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有个春节。现代化的春节没有了川流不息的拜年人群,没有了热闹非凡的各种活动,没有了每天的大鱼大肉,也没有了喧闹的鞭炮声。一切与往日一样宁静,读书也与往日一样,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欢乐。本月读书仍是二十八本。
本月读了两本一直想读的大部头学术著作。一本是韩昇的《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此书根据《史记》的解释,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代,一直讲到汉代的早期中国史。最早形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以后的文明走势,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意识形态,都与希腊的海洋文明形成鲜明对照。这既决定了大分流之前中国的辉煌,也导致了大分流之后中国的衰败。此书行文流畅,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不过,对书中提及的夏之前甚至更早有文字之说,我过去的确没见过。由于内容太少,也没有弄明白。这样的问题,作者不妨介绍得再具体一点,以启我鲁钝。
《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书影
另一本是杨国强的《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清末民初,中国已然离开传统社会(通俗而不准确的说法是封建社会)这道岸,但又远未达到现代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这道岸,两头都不到岸,在痛苦而混乱的转型时期,旧的东西已然消失,如君主制和科举制的崩溃,但新的东西,如民主制和选官制度仍未建立。整个社会呈现出新与旧的交替,旧的破了,新的未立,这就有了社会、政治和文化上的混乱。离开传统社会这道岸始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知识分子处于迷茫之中,坚持传统的仍在顽抗,了解西学的正在奋斗,但并未决出胜负。这种状况影响着社会、政治与文化,形成乱象。这一段历史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代,理解它是重要的,也不容易。这本书在学术上广征博引,内容丰富,线索清晰。就严谨的学术性和厚重的篇幅而言,应该说是不适于普及的,但从2023年10月出版以来,到2024年1月,短短三个月连印三次,发行一万五千册,实属难得。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书影
韩毓海的《风起陕甘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书中所说的“风”既是中华文明之风,也是革命之风。陕甘宁之风,即是将中华文明之风与革命之风融合在一起,完成这种整合的就是毛泽东。此书从内容上看,并非老生常谈的说教,而是讲述了许多大家并不熟悉的人与事,如冀朝鼎、富平胡家、王学文等;从风格上说,保持了作者一贯的朴实之风,文字极为流畅。正因为把传统内容写出了新意,书一出版即印了两万册。在今日已算畅销之作。
《风起陕甘宁》书影
李思逸的《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现象》(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及工业化的西方世界,铁路对世界的改变是自然、顺畅且普遍的,但在为传统所禁锢的晚清中国,这种改变是困难而曲折的。铁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影响一般会被视为中心,但此书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铁路的影响,别具一格。清末对铁路的抵制是中国文化保守、封闭的表现,民国之后才有铁路的发展。从民国时畅销的《点石斋画报》可以看出铁路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从吴淞铁路到洋务运动,是铁路进入中国的关键,孙中山先生的铁路梦尽管不现实,但反映了革命家以铁路改变中国的理想。铁路让人们有更多旅行机会,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这一切在文学作品中有反映。本书视角新颖,内容丰富而独特,文字通畅,雅俗共赏。
《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现象》书影
王申、王喆伟的《交子:世界金融史的中国贡献》(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交子是北宋时发行的纸币,为世界最早的纸币。本书介绍了为何会出现作为纸币的交子,交子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四川,交子从私人发行到官方发行,又出现混乱的过程,以及南宋纸币的演变及与后世纸币的关系。此书对交子做了理论和历史两方面的介绍,是最早的系统化研究交子的著作,有开创性,不过由于资料有限,论述尚不充分。作为学术著作,深度与广度都有所欠缺;作为普及读物,又缺乏通俗性和趣味性。
《交子:世界金融史的中国贡献》书影
温春来的《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通过清代矿业的状况与发展,分析了清朝专制政府如何通过矿业来敛财及实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其中既有放开私人控矿和政府重税与不合理管理的矛盾,也有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矛盾,当然,也充满了专制制度之下各级官员的贪腐及对矿业的损害,和更深层次来看,专制制度之下放开市场与政府管制的矛盾。此书学术水平相当高,严谨且资料丰富,以过去未被重视的矿业为例,来分析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各种矛盾,但并不难读。即使并不了解矿业,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读下去。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书影
张磊夫的《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此书讲述从公元23年刘秀建立东汉到董卓一把大火烧了洛阳这近两百年的东汉史。东汉是一个不幸的王朝,从第三个皇帝起就早亡,由于皇帝年少,皇权控制在外戚手中,如窦家与梁家,皇帝为了夺权又依靠宦官,这就形成外戚与宦官的宫廷斗争。本书的重点在于宫廷内的政治斗争与对外关系,写得相当详细,但对经济、文化等涉猎较少。全书相当严谨,资料丰富,线索清晰。过去读东汉史总觉得有点乱,读罢这本书我明白多了,虽然相对专业,但读来还是有趣的。
《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书影
袁越的《生命八卦:进化的代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而进化则是一种适应环境不断改变自身的过程,必然要付出代价。作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普及一些生物与医学的知识,每篇文章都不长,但包含着不同的知识点。全书分为医疗新突破、传染病时代、进化的代价、人体的奥秘、健康新观念、生物与环境六辑,每一辑都围绕一个中心介绍相关知识,许多是大家一般并不熟悉的前沿研究成果。这本书介绍的虽然都是各种新知,语言却通俗易懂,而且也提了许多关于健康的友善建议,闲来读上几篇,可在放松中获得知识。
《生命八卦:进化的代价》书影
张静红的《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现在爱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珍稀普洱茶在拍场上已是天价。此书正是给你介绍普洱茶知识的。全书分为“春生”“夏热”“秋愁”“冬藏”四个部分,介绍了普洱的原产地、生产普洱的工艺、普洱茶为何走红等,其中既有作者多次走访实地,与普洱茶生产、加工、销售者的交流,也有对当地风情和各种历史传说的介绍。内容极为丰富、扎实,绝无信口开河的空话,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即使没喝过普洱茶的人也可一读,或许读后会爱上普洱茶。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书影
这个月读了两本小说。一本是陈之遥的《智者不入爱河》(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小说通过政法大学老师兼律师的齐宋和关澜之间的相识相爱,既写到了他们在职场的奋斗,也写到了他们所经历的种种婚姻、家庭中的案件,例如离婚之后围绕财产分割产生的纠纷。小说写得相当真实,反映出在离婚率将近百分之五十的今天,围绕婚姻产生的种种风险。我读后的感想是,交友不妨随意一些,但是结婚一定要慎重,否则恶果无穷。我已年逾八十,见过许多年轻人的婚姻悲剧。这本小说通过生动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婚姻的法律常识。拥有这些知识之后,就算坠入爱河,进入婚姻这座充满风险的殿堂,也大可放心。
《智者不入爱河》书影
另一本是旧书,十多年前出版的高大勇、黄永辉的《大玩家》(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年)。我对文物、古玩一向兴趣极大,尽管自己不集藏,但爱看别人的故事。当时书一买来就读了,这次看了李幼斌主演,又有众多大腕出场的电视剧《雾里看花》,刚开了个头,我就知道是这本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绕李幼斌演的黄立德,讲述了古玩界的诸多趣事。这个黄立德是道貌岸然的古玩专家,想用高仿瓷器冒充真品来捞钱。有了这样的贪婪之人,再来一个郑光这样的真君子,故事就好看起来了。电视剧与小说的情节完全一样,但是小说的水平相当一般,远不如电视剧。电视剧的故事精彩,角色性格鲜明,看起来真是享受。
《大玩家》书影
中文原创类著作,最后一本是崔岱远先生的《京范儿(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崔先生是真正的北京通,他的书我一向喜欢,我读过他的《一面一世界》(商务印书馆,2017年)和《京味儿食足(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还在《书海拾贝》(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中详细介绍了《一面一世界》。今年年初,在三联书店的作者联谊会上与崔先生相识,他送了我这本写北京人文地理、历史景观的《京范儿》。此书与《京味儿食足》的主题都关乎北京,也都京味十足,透着老北京的风情。《京范儿》先写北京的人文地理沿革,这是北京的“气脉”即人文基础,再写“五行八作”,包括北京的传统行业与知名店铺,这是商业与历史,最后写“找乐呵”,也就是北京的各种玩——北京人玩都能玩出文化来。老北京早已逝去了,如今在掌故当中回看这个历史上的北京,也是一种文化怀旧。
《京范儿(增订本)》书影
以下所读均为译作。英国学者贝塔妮·休斯的《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九州出版社,2023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苏格拉底对古希腊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却并未留下什么著作。贝塔妮·休斯根据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云》、色诺芬的《申辩》和《希腊史》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国》等著作,写出了这本传记。本书不仅仅探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而是把苏格拉底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结合在一起,既呈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景,又记述了苏格拉底的日常生活与活动,把这位哲人放置于其成长、活动的空间之中。这种写法不仅再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还呈现了希腊黄金时代的风貌。此书与上个月推荐的《特洛伊的海伦》为同一作者所写,风格一致,尽管篇幅有五十多万字,读来并不觉得烦累。
《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书影
阿根廷作家马丁·卡帕罗斯的《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侯健、夏婷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此书描述了世界上十亿挨饿受苦之人的真实情况,既有印度、孟加拉、阿根廷、南苏丹等欠发达国家,也有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贫穷和不平等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存的制度原因。如何寻找消除贫困的方法,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本书是纪实性写法,对许多地区饥饿、贫困的场景描述十分真实、感人,给人以强烈震撼。
《饥饿:全球食物分配体系崩坏现场》书影
“东瀛世相”共四本。山田昌弘的《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胡澎、杨雪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此书关注日本这个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里,原有的中产阶层为避免下坠而进行的奋斗。啃老的单身寄生族的出现,正反映了青年一代面临的社会风险。
《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书影
山田昌弘的《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韩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此书描写想要结婚,却找不到合适配偶的年轻人。由于经济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导致结婚越来越难,便形成了不婚社会。作者将日本与欧美对比,分析了原因,这对提出改进政策是有意义的。
《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书影
阿部彩的《儿童的贫困Ⅰ:对日本不公平状况的思考》(王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和《儿童的贫困Ⅱ:寻找解决方案》(朱丹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前一本书分析了父母的收入、职业、学历各方面对儿童的影响及造成儿童贫困的原因。后一本书探讨了各种消除儿童贫困的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中的“日本现场观察”更关注用个例来说明问题,相形之下,“东瀛世相”侧重于宏观分析,且往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来说明问题。两套书各有特点,合起来读,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实的日本社会。其中所涉及的种种问题,中国社会也不同程度存在,相关的政策方案可供参考。
《儿童的贫困Ⅰ:对日本不公平状况的思考》书影
《儿童的贫困Ⅱ:寻找解决方案》书影
美国学者托马斯·索威尔的《种族与文化:一种世界观》(谢欣译,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这是作者“文化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作品是《征服与文化》和《移民与文化》。本书讨论的重点是种族对文化的影响,涉及经济、政治、智力、奴役、历史各方面,内容相当广泛。不过,书中虽然列举了许多事例,却缺乏深入、独到的理论分析,通篇是不同种族的个别事例的泛泛而论,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核心理论线索。索威尔也是大师级学者了,读这本书却让我颇感失望,不过,也许只是这一本书写法如此。
《种族与文化:一种世界观》书影
德国学者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的《幻想的终结:晚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巩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这本书篇幅并不大,仅十六万字,但研究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对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都极有意义。弗朗西斯·福山提出,苏东崩溃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从此全球进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作者认为,在晚现代时期,全球一体化使各种矛盾冲突加剧,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贫富差距加大,这些因素使得当代进入认知-文化资本主义,随即又出现被作者称为“内嵌的自由主义”的新范式。作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了当代社会及意识形态的冲突,对我们认识这个时代极有意义。
《幻想的终结:晚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书影
意大利学者罗伯托·卡拉索的《与神共宴:古希腊诸神的秘密与谎言》(金科羽译,九州出版社,2023年)。谈及西方文化,我们往往“言必称希腊”,而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基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资料,对希腊神话有不同的概括与讲述方式,最为知名的是德国学者斯威布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但各种形式的介绍与解说也很多,如中国学者陈喜辉等为大学生写的《神在人间的时光:希腊神话欣赏》(中信出版社,2015年)。《与神共宴》是希腊神话的另一种介绍与表述,这种表述结合了作者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理解。值得对希腊神话有兴趣的读者一读。
《与神共宴:古希腊诸神的秘密与谎言》书影
美国学者斯蒂芬·比德尔的《军力:现代战争的胜败解释》(陈波、夏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军力决定了战争胜负,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以最小伤亡获取最大胜利的能力。在各种涉及军力的要素中,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各种军力的组织与运用。作者用三个战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将理论阐释贯穿于战例分析之中。如果把商业竞争也看作“战争”,军力就是竞争力。因此,举一反三,书中的理论完全适用于商业竞争中竞争力的分析,不仅限于军事领域。
《军力:现代战争的胜败解释》书影
美国学者莫伊拉·多兰的《文明拐点上的恶棍与英雄:改变世界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1950》(杜星苹译,花城出版社,2024年)。从副标题可以看出,此书是介绍1901年至1950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他们是医学史上的“英雄”,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但他们身上也都有不同的人格缺点或政治污点,又可以视作“恶棍”。此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人类医学的进步,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复杂。
《文明拐点上的恶棍与英雄:改变世界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1950》书影
英国BBC历史频道编的《中世纪的生活:平民的故事》(何道宽译,花城出版社,2024年)。这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究式的分析,而是通俗又简洁地讲述中世纪英国普通人的真实状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死亡、疾病和危险,中世纪的社会,等等。全书文字通俗、浅白,又有丰富的生活细节,让你身临其境。读罢全书会对中世纪有具体的了解,相较于严肃的中世纪研究著作,此书人人可以阅读,人人都有收获。BBC历史频道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当有成就,使得神秘的中世纪走进普通读者中间。
《中世纪的生活:平民的故事》书影
法国学者马克-安德烈·瑟罗斯的《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黄行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4年)。动物、植物和人都与微生物保持一种共存与互惠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人类通过微生物才能酿酒、发酵面包。谈及微生物,我们往往容易联想到会给人带来灾难的细菌、病毒,却忽视了给人带来益处的微生物。过度使用抗生素,最后往往是将有益与有害的微生物一起杀死,绝非明智之举。如何对待生态环境中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微生物?要善加利用,使之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盲目以之为敌。这是一本相当好的科普读物。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书影
美国学者斯蒂芬妮·斯特拉次迪与汤姆·帕特森的《完美捕手:与超级细菌搏斗的惊魂之旅》(李芃芃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23年)。有胰腺炎的病人感染了鲍曼不动杆菌这种可以对抗抗生素的超级病菌,最后采用了噬菌疗法方才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有家人的亲情、社会的帮助,还得到了美国发达的医疗体系的助力。此书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记载了人类为战胜超级病菌付出的努力,和更多关于社会的温情脉脉的内容。全书就像一本小说,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完美捕手:与超级细菌搏斗的惊魂之旅》书影
美国学者罗布·邓恩的《未来自然史:掌控人类命运的自然法则》(李蕾、张玉亮译,新星出版社,2024年)。这是一个各种生物并存的世界,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人类以地球的主宰自居,为一己私利而强行改变生态环境,引起地球生态失衡和许多物种灭亡。自然有其本身固有的规则,要想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须理解并遵守它的规律。如果无视这些规律,一味强调“改造世界”,短期可能对人类有利,长期来看,只会破坏地球生态,最终导致人类失去未来、走向灭亡。此书呼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从长远、宏观的角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未来自然史:掌控人类命运的自然法则》书影
美国经济学教授迈克尔·S.魏斯巴赫的《普林斯顿经济学研究指南:从课题选择、论文发表到学术生涯管理》(闾佳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无论终生从事学术事业,还是撰写学位论文,都是在做学问。《普林斯顿经济学研究指南》正面回答如何做学问,内容包括: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如何撰写学术著作或论文,如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如何规划一生的学术事业,等等。作者在高校任教多年,有丰富的指导学生的经验。他在广泛吸收他人治学成果与自己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写了这本书,内容详实而有实用意义。我也当了一辈子老师,深感这些经验之谈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堪称学术之路上的指路明灯。我还为这本书写了书评。
《普林斯顿经济学研究指南:从课题选择、论文发表到学术生涯管理》书影
这个月推荐《从封建到大一统》《毒堇之杯》《铁路现代性》《幻想的终结》和《风起陕甘宁》。尽管有的书部头稍微大一点,如《从封建到大一统》和《毒堇之杯》,但耐心读下去,你会入迷。