这些现象说明了这场巴以冲突继续进行下去已经不得人心,只要联合国的调查能够顺利成行,那么很有可能会改变巴以冲突的走向。只是这些调查都需要时间,而且还要保证其独立性,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综合而言,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有着类似的性质,都是美国为了控制一个地区的局势,或者搅乱一个地区的稳定而发动的一场代理人战争。这场冲突能否早日结束,以及能否和平结束,美国的态度很重要。同样的一点,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政府是否会脱离美国的掌控,不惜一切代价驱逐巴勒斯坦人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孙子兵法上说,“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现在这场巴以冲突,可以说已经到了“毁人之国”的地步,若危机还不能尽早结束,而巴以双方又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行为,自身势必也不能长久。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7482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